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化糖与降糖的区别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血糖升高, 降糖治疗, 能源转化, 身体, 能量, 矛盾表现, 动力, 专家, 中医, 热能, 临床, 规律
摘要:中医化糖专家认为:糖尿病主要矛盾表现为血糖升高,临床给予降糖治疗.实际上这个所谓降糖治疗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血糖的高低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身体不断在消耗血糖,血糖由高向低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所谓的血糖升高并不是血糖本身增多了,而是血糖转化为能量,变成身体的动力,这个能源转化成能量的过程延缓造成的.也就是身体的热能不能及时将血糖转化为动力所致.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公布市民健康数据: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胖子

    分布:“小胖墩”男生更多成人昨日,市爱卫会专职副主任张建枢介绍,本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18岁至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为21.1%,也就是说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肥胖者.成人腰围平均值为83.7厘米,男性腰围增长较女性更为明显,已经达到了88.7厘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出现这些症状或是患上2型糖尿病

    我们通常说的糖尿病一般都是指2型糖尿病,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占全部糖尿病的95%左右,不少人对2型糖尿病的症状并不了解,错过了佳的治疗时间!那么,2型糖尿病的症状都有哪些:1.三多一少:食量明显增加,而体重下降.伴多饮多尿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肩周炎也是糖尿病信号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很少听说它会影响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无外伤等原因,出现一侧肩关节疼痛等,要有高度的警惕,在就诊骨科、康复科之前,先进行血糖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糖药万不可与这七类药同服

    大多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靠口服降糖药治疗.临床上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膳食调节剂五类,目前仍以西药为主.但是专家提醒,降糖药与某些药物同服,很可能减弱或增强降糖药的药效,造成血糖不稳定,所以应谨慎使用.不能与降糖药同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如下七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天气炎热女性糖尿病患者要防阴道炎

    血糖控制不佳女性糖人易惹阴道炎导致阴道内念珠菌大量繁殖的诱因很多,除了肥胖、妊娠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外,糖尿病是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低下,且尿里的葡萄糖为病原菌提供了生长的养分,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再加上夏天炎热出汗多,外阴局部较为潮湿,就更容易发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适合的运动有什么?误区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条件和性格特点,包括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场所的条件等.但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就不喜欢运动了,一方面是由因为患病使人身体变得更疲乏,另一方面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运动有误区,认为多运动会对病情不好,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台湾成功大学医院研究:肥胖可能影响免疫力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成功大学医院研究发现,肥胖不仅会导致代谢症候群、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还可能造成后天性免疫功能不全,容易被感染.成大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谢奇璋2日指出,肥胖已是世界上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台湾也因饮食习惯改变,肥胖问题愈来愈严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炎夏控血糖应多吃蔬菜 苦瓜洋葱有利控制糖尿病

    酷夏人们容易食欲不振,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不注意合理饮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吃一些应季蔬菜,可帮助糖友稳住血糖.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且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生吃苦瓜,凉拌苦瓜,打鲜汁吃,达到药食同疗,体寒的人宜短期或间断食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牛奶会导致儿童患1型糖尿病吗?

    澄清了“黑牛奶”的两个重灾区——牛奶致癌与牛奶不补钙,那么还有什么关于牛奶的误区需要解决,搜索下网上其他有关牛奶碎碎念的黑言论,请专家来为牛奶漂白.牛奶会导致儿童患1型糖尿病?网络传言:牛奶中的蛋白质会诱导1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于文献.其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问题很有可能是婴儿配方奶中的蛋白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袜套”型异常如何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陈宏教授

    张大爷,70岁了,患2型糖尿病多年.近年来,他的双脚出现“袜套”型麻木、发胀、发硬、知觉异常,连走路都有些缺乏方向感,有否穿鞋袜感觉也不太明显,日夜如此,十分难受.虽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什么好办法能缓解、治疗这种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宏教授指出上述情况在医学专业上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检仅查空腹血糖近半数糖尿病患者易被漏诊

    “空腹血糖正常≠安然无忧”.“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空腹血糖升高的比例仅不足20%.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漏诊”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郭启煜教授称.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化糖与降糖的区别

    中医化糖专家认为:糖尿病主要矛盾表现为血糖升高,临床给予降糖治疗.实际上这个所谓降糖治疗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血糖的高低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身体不断在消耗血糖,血糖由高向低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所谓的血糖升高并不是血糖本身增多了,而是血糖转化为能量,变成身体的动力,这个能源转化成能量的过程延缓造成的.也就是身体的热能不能及时将血糖转化为动力所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个人里就一个是准糖尿病,你中招了吗?

    也许你并不肥胖,甚至很苗条,但也不能避免成为糖尿病的受害者!新一期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每三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是准糖尿病患者.而这些潜在的“患者”并未察觉到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不良生活习惯会让人在成年阶段患上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的风险不容小觑.它会缩短预期寿命,并且影响生命质量,比如引起失明、截肢等严重后果.准糖尿病意味着血糖水平升高,有可能在未来罹患2型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唐失控的10个信号

    尿频口渴.血液中糖太多,会导致极度口渴和尿频.这是因为,肾脏在过滤糖分的同时,会带出更多的体液,增加小便量,从而发出需要及时补水的信号.疲劳乏力.这是血糖失控的另一大信号.当糖分堆积在血液中时,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昏昏欲睡等表现,在饱餐之后尤其明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补钙是门学问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容易缺钙呢?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尿多,钙会通过尿流失,而且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易紊乱,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钙摄取不足,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会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钙的缺失.我们平时说的缺钙,既和肠胃有关系,也和骨头有关系.比如年龄大了,又有糖尿病,缺钙易使骨质疏松,但是缺钙并不等于骨质疏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做家务有助控糖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坚持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部分患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坚持运动,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哪怕多做做家务事也能让血糖值保持在良好状态下.日本专家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经常做家务事等体育锻炼活动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较低,这其中,女性患者的腰围也保持在良好数值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肥胖的内科治疗指南出台,其意义何在?对临床到底有无指导价值?——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刘超

    众所周知,肥胖日益流行,而其治疗进展却是举步维艰,尽管研究众多,而有效的药物都成了过眼烟云,大多因为不良反应而一闪而过.目前,肥胖的治疗措施依然分为三类,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指南首先指出,上市后的减肥药物,就其本身的特性而言,几乎都没有太多减重作用.而指南再次重申了生活方式干预贯穿治疗始终的重要性,这个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美国哈佛大学新发现:每天3杯咖啡防糖尿病

    咖啡对健康是好是坏,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美国哈佛大学新发表在《糖尿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咖啡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据美国“健康日”网站报道,这项新研究中,公共卫生博士希尔帕·布帕瑟拉朱及其同事对12.4万名受试者的咖啡饮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其中包括7300名糖尿病患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浙江2岁小男孩越长越瘦送医竟查出糖尿病

    如果不了解内情,谁也不会想到,2岁的乐清男孩小谷(化名)是名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接受四针胰岛素注射.这也是目前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爱鸣治疗过的年龄小的糖尿病患儿.孩子越长越瘦,竟然是得了糖尿病小谷的家人介绍,从去年起,小谷一直觉得口渴,非常爱喝水,每天的饮水量至少在1500毫升以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确诊糖尿病后赶紧筛查并发症 项目含六方面——访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门诊部主任 刘亚军

    作为对人类健康威胁大的四大慢性病之一,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临床发现,目前我国的糖尿病知晓率还是很低,有的即使知道已经患病,却不加重视,不与干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门诊部主任刘亚军指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防可治的疾病,在初次确诊后,及时学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