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治疗GDM对妊娠结局的改善及佳干预时间评价

张丽

关键词: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干预时间
摘要:目的 探究将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以及干预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孕周28周后进行用药,实验组患者在孕周28周前进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正常妊娠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妊娠率为6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治疗时应当在孕周28周前进行胰岛素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对妊娠结局进行改善,避免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诊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接受常规监测及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分析两种方式血糖监测情况.结果 两种监测方法显示孕妇平均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孕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明显高于常规监测,患者高血糖、低血糖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动态血糖监测出夜间、餐前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血糖监测.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诊疗中持续性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监测出血糖波动、餐前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有助于临床更好的干预、控制孕妇血糖,对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作者:许淑芬;苏雪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2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运动、饮食、用药方面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 hP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品质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出74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除采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案之外,再加上中医护理的干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整体的生活品质感反馈情况也要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法应用到对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护理中去,将很有效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自身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品质感.

    作者:魏立华;李松明;李莹;朱雪娇;朱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评价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以2016年2月—2018年6月该院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是否复发感染将其分为复发感染组(58例)、无复发感染组(44例).对102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结果 ①复发感染组和无复发感染组之间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近期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使用抗菌药物、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是导致复发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③90株病原菌中,46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为51.11%,40株为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44.44%,4株为真菌,占比为4.4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复发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如侵入性操作、双下肢周围血管病变、溃疡愈合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疗程长等,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在治疗糖尿病足时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林丽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门诊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合并糖尿病病人接受门诊手术室护理的具体方法 以及对手术之后切口感染所起到的防治作用.方法对于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所收治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资料50例施行分析,所选患者根据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门诊手术室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门诊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手术切口感染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手术之后产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针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为其提供门诊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出现风险,提高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率,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以及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糖尿病前期痰湿体质患者100例,每入选1例对象便抽签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生活管理指导以及中医体质护理,持续3个月.结果 未见退出例.干预后,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态、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体质护理对2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郑雪景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甘油果糖联合吡拉西坦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84例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基础治疗+甘油果糖+吡拉西坦)与对照组(基础治疗+甘油果糖).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入院时,两组颅内血肿、颅内水肿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颅内血肿、颅内水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76%(2/42)、2.38%(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甘油果糖与吡拉西坦的效果更佳,能促进颅内血肿、水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并高血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糖、血脂体征指标改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改善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可帮助患者将血脂与血糖体征指标控制在正常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余田;曹江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选取12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胰岛素使用值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硬膜外麻醉方法优于全身麻醉方法,降低了术后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并保证了血压和心率平稳,确保了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稳定性,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林蓉;曾垂应;林小晶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7月该院10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基于对照组前提下增加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组间生活质量评分、SCL-90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谢左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学营养指导对孕妇糖尿病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医学营养指导对孕妇糖尿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在该院就诊的126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分为6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观察组采取医学营养指导,观察及比较两组孕妇糖尿病经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指标情况及分娩后对新生儿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经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HbAle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7.58、4.15,P<0.05).观察组孕妇糖尿病的分娩后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94%(5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糖尿病分娩后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1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医学营养指导课对围产期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各项指标,同时有效降低了分娩后对新生儿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普通胰岛素与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坦白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普通胰岛素与诺和锐治疗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8月对该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诺和锐治疗,对两组治疗一段时间的情况进行观察组分析.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诺和锐治疗的患者后期胰岛素使用了量平均是(88.6±11.2)U,普通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平均胰岛素使用量是(432.5±15.3)U,患者体内的症状缓解较快,胰岛素水平和尿酮水平经过治疗能够快速恢复,24 h的血糖变化情况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稳定,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诺和锐治疗的效果比较好,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芳;刘元元;杨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份,共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疾病治疗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法,患者血糖指标优化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

    作者:洪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比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所诊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各75例,对患者的痰菌、病灶吸收、病变情况和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性肺结核病灶的吸收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灶的吸收比例分别是92.5%,84.4%,87.6%,单纯性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是90.4%,56.6%,53.3%.结论 及早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进行控制是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键.

    作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浅析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对控制血糖及并发症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开展分析研究.方法 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对糖尿病患者206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10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护理还增加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是(6.40±1.25)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平均是(8.06±0.52)mmol/L,生活质量评分是(82.6±15.9)分;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分别是(6.80±1.89)mmol/L,(9.83±1.59)mmol/L,(59.6±20.4)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了9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8.73%,对照组有26例并发症病例,发生率是25.24%.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比较低,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作者: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以2013年1月—2018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184例入组,严格按照指南治疗,对于胃溃疡,坚持抑制胃酸分泌、清除Hp、保护胃黏膜的治疗原则,整个疗程8周.对于2型糖尿病,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既往用药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首选二甲双胍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格列美脲、瑞格列奈、阿卡波糖、胰岛素.结果 痊愈41.3%、显效38.0%、有效16.3%、无效4.3%,6个月内复发率3.3%(11/184),复发时间在3周~5个月不等,中位时间11周.初次复查血糖控制率82.61%(152/184),随后少部分对象进行定期血糖复查,血糖控制率呈下降趋势,在60%~80%之间.单因素分析显示,痊愈组与对照组男、年龄≥60岁、胃溃疡初发、胃肠道症状病程≥5年、胃动力药物、胃溃疡联合用药、用药依从性好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OR=0.874,95%CI(0.810~0.914)]、就诊时血糖控制[OR=1.735,95%CI(1.640~1.876)]、胃溃疡联合用药[OR=1.350,95%CI(1.322~1.432)]、用药依从性好[OR=1.587,95%CI(1.504~1.686)]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仍然有待提高,需要重视联合用药,对于就诊时血糖控制不佳的对象加强干预,重视进行用药依从性的干预指导,男性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对象,需要加强医嘱.

    作者:林艺婵;冯永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心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23%、9.43%、(10.66±1.80)mmol/L、(82.98±2.67)次/min、3.77%均优于对照组81.13%、26.42%、(12.24±2.42)mmol/L、(92.56±4.68)次/min、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室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孙丽珍;詹维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急诊治疗体会.方法 选急诊科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为对象.结果 急诊治疗之后,干预组1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组2(P<0.05).结论 急诊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且急诊治疗患者的恢复神智情况,恢复肢体运动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决于急诊技术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类型.

    作者:宋忠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鼻窦炎和并糖尿病患者的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选取接受该院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80例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以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40例参照组常规性护理,40例分析组术后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异于参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鼻窦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接受内镜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护理措施,采用术后对症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性.

    作者:张宗闯;刘雅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胰岛素治疗GDM对妊娠结局的改善及佳干预时间评价

    目的 探究将胰岛素应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作用以及干预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孕周28周后进行用药,实验组患者在孕周28周前进行用药,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正常妊娠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正常妊娠率为6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进行治疗时应当在孕周28周前进行胰岛素进行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对妊娠结局进行改善,避免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