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糖尿病别忘防“火”——访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中医师 张永文

关键词:预防, 糖尿病, 南京市, 中西医结合, 医院, 内分泌科, 中医师, 消渴, 高糖高脂饮食, 医学著作, 特征, 清代, 多尿, 病因
摘要:提起糖尿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这个病跟吃有关,比如高糖高脂饮食等,但是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个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就提到“消渴者,无火不生.”这里的消渴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介绍说,中医认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为特征,这与西医的认识很相似.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炎热夏天保存胰岛素千万别冷冻

    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体内已有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体温下发挥生物作用.但它又是一种蛋白质,遇高温会变质凝固,失去生物活性.在炎热夏天,许多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保存胰岛素才好.专家介绍,我们目前所用的胰岛素大多为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少数为猪或牛胰岛素,结构类似,应该是透明的,而中效胰岛素呈现混悬状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哪些糖尿病患者忌口服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现已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它适用于多数糖尿病患者,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糖尿病患者.专家指出,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口服降糖药.一、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但二甲双胍和拜糖平等可与胰岛素联合运用.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遭到免疫攻击而破坏,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而所有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都是建立在胰岛β细胞尚有部分功能的基础上,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不能使血糖有效下降,必须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友治病 不可“偏心”

    长期以来,很多糖友认为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对中药更加偏爱.一些糖友甚至希望用中药完全替代西药来治病,这种偏见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血糖控制不好,还延误了治疗时机.目前治疗糖尿病还是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在适当的时期用合适的药,不存在谁替代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前期需要吃药吗?

    前期并非没有危害正常人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吸入式胰岛素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近批准吸入式胰岛素—Afrezza(MannKind公司生产)进入临床,这种胰岛素起效快,可于餐前或者进食不久后使用,不需注射,但不能取代长效胰岛素注射剂型.在糖尿病领域激起了千层浪,就吸入式胰岛素Afrezza我们向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咨询了一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摸黑玩手机 亮“瞎”你的眼

    笔者从合肥市一院了解到,因电脑、手机的大量使用,干眼症成为年轻人高发的一种眼部疾病,占到门诊的三四成以上.此外,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现状]年轻人眼睛患上老年病“角结膜干燥症也就是干眼症,多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痒、视物模糊、有异物感、眼睛易疲劳等,以前是一种老年性眼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4年美国内分泌年会精粹——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刘超

    一年一度的美国内分泌年会(ENDO)在芝加哥拉开帷幕,昨天开始,卫星会和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就全面展现在参会者的面前.其中,便携式甲状腺超声,美国甲状腺学会(ATA)2014年新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备受关注,会议期间,还会有其他类型的继续教育项目,包括糖尿病的规范处理、儿童超重和肥胖、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异常、新型降糖药物揽胜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首选葡萄糖——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许岭翎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低血糖的经历,但低血糖时该如何选择食物,吃多少量才能保证既能够纠正低血糖,又不至于引起血糖升高太多,是一门学问.下面让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来告诉大家.首先,说说低血糖时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简而言之,低血糖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要注意选择心理医生

    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可以快速地帮助糖尿病患者脱离心理阴影,可以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积极地接受治疗,因此,对于一些刚被确诊的患者,在选择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正规的医生才可以帮助患者走出阴影.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但是选择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则是更重要的,一个好的医生可以迅速抓住患者心理脆弱的点,并且引导您,让您有一种想要倾诉自己想法的欲望,因此,好的心理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补钙是门学问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容易缺钙呢?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尿多,钙会通过尿流失,而且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易紊乱,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钙摄取不足,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会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钙的缺失.我们平时说的缺钙,既和肠胃有关系,也和骨头有关系.比如年龄大了,又有糖尿病,缺钙易使骨质疏松,但是缺钙并不等于骨质疏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京公布市民健康数据: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胖子

