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为什么身体会酸疼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中的糖类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在运动时,特别是大运动量活动时,骨骼肌需要大量的能量,虽然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大大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导致肌肉组织暂时处于缺氧状态.而糖在无氧状态下,会分解产生大量乳酸.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王大爷是一位老糖尿病病友,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少,可近他又遇到了新问题.三个月前王大爷由于病情需要,改为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是注射胰岛素时,针头拔出后,皮肤表面会有溢液残留,尤其使用胰岛素笔注射时溢液情况更突出.原因何在呢?其实,注射胰岛素应掌握以下技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月6日是全国第十九个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借“爱眼日”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检查和宣传服务,提醒市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尽量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王女士40多岁了,近1年来反复有外阴瘙痒,白带豆渣样,在医院检查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但一旦停药,又马上复发,这让王女士感到非常的苦恼.后来她去医院,经医生了解病情后,让王女士去查查血糖,结果显示:即查血糖16.5mmol/L,尿糖++++,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15.54mmol/L,尿糖++++.医生看了结果后告诉她:这反复不断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约1/4办公族身体酸痛数据显示,每个英国成年人平均每天50% ~70%的时间都在坐着,包括开车、工作或看电脑、电视.英国的研究团队,在分析约80万人的研究报告后发现,相比较那些坐着时间少的人,坐着时间长的人,患上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几率高出1倍;久坐的人更容易患上肾病,特别是女性.此外,肌肉、关节、背部酸痛也成为了久坐者的常见问题.大约1/4的工作者都曾抱怨过,自己因为长时间坐着办公而导致身体酸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已成糖尿病大国,因为常见,反而造成很多患者对治疗尤其是并发症的治疗不以为然,从而导致患上糖尿病性眼病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广东东莞40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7.6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又占糖尿患者的18.2%.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美国“医药日报”报道,《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者更可能罹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所数据表明,肥胖症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几种类型癌症风险的增加.科学家发现,肿瘤与肥胖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关联密切.当体重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大,细胞中的氧气就会降低,此时,出现在细胞中的HIF-1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研究同时发现,HIF-1α蛋白也会提高患癌风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在近十年之内,糖尿病患病人数少增加了100%!”近日,在《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委员母义明教授很忧心地指出.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胰岛素治疗,医学专家在研究过程中也提示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在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由于不同的注射部位会有不同的吸收速度,继而影响血糖控制,所以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可是很有讲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臀部注射不适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年近六旬的郭女士患糖尿病6年,一直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近她的血糖不稳定,餐后血偏超出正常值近一倍.上周她的牙龈有点红肿,疼痛越来越严重,到医院口腔科做完对症治疗后医生却建议她去内分泌科.医生指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郭女士的牙病与她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描述荔枝的千古名句.荔枝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其魅力就是贵为妃子的杨玉环也难以抵挡.荔枝味道鲜美甘甜,富含维生素C、果糖、维生素、蛋白质、柠檬酸等,对人体有补益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的高级果品,备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女性更是喜爱有加,但是如果连续多日大量食用可能会患荔枝病.其发病时出现饥饿感、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无力,严重者出现抽搐、瞳孔缩小、脉搏细弱频速,呼吸不规则并突然昏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糖尿病并不少见,妊娠糖尿病可使自然流产率、巨大胎儿及胎儿宫内窒息发生率以及妊高症、孕产期感染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而要对妊娠糖尿病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健.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即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摄入和少量多餐等.然而,饮食疗法的作用有限,至少有2/3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无法依靠饮食疗法达到完全控制血糖之目的,需要使用药物才能控制血糖至理想范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表示,无糖食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再额外添加任何糖的食品,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蜂蜜等.厂家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不添加蔗糖,但还可以添加其他的“糖”,因此“不添加蔗糖”不等于“无糖食品”,不要误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FDA将于7月15日对美股上市公司MannKind开发的吸入式胰岛素新药Afrezza能否进入市场做出裁决.此前的4月初,FDA顾问小组曾表示,虽然Afrezza对1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效果,但对更常见的2型糖尿病治疗明显是安全有效的.在该消息影响下,MannKind公司的股价曾在一日之内实现翻番.自4月1日至今,MannKind股价累计涨幅达到176%.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使用胰岛素泵来治疗糖尿病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方法,专家提示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友们在夏季一定要注意预防感染.同时,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夏季使用胰岛素泵预防感染的方法.夏季使用胰岛素泵怎样预防感染?1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就很容易出汗,造成皮肤潮湿,胰岛素泵固定导管针头的粘贴胶布很容易松懈而脱落,自然针头就容易离开皮肤.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下面是关于糖尿病甜到忧伤的误区.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盲了.真相: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日常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给自己打胰岛素的场景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是往肚子或是大腿上扎上一小针.注射胰岛素看似不大复杂,可也不简单.除了正确的时间和合适的剂量外,如果部位方法不对,会导致身体受伤,打针部位脂肪增生,随之而来的是血糖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65岁的张先生早晨起床上厕所,蹲马桶起身时眼前突然发黑,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后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说,张先生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 ~5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一般心理压力比较大,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治疗,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健康,要想有效地控制病情,不仅要正确地使用药物治疗,还要注意对饮食和心理进行调节,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型糖尿病是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1型糖尿病一般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那么1型糖尿病要如何治疗呢?患者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患者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