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珠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糖耐量﹑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上述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值>6.5%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同标准占比率.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类检验方式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综合使用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治疗的及时与合理性.
作者:施秋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3—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80)和对照组(例数=8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控制血糖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值均保持在较为稳定且较为合理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更高,术后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的下床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低血糖﹑切口感染﹑泌尿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控制血糖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处在合理而平稳的状态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作者:林爱苹;许丽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开展控制血糖等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以及餐后2h血糖等相关指标情况,并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案与结局.方法收集该院10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需药物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单一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单一的降糖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控制平稳天数﹑产妇的心理状态;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情况和指标;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剖宫产概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平稳天数﹑产妇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情况和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情况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剖宫产概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一的降糖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血糖情况和指标.
作者:孙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受检人员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受检人员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即中观察组﹑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TC﹑TG﹑HDL-C﹑LDL-C﹑TMT-A﹑TMT-B﹑TMT﹑DS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与相关性认知障碍具有密切关联,应早期明确疾病程度,并实施有效处理措施.
作者:李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晚期将会出现严重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AD的发病率和患者总数将会发生逐年增加.因此,弄清AD发病机制,寻找高效低毒的抗AD特异性药物,成为目前医药界的研究热点重点.现已有淀粉样β蛋白(amylodβprotein,Aβ)假说﹑Tau蛋白假说和炎症假说等多种有关AD发病机制的假说,近,又有资料显示,AD与另外一种退行性疾病即2型糖尿病(T2DM)有很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发病过程﹑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预后等方面.本文就目前研究背景下AD与T2DM相互关联的机制作一扼要综述.
作者:韩维娜;王乐;何瑜;唐小二;邓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检查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5月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3例(32眼),每例患者均先行OCTA检查,然后立即行FFA检查.对比观察记录患眼在OCTA和FFA图像中黄斑水肿的影像学特征,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检出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OCTA和FFA均能发现黄斑水肿32例,具有一致性.黄斑水肿在OCT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视网膜深层片囊状弱信号,黄斑区厚度增加,浅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微血管瘤,浅层血管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黄斑水肿在FF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造影强荧光积存,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结论OCTA与FFA能较好地观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眼底病变,根据临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对部分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检查.
作者:李贵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效果观察.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该院62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后血糖及甲状腺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护理优良率方面,观察组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FPG﹑2 hPG﹑TSH﹑T3﹑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及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用于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甲状腺水平及血糖水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爱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项综合化护理干预,监测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16±1.23)mmol/L﹑餐后2 h血糖(6.28±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4±1.24)%显著低于对照组[(5.08±1.33)mmol/L﹑(8.24±1.51)mmol/L﹑(7.8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总有效率(9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血糖和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赖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临床糖尿病患者应用药学服务对其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药学服务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2周相应药物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药物服务对于高血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的依从性,同时更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应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与不同降糖药物对老年糖尿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选取2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120例,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FINS﹑PI﹑FBG等指标.结果观察组FBG﹑2 hPG﹑AUC-INS 0~10 min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体质量差值﹑治疗后WHR﹑BMI﹑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与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显著增加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并促进分泌胰岛素,从而有效降低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2018年8月该院68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在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34例,单纯应用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较对照组(58.8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空腹血糖[(8.87±0.69)mmol/L]﹑餐后2 h血糖[(10.12±0.3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9.16±0.42)%]高于对照组[(7.02±0.93)mmol/L﹑(8.12±0.40)mmol/L﹑(7.0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降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降糖治疗前(即化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该药物易升高患者血糖水平,因此,为保证安全性,需对患者实施积极降糖治疗.
作者:高炳宗;蔡文杰;辛培玲;陈子龙;陈雅云;陈雪云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药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入西医组(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和中医组(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宣肺温肾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西医组的86.0%,且中医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的焦虑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残余尿量对比: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稳定血糖水平,改善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袁沙沙;徐颖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常规疗法;观察组(40例):常规疗法+糖皮质激素;终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EV1%pred﹑2 hPG以及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师选择糖皮质激素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以显著促进.
作者:张尧;刘赛男;石峰;顾少岩;宋秀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相应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样本,并获取清晨中段尿样本,开展血液及尿液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尿糖异常率﹑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异常率﹑ 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UGLU联合MAU检验对判断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良好.
作者:陈琼;阮章元;陈宏斌;孔凡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200例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100例患者;参照组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实验组服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血脂恢复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差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临床应用.
作者:范军;张景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处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个状态.该期具有可逆性,是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阶段,可不伴有功能损害,且可无症状.采取多样化﹑个体化﹑综合化的干预方法,可有效减少其向糖尿病转化.该文从糖尿病前期定义﹑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国内外干预现状等方面对糖尿病前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张莉莉;段宝凤;张玉红;胡梦蝶;黄彤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将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R以及HOMA-I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以及胰岛素影响程度降到低,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病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
作者:高安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讨论研究对老年精神科糖尿病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发现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该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100例并分析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超过60岁以上﹑住院时间超过5年﹑病程超过5年﹑血糖值不低于8.0 mmol/L患者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系统为主.结论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依从性差,治疗难度大的特点且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通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达到预防感染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圣祝平;徐小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联合应用优泌林N(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优泌林N治疗,观察组注射优泌林N并配合服用格列美脲,疗程12周,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水平.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2 hPG)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2周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注射优泌林N基础上配合使用格列美脲治疗,可将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广水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