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医学上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必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综合措施来改善糖尿病的症状.为了能够控制病情,有的患者都会服用一些口服降糖药.可是,口服降糖药有哪些?哪种比较好?这就是比较困扰众多糖尿病患者朋友的问题.下面请来一一了解下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血糖控制不佳女性糖人易惹阴道炎导致阴道内念珠菌大量繁殖的诱因很多,除了肥胖、妊娠以及近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外,糖尿病是很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低下,且尿里的葡萄糖为病原菌提供了生长的养分,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再加上夏天炎热出汗多,外阴局部较为潮湿,就更容易发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发生糖尿病时,可因神经病变,造成膀胱的收缩功能出现问题,使得膀胱中的尿液潴留不能完全排出,因此患者有尿不尽的感觉,总想去厕所.尿不尽看似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可能是血糖在“捣乱”.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后,并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而是首先表现为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其他症状,而排尿不畅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很多老人信奉“千金难买老来瘦”,认为年纪大了就要瘦,能预防“三高”.老人适当保持身材对健康有益,但过瘦也不科学,潜伏着诸多健康风险.瘦也可能脂肪超标.人们总把高血脂和肥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很多体重轻甚至消瘦的人,体内脂肪含量同样可能超标,并因而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由于没有“胖子们”警惕性高,体重轻的老人往往犯经验主义错误,体检时甚至自动忽略血糖、血脂检测项目,从而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苗头.建议很瘦的老人,也要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并少吃油腻的食物,每周坚持三次以上的半小时运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前期并非没有危害正常人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脚底一个小小的鸡眼,自己修剪后前脚掌竟然烂成了一个大窟窿,连脚上的骨头都烂掉了,面临着截肢.今年52岁的张先生后悔不已,万万没想到擅自修理鸡眼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据了解,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自己修剪鸡眼酿成悲剧,小鸡眼烂成大窟窿张先生是苏北的一位农民,平时忙着种地.虽然身患糖尿病多年,也一直没好好治疗,自己也不太在意.前阵子,右脚脚底长了个小鸡眼,鼓出来一小块厚厚的皮,自己根本没当回事,用手抠不掉就拿起剪刀把凸出来的皮给剪掉了,还把厚厚的皮戳开好好修剪了一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医化糖专家认为:糖尿病主要矛盾表现为血糖升高,临床给予降糖治疗.实际上这个所谓降糖治疗从一开始就忽略了血糖的高低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身体不断在消耗血糖,血糖由高向低变化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所谓的血糖升高并不是血糖本身增多了,而是血糖转化为能量,变成身体的动力,这个能源转化成能量的过程延缓造成的.也就是身体的热能不能及时将血糖转化为动力所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如今,在全球几乎每个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等,正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据测算,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然而,人们对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人们很容易想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很少听说它会影响肩关节,导致肩周炎.实际上,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报警信号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如果无外伤等原因,出现一侧肩关节疼痛等,要有高度的警惕,在就诊骨科、康复科之前,先进行血糖的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引起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酷夏人们容易食欲不振,但糖尿病患者切不可不注意合理饮食,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此时,吃一些应季蔬菜,可帮助糖友稳住血糖.苦瓜:肉质柔嫩,性寒味苦,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且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生吃苦瓜,凉拌苦瓜,打鲜汁吃,达到药食同疗,体寒的人宜短期或间断食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的具体条件和性格特点,包括糖尿病的类型、病程、药物治疗方式、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性别、年龄、体重、平时活动量的大小,以及锻炼场所的条件等.但对任何一位患者来说,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就不喜欢运动了,一方面是由因为患病使人身体变得更疲乏,另一方面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运动有误区,认为多运动会对病情不好,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体内已有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在体温下发挥生物作用.但它又是一种蛋白质,遇高温会变质凝固,失去生物活性.在炎热夏天,许多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保存胰岛素才好.专家介绍,我们目前所用的胰岛素大多为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少数为猪或牛胰岛素,结构类似,应该是透明的,而中效胰岛素呈现混悬状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也许你并不肥胖,甚至很苗条,但也不能避免成为糖尿病的受害者!新一期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每三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是准糖尿病患者.而这些潜在的“患者”并未察觉到自己所面临的风险.不良生活习惯会让人在成年阶段患上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的风险不容小觑.它会缩短预期寿命,并且影响生命质量,比如引起失明、截肢等严重后果.准糖尿病意味着血糖水平升高,有可能在未来罹患2型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如果不了解内情,谁也不会想到,2岁的乐清男孩小谷(化名)是名糖尿病患者,每天都需要接受四针胰岛素注射.这也是目前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爱鸣治疗过的年龄小的糖尿病患儿.孩子越长越瘦,竟然是得了糖尿病小谷的家人介绍,从去年起,小谷一直觉得口渴,非常爱喝水,每天的饮水量至少在1500毫升以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容易缺钙呢?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尿多,钙会通过尿流失,而且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易紊乱,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钙摄取不足,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数量相对较少)会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钙的缺失.我们平时说的缺钙,既和肠胃有关系,也和骨头有关系.比如年龄大了,又有糖尿病,缺钙易使骨质疏松,但是缺钙并不等于骨质疏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尿频口渴.血液中糖太多,会导致极度口渴和尿频.这是因为,肾脏在过滤糖分的同时,会带出更多的体液,增加小便量,从而发出需要及时补水的信号.疲劳乏力.这是血糖失控的另一大信号.当糖分堆积在血液中时,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昏昏欲睡等表现,在饱餐之后尤其明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近接诊了一位糖尿病性大疱病患者,全身长满大疱反复破溃,每次穿衣和脱衣都是种折磨.水疱反复破溃每次穿衣都是折磨江大爷今年56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好多年了,平时没有特别注意控制血糖,只有身体明显不舒服了才会注意.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33岁女子小晴患糖尿病多年,却一直忽视治疗.几天前,她的眼前除了一片红光外什么都看不见了.医生检查发现,她是糖尿病导致眼部血管病变,进而失明.3年前,小晴就感觉看东西模糊,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一直没就医.前几天,她一早起来,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家人赶紧把她送至市中心医院.检查发现,她的眼球内出血,并长有新生血管,视网膜已脱离,变得“支离破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笔者从合肥市一院了解到,因电脑、手机的大量使用,干眼症成为年轻人高发的一种眼部疾病,占到门诊的三四成以上.此外,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是目前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现状]年轻人眼睛患上老年病“角结膜干燥症也就是干眼症,多表现为眼睛干涩、发痒、视物模糊、有异物感、眼睛易疲劳等,以前是一种老年性眼疾.”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张大爷,70岁了,患2型糖尿病多年.近年来,他的双脚出现“袜套”型麻木、发胀、发硬、知觉异常,连走路都有些缺乏方向感,有否穿鞋袜感觉也不太明显,日夜如此,十分难受.虽经多方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什么好办法能缓解、治疗这种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宏教授指出上述情况在医学专业上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