    分布:“小胖墩”男生更多成人昨日,市爱卫会专职副主任张建枢介绍,本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为21.1%,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肥胖者.成人腰围平均值为83.7厘米,男性腰围增长较女性更为明显,已经达到了88.7厘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长期忽视糖尿病治疗 33岁女子双眼失明

    33岁女子小晴患糖尿病多年,却一直忽视治疗.几天前,她的眼前除了一片红光外什么都看不见了.医生检查发现,她是糖尿病导致眼部血管病变,进而失明.3年前,小晴就感觉看东西模糊,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一直没就医.前几天,她一早起来,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家人赶紧把她送至市中心医院.检查发现,她的眼球内出血,并长有新生血管,视网膜已脱离,变得“支离破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脚底鸡眼随意修剪前脚掌烂个窟窿

    脚底一个小小的鸡眼,自己修剪后前脚掌竟然烂成了一个大窟窿,连脚上的骨头都烂掉了,面临着截肢.今年52岁的张先生后悔不已,万万没想到擅自修理鸡眼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据了解,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自己修剪鸡眼酿成悲剧,小鸡眼烂成大窟窿张先生是苏北的一位农民,平时忙着种地.虽然身患糖尿病多年,也一直没好好治疗,自己也不太在意.前阵子,右脚脚底长了个小鸡眼,鼓出来一小块厚厚的皮,自己根本没当回事,用手抠不掉就拿起剪刀把凸出来的皮给剪掉了,还把厚厚的皮戳开好好修剪了一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易腹泻

    近39岁患有糖尿病的易女士经常腹泻,起初以为是吃坏肚子,可用了不少消炎止泻的药后,并不见好转,到医院做纤维结肠镜等检查,都没查出问题.医生仔细询问了病史,发现她血糖控制得不很理想,后经检查确诊腹泻是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所致.糖人,面对腹泻勿大意!糖尿病专家解释说,糖尿病是有很多并发症的,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还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对于没有糖尿病的人而言,可能腹泻并不严重,但是糖尿病患者却要引起注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好少穿高跟鞋

    作为女性,大多都做过水晶鞋的梦,希望穿上一双自己喜欢的高跟鞋.然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跟鞋控”来说,那种“步步生莲”的感觉会与疼痛并存,在选择时要非常慎重.糖尿病患者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情随意穿高跟鞋,主要是为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专家指出爱吃肉更易出现高血糖——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冯志海

    如今,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等,正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据测算,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然而,人们对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得了糖尿病还贪吃甜食18岁姑娘几乎失明

    18岁的姑娘小李有糖尿病,可她并不把这病当回事.药,想起来就吃一次,想不到也无所谓;医生嘱咐的饮食控制也被她抛到九霄云外,每天都要吃零食,特别是甜食.近一年,她的视力越来越差,昨天到医院一查,她的双眼已经接近失明.医生说,都是不重视糖尿病引起的,全家人都欲哭无泪.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记者从金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这几年,因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患者越来越多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室内凉爽 血糖稳定

    室内温度会影响糖尿病的罹患几率.据美国“健康日”网站6月23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加尔文医学研究所的内分泌学家发现,凉爽的室内温度有助于刺激棕色脂肪的生长.此前,有大量研究表明,棕色脂肪能够对人体内的能量进行燃烧,以产生热量和保持体温,拥有大量棕色脂肪的动物不太可能患上肥胖症或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糖药效果越来越差怎么办?

    对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口服降糖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些患者在刚开始服药的一段时间内,血糖会控制得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药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为此,患者常会非常担心,认为自己的病已经非常严重,失去了治疗的信心,甚至病急乱投医,或乱用药物,终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降糖药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差,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肥胖宠物要减肥美国宠物减肥夏令营兴起

    据外媒报道,由于宠物猫和狗的肥胖率不断上升,宠物减肥夏令营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兴起.据统计,美国超过一半的猫狗都超重或者肥胖,导致它们倍受类人类疾病的困扰.但是它们这些胖宠物有希望了,一只名叫赛利的金毛,就在上个月参加了宠物减肥夏令营,努力控制住自己的体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