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益;杜刚;沙轲;秦小勇;张波
目的 思考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诊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9.59±6.03)分、药物治疗为(48.95±2.62)分;A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2.07±2.06)分、药物治疗为(38.65±1.74)分.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显著低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8.4±1.2)mmol/L;A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8±1.1)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3±2.2)mmol/L.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救治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施行,可在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显著改善其血糖值,故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杜德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T2DM+DN组45例)和正常健康人(CON组45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的差异,分析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与肾脏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T2DM+DN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Scr、BUN、hs-CRP、TNF-α、IL-6和胱抑素C均显著高于CON组正常健康人(P<0.05).对T2DM+DN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胱抑素C与GFR、APACHE II评分和SAPSⅡ评分行相关性,发现hs-CRP、TNF-α、IL-6与胱抑素C和GFR、APACHE II评分和SAPSⅡ评分均呈正相关,表明hs-CRP、TNF-α、IL-6与胱抑素C越高,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病情越严重(rs>0,P<0.05).结论 hs-CRP、TNF-α、IL-6和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应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按抽签法分为参照组38例给予甘露醇治疗,实验组38例给予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降低幅度、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颅内压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脑水肿体积、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参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现象,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晏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经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经高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时,低剂量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吴春燕;谢铛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即研究组(n=33)、常规组(n=33),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能够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曹锦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参与该次研究,并根据治疗所用药物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于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药物,同时还要求采用银杏达莫注射.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参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玉;周承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且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与分析.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实施常规化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控制血糖的情况以及终妊娠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一直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巨大儿、妊高症以及刨宫产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将患者的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果的几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普遍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低强度运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4.39%,其中保护性约束率12.20%,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48.78%,其中保护性约束率41.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0.24%,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也能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华妹;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高琴;谷沛;仝志超;王娟;史日东;李佳伟;李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在该院特需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单一瑞格列奈治疗)与实验组48例(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各项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映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以2016年6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行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及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6.47±0.48)mmol/L、致残率为11.36%、死亡率为2.27%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36%,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血糖浓度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一共80例作为该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2016年2月),按照患者手术前血糖浓度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上患者),将两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2.01±1.15)d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浓度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骨科手术,应对手术方式和麻醉慎重考虑,患者血糖浓度在9 mmol/L以内,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伤口愈合时间,而在患者围手术期间应对患者实施血糖控制,能降低术后感染情况,改善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严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CT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86例,其中43例患者为单纯肺结核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另外43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影像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双肺受累占比93.02%、肺前部或下叶基底段占比为60.47%、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占比为90.70%、两叶或两叶以上占比为65.12%,两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和病变累及范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单发空洞占比为16.28%、并多发空洞占比为18.60%、支气管播散灶占比为74.42%、斑片状大片融合大片状高密影占比为58.14%,两组患者的病变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杨杰;李琳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机将100例SIP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内压药、脱水剂、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治疗10d,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APTT、PT、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FIB、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IP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迅速控制血糖,改善病情.
作者:胡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比较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74.2%(P<0.05);观察组FPG、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合并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尼莫地平,能明显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史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观察组给予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13.4%(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王福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在2016年2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即中西药结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且相应的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及全血高切粘度3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改善了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付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加用拜糖平治疗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均为该院慢性病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n=51)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2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2.2%,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率为3.9%,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取拜糖平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糖水平,防范低血糖事件,并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黄元凤;周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8例)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如: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所用时间)进行评价,此外还对比了两组患儿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治疗前糖尿病患儿各项指标发现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林素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该次护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多样化护理,观察、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干预状况对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饮食状况、运动状况、用药依从、生活质量、心理状况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对比,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状况比对照组更稳定,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干预效果,能够从饮食、用药依从、运动、血糖控制等各方面发挥干预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陆巧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