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洁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胎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GDM孕妇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观察组给予营养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10.7%,胎儿并发症发生率8.7%,显著低于对照组30.1%﹑22.3%(P<0.05).结论 对GDM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能有效控制血糖,促进胎儿发育,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孙亚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06例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护理干预)与B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①干预后,两组SAS评分(t=15.004,P=0.000),SDS评分(t=8.628,P=0.000);②干预后,两组FBG(t=23.275,P=0.000),2 hPG(t=6.407,P=0.000),HbAlc(t=4.48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间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以入院顺序分研究组(家庭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评价两组各生化指标(血糖-HbA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脂-TC﹑甘油三酯-TG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饮食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后各生化指标改善显著,饮食依从率高(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血糖与血脂,保持营养均衡,加强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改善其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92例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发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发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显著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赵能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晚期将会出现严重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AD的发病率和患者总数将会发生逐年增加.因此,弄清AD发病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抗AD特异性药物,成为目前医药界的研究热点重点.现已有淀粉样β蛋白(amylodβprotein,Aβ)假说﹑Tau蛋白假说和炎症假说等多种有关AD发病机制的假说,近,又有资料显示,AD与另外一种退行性疾病即2型糖尿病(T2DM)有很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发病过程﹑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本文就目前研究背景下AD与T2DM相互关联的机制作一扼要综述.
作者:韩维娜;王乐;何瑜;唐小二;邓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循经按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所收治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小组,每个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的100例患者应用循经按摩进行治疗.对两个小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神经病变积分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在接受一般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没有接受循经按摩治疗的实验组疗效好,应用循经按摩对患者的带疾病有明显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两个小组在有效率上的差异十分明显,而在神经病变积分方面,实验组的神经病变积分相较于对照组的神经病变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过程中,进行循经按摩的治疗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许秀影;许敬玲;卓芳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该院6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血糖及甲状腺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护理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FPG﹑2 hPG﹑TSH﹑T3﹑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及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用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甲状腺水平及血糖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爱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41例患者为常规组,而采用针对性护理的41例患者为实验组.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BI评分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针对性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罗梨芳;刘琪希;吴爱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患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和循证组(4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及心理健康等情况.结果 护理后,循证组患者在静脉炎发生率﹑口腔炎发生率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循证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78%(44例),常规组患者满意率为84.44%(38例),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稳定患者的心理情绪,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宿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该院所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予以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智力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可对血糖水平加以良好的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开展控制血糖等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以及餐后2h血糖等相关指标情况,并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指标水平情况以及运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指标水平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情况,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叶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6月—2017年4月救治的62例腹部手术后前期肠梗阻糖尿病患者,对于其中的5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策略,6例患者选择了非手术而治疗无效后,在考虑患者本身的状况后,实施相关手术,然后按标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非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全部完全治愈;患者于7~32 d之间恢复了本身肠道功能,平均是(16.1±0.9)d.6例患者选择手术策略得以全部治愈,平均治疗时长为(15.3±0.7)d.结论术后前期肠梗阻有着显著的特征,在糖尿病患者里面往往易被发觉,且病史较长,在围手术期观察与调节血糖属于整个救治的关键点.
作者:左宏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该院接收的GDM孕妇,均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常规孕检及健康教育)与观察组(n=34,开展饮食控制及运动),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率﹑胎膜早破率﹑妊娠期高血压率﹑羊水过多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巨大儿﹑早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王水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在2016年4月—2018年3月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92例确定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第2日的晨间抽出空腹时的静脉血,以便测其血糖,将其中血糖值10.0 mmol/L以上划定为观察组(46例),血糖值6.1~10.0 mmol/L的划定为对照组(46例),对比该两组的实际病死率,还要对比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平均达到(11.36±0.7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病死率﹑以及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的实际发生率依次是6.52%﹑15.22%﹑10.87%,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对急性心肌梗塞前期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注重观察其血糖的改变,并做出适合的处置,则利于治疗与恢复.
作者:逄增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就诊的20~45岁,妊娠11~24周妊娠期妇女,其中经临床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60例孕产妇视为Ⅰ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孕期体检的60名血糖正常孕产妇视为Ⅱ组.均检测HbAl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1 hGLU(1 h血糖)﹑2 hGLU(2 h血糖),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①经检测发现,Ⅰ组孕产妇HbAlc﹑FPG﹑1 hGLU﹑2 hGLU水平均高于Ⅱ组孕产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Ⅰ组孕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Ⅱ组孕产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FGR产妇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血糖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FPG﹑2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宫高增长﹑胎儿生长﹑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增加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控制血糖,早治疗,进而促进胎儿发育,改善预后.
作者:孙海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下肢血管狭窄﹑闭塞与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25.64%﹑20.51%﹑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0.00%﹑21.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邹以每;宋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共36例,根据护理参与情况将其随机分配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结果显示,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98,P<0.05);护理组患者的康复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587,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44%显著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48,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控制糖尿病的病情进展且能够预防足溃疡情况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应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刘建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择该中心接收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体检妇女300例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筛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分析生殖道感染情况,比较生殖道感染与非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1年综合干预,观察生殖道感染控制情况.结果300例妇女滴虫性阴道炎18例,细菌性阴道炎4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108例,混合感染48例.感染组患者年龄﹑教育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水平﹑生殖道感染知晓情况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0例患者生殖道感染率17.67%显著低于干预前56.00%,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殖道感染知晓合格率90.33%显著高于干预前52.00%(P<0.05).结论影响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年龄﹑血糖控制不足为主,而通过加强综合干预,帮助其掌握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并给予正规治疗可控制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控制病情,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赵秀琴;刘萍;张晓霞;郭霞;王晓云;徐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