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过半百变“糖人” 胰腺癌或接踵来——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主任陈汝福教授

关键词:
摘要:新发糖尿病,患癌风险提高八倍胰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至十万分之五,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万人.它的危险之处在于恶性度高,治疗效果差,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近几年,中国人胰腺癌发病率已大幅增加,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已成为胰腺癌高发区,发病率增加了近4倍,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八种方式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糖尿病的发病并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美国医学专家对降低人们患上糖尿病风险的八种惊人方式进行了总结.一、喝咖啡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与没有喝咖啡习惯的人相比,在4年内每天一杯以上咖啡饮用量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11%.二、食用坚果研究表明经常食用树生坚果与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即使是食用花生(归类为豆科植物,而非坚果)也会起到有益作用.然而,经常食用并不意味着大量食用,每天吃一小把就可以了,以避免热量堆积.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成地球人超重美中印受体重困扰

    一项新调查显示,体重超标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截至2013年,全球共有21亿人肥胖或超重,约占世界人口的30%.美国新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体重超标人口已从1980年的8亿多上升至2013年的21亿.这份评估报告号称同类研究中“为详尽”的学术成果,总结分析188个国家30多年的研究数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您的胰岛素注射正确吗?——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教授

    日常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给自己打胰岛素的场景并不少见,他们常常是往肚子或是大腿上扎上一小针.注射胰岛素看似不大复杂,可也不简单.除了正确的时间和合适的剂量外,如果部位方法不对,会导致身体受伤,打针部位脂肪增生,随之而来的是血糖控制效果也会越来越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记者杰西卡4个好习惯管住血糖

    在中央电视台美国频道驻华盛顿记者站,一位名叫杰西卡·斯通的“美女记者”格外引人注目.她精通英语和法语,时常对美国的政经时事进行生动报道和犀利点评.2011年1月,她全程网络直播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并于同年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巴西.然而,荧幕上神采飞扬的杰西卡很难让人想到,她是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诊断勿入三个误区

    血糖水平是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可以说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就算是不正常了,有糖尿病相关症状,任意时刻的血糖水平超过11.1毫摩尔/升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但有些人对糖尿病的确诊还是存在误解,一些本来没有糖尿病的人,因为某些现象而过度紧张把自己当成患者,而有些已经是糖尿病的人,却可能没有检查出来而延误了治疗时机,这都会给糖尿病的诊治带来麻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突然眼黑头晕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 夏云峰

    65岁的张先生早晨起床上厕所,蹲马桶起身时眼前突然发黑,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后到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说,张先生的症状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者约占15%,其中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 ~50%.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心!牙周病或是糖尿病信号

    年近六旬的郭女士患糖尿病6年,一直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近她的血糖不稳定,餐后血偏超出正常值近一倍.上周她的牙龈有点红肿,疼痛越来越严重,到医院口腔科做完对症治疗后医生却建议她去内分泌科.医生指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郭女士的牙病与她近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甜到忧伤

    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下面是关于糖尿病甜到忧伤的误区.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盲了.真相: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糖控制目标“因人而异”糖尿病治疗须“量体裁衣”

    “尽管现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案,但许多患者血糖仍不能达标,并处于长期并发症的风险之下.”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2014口服降糖药东西方论坛”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指出:2型糖尿病治疗已超越标准化,进入个性化时代,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等实际差异进行“量体裁衣”一体化管理.确保血糖稳定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胖子易得癌症

    美国“医药日报”报道,《细胞》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肥胖者更可能罹患某些类型的癌症.研究所数据表明,肥胖症可能会导致乳腺癌、肠癌、甲状腺癌等几种类型癌症风险的增加.科学家发现,肿瘤与肥胖都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IF-1α)关联密切.当体重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增大,细胞中的氧气就会降低,此时,出现在细胞中的HIF-1α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研究同时发现,HIF-1α蛋白也会提高患癌风险.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研究称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主因而非遗传

    全球有大约3.8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是这些人患病的主要原因,但这两个原因孰大孰小,却一直没有定论.近,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他们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称,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的风险远比遗传风险高得多.这一结果对糖尿病的整体防治战略具有建设性意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炎热夏天保存胰岛素千万别冷冻

    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体内已有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体温下发挥生物作用.但它又是一种蛋白质,遇高温会变质凝固,失去生物活性.在炎热夏天,许多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保存胰岛素才好.糖尿病专家介绍,我们目前所用的胰岛素大多为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少数为猪或牛胰岛素,结构类似,应该是透明的.中效胰岛素另加了蛋白,是混浊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唯一可选药物

    妊娠糖尿病并不少见,妊娠糖尿病可使自然流产率、巨大胎儿及胎儿宫内窒息发生率以及妊高症、孕产期感染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因而要对妊娠糖尿病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健.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疗法,即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摄入和少量多餐等.然而,饮食疗法的作用有限,至少有2/3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无法依靠饮食疗法达到完全控制血糖之目的,需要使用药物才能控制血糖至理想范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肩周炎也是糖尿病信号 要有高度警惕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很少听说它会影响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无外伤等原因,出现一侧肩关节疼痛等,要有高度的警惕,在就诊骨科、按摩科之前,先进行血糖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友乱吃保健品 小心低血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许多人会觉得十分麻烦,因此当一些标榜“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出现在市面上并大打广告时,不少糖尿病患者跃跃欲试.专家提醒,任何保健品在糖尿病治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药物,一些非法添加了西药的保健品非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其副作用更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道炎久治不愈竞因糖尿病

    王女士40多岁了,近1年来反复有外阴瘙痒,白带豆渣样,在医院检查为念珠菌性阴道炎,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但一旦停药,又马上复发,这让王女士感到非常的苦恼.后来她去医院,经医生了解病情后,让王女士去查查血糖,结果显示:即查血糖16.5mmol/L,尿糖++++,次日复查空腹血糖为15.54mmol/L,尿糖++++.医生看了结果后告诉她:这反复不断的念珠菌性阴道炎,罪魁祸首可能就是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什么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占总糖尿病病例的10%.1型糖尿病一般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那么1型糖尿病要如何治疗呢?患者经过缓解期以后,会逐渐进入糖尿病强化期,这个时期患者对胰岛素用量会逐渐或突然增大,几个月以后,胰岛素的用量才变得比较稳定,从而进入永久性糖尿病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减轻胰岛素注射疼痛方法

    糖尿病患者每日都需要注射胰岛素,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注射时的疼痛呢?请看以下几点.1.注射前胰岛素需放至室温胰岛素刚从冰箱里拿出,由于温度低,注射时会引起疼痛.2.针头要细而尖选用专用的胰岛素注射器,其针头细而锐利.变钝的针头不要使用.3.酒精挥发干后再注射消毒皮肤的酒精未干就进行注射,酒精从针眼被带到皮下,引起疼痛.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非药物所致 选对药就好

    我们知道,大多数糖尿病药物都经肝脏代谢,再经肾脏排出体外,有些药物则可直接经肾脏由尿液排出体外.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地服用药物,就是安全的.而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会加重肝肾负担,进一步影响肝肾功能.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存在问题,可能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友运动后别马上停下来 要牢记口诀

    运动后为什么身体会酸疼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中的糖类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而在运动时,特别是大运动量活动时,骨骼肌需要大量的能量,虽然此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大大加强,但仍然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气的需求,从而导致肌肉组织暂时处于缺氧状态.而糖在无氧状态下,会分解产生大量乳酸.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