学术投稿

糖尿病,甜到忧伤

关键词:
摘要: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下面是关于糖尿病甜到忧伤的误区.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盲了.真相: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甜饮料从小不离手,女孩患糖尿病瘫痪

    吃喝无度,孩子也会得“三高”“多吃一点,这样才能长得好!”“多喝一口,多吸收一点营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可能吃得饱喝得好,殊不知不适当的饮食,爱孩子可能变成了害孩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夏季使用胰岛素泵要预防感染

    使用胰岛素泵来治疗糖尿病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方法,专家提示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友们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同时,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夏季使用胰岛素泵预防感染的方法.夏季使用胰岛素泵怎样预防感染?1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就很容易出汗,造成皮肤潮湿,胰岛素泵固定导管针头的粘贴胶布很容易松懈而脱落,自然针头就容易离开皮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您的胰岛素注射正确吗?——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教授

    日常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给自己打胰岛素的场景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是往肚子或是大腿上扎上一小针.注射胰岛素看似不大复杂,可也不简单.除了正确的时间和合适的剂量外,如果部位方法不对,会导致身体受伤,打针部位脂肪增生,随之而来的是血糖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南京一家8口先后 “切胃”减肥胖成员达330斤

    今年42岁的马女士,现在的体重是130多斤,并不出格.但在两年前,马女士的体重达到了惊人的217斤.让马女士体重快速降下来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减重手术.看到马女士减肥效果卓著,马女士家其他“胖子”也坐不住了,两年间还有其他7人陆续到医院做了手术,一家8口人,两年来减掉的重量,总计不下500斤!减重手术让一家人甩掉肥胖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射胰岛素时小心漏液

    王大爷是一位老糖尿病病友,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少,可近他又遇到了新问题.三个月前王大爷由于病情需要,改为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是注射胰岛素时,针头拔出后,皮肤表面会有溢液残留,尤其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溢液情况更突出.原因何在呢?其实,注射胰岛素应掌握以下技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动虽好,有些患者不宜进行运动

    1 严重的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的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在未应用胰岛素很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运动不仅不能促进肌肉对糖的利用,而且能促进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使脂肪分解增加,易诱发酮症酸中毒.2伴有严重肾脏并发症者运动会减少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蛋白,加重糖尿病肾脏病变.此类患者不适于进行运动治疗.3伴有心血管并发症者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者,运动能增加心脏负担,升高血压,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此类患者运动前应作严格的体格检查,即使允许参加适量运动,也应严格控制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严密观察运动反应的各项指标,并要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切不可超过自身负荷能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怎么会“跑”到脚上了

    秦大妈今年65岁,患糖尿病10余年,长期服用优降糖及各种中药进行治疗,近3年来空腹血糖—直在12.0~15.0毫摩尔/升.后来因剪趾甲导致脚趾局部破溃长期不愈,脚趾颜色变黑坏死,于是前来就诊.秦大妈入院后,经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坏疽”.在诊治过程中,她提出一个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的糖尿病怎么‘跑’到脚上去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糖尿病血糖监测很重要

    血糖检测对糖尿病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更具特殊意义.对有下列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检测血糖,以利于早诊断、早治疗.如饮水量和尿量增加、尤其夜间尿量增加;易饥饿、进食增加但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易患病;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肥胖或超重,尤其伴有黑棘皮症或多囊卵巢者;有2型糖尿病家属史;孕妇营养过剩导致的巨大婴儿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良导致的低体重婴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道炎久治不愈竞因糖尿病

    王女士40多岁了,近1年来反复有外阴瘙痒,白带豆渣样,在医院检查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但一旦停药,又马上复发,这让王女士感到非常的苦恼.后来她去医院,经医生了解病情后,让王女士去查查血糖,结果显示:即查血糖16.5mmol/L,尿糖++++,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15.54mmol/L,尿糖++++.医生看了结果后告诉她:这反复不断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诊断勿入三个误区

    血糖水平是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可以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就算是不正常了,有糖尿病相关症状,任意时刻的血糖水平超过11.1毫摩尔/升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但有些人对糖尿病的确诊还是存在误解,一些本来没有糖尿病的人,因为某些现象而过度紧张把自己当成患者,而有些已经是糖尿病的人,却可能没有检查出来而延误了治疗时机,这都会给糖尿病的诊治带来麻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友运动后别马上停下来 要牢记口诀

    运动后为什么身体会酸疼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中的糖类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在运动时,特别是大运动量活动时,骨骼肌需要大量的能量,虽然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大大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导致肌肉组织暂时处于缺氧状态.而糖在无氧状态下,会分解产生大量乳酸.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人夏季饮食小心两大陷阱

    夏天来了,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天气变热,血糖反而会比原来低,于是有些人趁机开怀畅饮,结果却导致不良后果.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为了防止落入饮食的两个陷阱,医生要求患友夏季饮食更要讲究些.陷阱一:解暑可以开怀畅饮人体在夏季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比其他季节多,因此,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水平低的时期,既然血糖相对正常,为了解暑降温,于是糖尿病患者开怀畅饮,喜欢吃一些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凉食或冷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非药物所致 选对药就好

    我们知道,大多数糖尿病药物都经肝脏代谢,再经肾脏排出体外,有些药物则可直接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地服用药物,就是安全的.而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会加重肝肾负担,进一步影响肝肾功能.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存在问题,可能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八种方式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的发病并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美国医学专家对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风险的八种惊人方式进行了总结.一、喝咖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没有喝咖啡习惯的人相比,在4年内每天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1%.二、食用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归类为豆科植物,而非坚果)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肩周炎也是糖尿病信号 要有高度警惕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很少听说它会影响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无外伤等原因,出现一侧肩关节疼痛等,要有高度的警惕,在就诊骨科、按摩科之前,先进行血糖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胖子易得癌症

    美国“医药日报”报道,《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者更可能罹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所数据表明,肥胖症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几种类型癌症风险的增加.科学家发现,肿瘤与肥胖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关联密切.当体重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大,细胞中的氧气就会降低,此时,出现在细胞中的HIF-1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研究同时发现,HIF-1α蛋白也会提高患癌风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典研究小组称减肥手术对于缓解糖尿病有效

    在瑞典进行的研究发现,对肥胖者而言,减肥手术或许是缓解2型糖尿病有效的方法.研究小组发现,有72.3%接受减肥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在手术的2年后有所缓解;在对照组中该比例为16.4%.15年后,减手术患者中的糖尿病缓解率下降至30.4%,在对照组病人中则为6.5%.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空腹血糖超5.6毫摩尔/升 拉响糖尿病警报

    “中国在近十年之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少增加了100%!”近日,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很忧心地指出.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勿盲目限食——访长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窦安翔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但真得上了糖尿病,过的却是“清贫”的日子,比如每顿饭都不可吃饱,水果每次只能吃一小块,甚至好多水果都不能吃等.长春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窦安翔说,糖尿病患者忌口是正确的,但不可盲目限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研究发现:不晒太阳,死亡风险高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7日报道,瑞典一项新研究发现,与夏日接受日光浴的女性相比,不晒太阳的女性死亡率高2倍.新研究中,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对1990~1992年招募的29518名女性接受日光浴和晒黑沙龙等情况进行了为期20年的跟踪研究.20年之后,2545名参试女性死亡.对比研究发现,从来不在夏天晒日光浴的女性,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危险会增加2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