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靠口服降糖药治疗.临床上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膳食调节剂五类,目前仍以西药为主.但是专家提醒,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不能与降糖药同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如下七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刘爷爷今年61岁,10年前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前不久,他清晨出门锻炼,路上突然感到胸闷,很快昏迷不醒.旁人送他到医院,被诊断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刘爷爷很纳闷,为什么发病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呢?糖尿病伤“心”于无声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相伴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34.2%,脑血管病为12.6%,其他心血管病为17.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为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临床发现,目前我国的糖尿病知晓率还是很低,有的即使知道已经患病,却不加重视,不与干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门诊部主任刘亚军指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防可治的疾病,在初次确诊后,及时学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室内温度会影响糖尿病的罹患几率.据美国“健康日”网站6月23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加尔文医学研究所的内分泌学家发现,凉爽的室内温度有助于刺激棕色脂肪的生长.此前,有大量研究表明,棕色脂肪能够对人体内的能量进行燃烧,以产生热量和保持体温,拥有大量棕色脂肪的动物不太可能患上肥胖症或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酷夏人们容易食欲不振,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不注意合理饮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吃一些应季蔬菜,可帮助糖友稳住血糖.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且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生吃苦瓜,凉拌苦瓜,打鲜汁吃,达到药食同疗,体寒的人宜短期或间断食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提起糖尿病,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这个病跟吃有关,比如高糖高脂饮食等,但是也许您想不到,中医认为这个病跟“火”关系密切,比如清代医学著作《医学传心录·病因赋》中就提到“消渴者,无火不生.”这里的消渴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介绍说,中医认为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形体消瘦为特征,这与西医的认识很相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像一个隐形的杀手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减肥不失为预防糖尿病的好方法,除了减肥外,还可以从控制饮食入手,预防“病从口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以下9种食材可以有效帮助预防糖尿病,不妨一试.1.绿叶蔬菜绿色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可以帮助抵御糖尿病.每天食用适量的菠菜、甘蓝、西兰花,长叶莴苣等可以帮助将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14%.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8岁的姑娘小李有糖尿病,可她并不把这病当回事.药,想起来就吃一次,想不到也无所谓;医生嘱咐的饮食控制也被她抛到九霄云外,每天都要吃零食,特别是甜食.近一年,她的视力越来越差,昨天到医院一查,她的双眼已经接近失明.医生说,都是不重视糖尿病引起的,全家人都欲哭无泪.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关注眼健康,预防糖尿病致盲”.记者从金华市区各大医院了解到,这几年,因糖尿病引起的眼病患者越来越多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分布:“小胖墩”男生更多成人昨日,市爱卫会专职副主任张建枢介绍,本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为21.1%,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肥胖者.成人腰围平均值为83.7厘米,男性腰围增长较女性更为明显,已经达到了88.7厘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如今,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等,正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据测算,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然而,人们对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空腹血糖正常≠安然无忧”.“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仅不足20%.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郭启煜教授称.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的确,糖尿病患者如果进行适量的运动是有好处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进行运动.下面来了解一下哪些糖尿病患者不能进行运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进食晚餐无关紧要,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晚餐吃错了,小心疾病上身哦.一、晚餐与肥胖90%的胖子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上晚上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少,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从合肥市一院了解到,因电脑、手机的大量使用,干眼症成为年轻人高发的一种眼部疾病,占到门诊的三四成以上.此外,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现状]年轻人眼睛患上老年病“角结膜干燥症也就是干眼症,多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痒、视物模糊、有异物感、眼睛易疲劳等,以前是一种老年性眼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张大爷,70岁了,患2型糖尿病多年.近年来,他的双脚出现“袜套”型麻木、发胀、发硬、知觉异常,连走路都有些缺乏方向感,有否穿鞋袜感觉也不太明显,日夜如此,十分难受.虽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什么好办法能缓解、治疗这种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宏教授指出上述情况在医学专业上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口服降糖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些患者在刚开始服药的一段时间内,血糖会控制得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药的效果会越来越差.为此,患者常会非常担心,认为自己的病已经非常严重,失去了治疗的信心,甚至病急乱投医,或乱用药物,终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那么,降糖药的治疗效果为什么会越来越差,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部分患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坚持运动,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哪怕多做做家务事也能让血糖值保持在良好状态下.日本专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经常做家务事等体育锻炼活动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较低,这其中,女性患者的腰围也保持在良好数值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很多老人信奉“千金难买老来瘦”,认为年纪大了就要瘦,能预防“三高”.老人适当保持身材对健康有益,但过瘦也不科学,潜伏着诸多健康风险.瘦也可能脂肪超标.人们总把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很多体重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由于没有“胖子们”警惕性高,体重轻的老人往往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自动忽略血糖、血脂检测项目,从而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建议很瘦的老人,也要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并少吃油腻的食物,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半小时运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脚底一个小小的鸡眼,自己修剪后前脚掌竟然烂成了一个大窟窿,连脚上的骨头都烂掉了,面临着截肢.今年52岁的张先生后悔不已,万万没想到擅自修理鸡眼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据了解,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自己修剪鸡眼酿成悲剧,小鸡眼烂成大窟窿张先生是苏北的一位农民,平时忙着种地.虽然身患糖尿病多年,也一直没好好治疗,自己也不太在意.前阵子,右脚脚底长了个小鸡眼,鼓出来一小块厚厚的皮,自己根本没当回事,用手抠不掉就拿起剪刀把凸出来的皮给剪掉了,还把厚厚的皮戳开好好修剪了一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血糖控制不佳女性糖人易惹阴道炎导致阴道内念珠菌大量繁殖的诱因很多,除了肥胖、妊娠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外,糖尿病是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低下,且尿里的葡萄糖为病原菌提供了生长的养分,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再加上夏天炎热出汗多,外阴局部较为潮湿,就更容易发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