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评价

陈琼;阮章元;陈宏斌;孔凡辉

关键词: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摘要:目的 分析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相应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样本,并获取清晨中段尿样本,开展血液及尿液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尿糖异常率﹑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异常率﹑ 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UGLU联合MAU检验对判断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良好.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综合诊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综合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份收治100例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观察组为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血糖控制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时间也低于对照组的恢复时间,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糖各项指标(FBG﹑HbAlc)低于对照组,即实验组FBG(6.23±2.94)mmol/L,对照组FBG(8.67±2.01)mmol/L.实验组HbAlc(6.35±1.44)%,对照组HbAlc(7.23±1.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诊治,能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发挥,提升患者治疗效率,也能降低患者的恢复时间与病情复发率,促使临床意义价值的发挥.

    作者:隋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项综合化护理干预,监测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16±1.23)mmol/L﹑餐后2 h血糖(6.28±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4±1.24)%显著低于对照组[(5.08±1.33)mmol/L﹑(8.24±1.51)mmol/L﹑(7.8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总有效率(9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血糖和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赖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滚珠式手足按摩器治疗女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滚珠式手足按摩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0.2 g,口服,3次/d)+柳氮磺砒啶(2 g,口服4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滚珠式手足按摩器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残余尿量变化情况﹑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随访6个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93.75±18.84)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41±20.17)mL(P<0.05);观察组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3.25%)(P<0.05).结论滚珠式手足按摩器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残余尿量,缩短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提升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于丽杰;张莹;徐百灵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3—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80)和对照组(例数=8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控制血糖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值均保持在较为稳定且较为合理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更高,术后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的下床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低血糖﹑切口感染﹑泌尿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控制血糖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处在合理而平稳的状态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作者:林爱苹;许丽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共8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处理,每组患者41例.对比组实施二甲双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药物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指数水平相对比对比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想对比对比组产妇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指标水平明显要比对比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疾病进行治疗,其能够促使患者自身的糖脂代谢得到有效改善,使得患者的机体炎性反应能够有效减轻,并且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李岩;侯新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分析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受检人员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受检人员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即中观察组﹑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TC﹑TG﹑HDL-C﹑LDL-C﹑TMT-A﹑TMT-B﹑TMT﹑DS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与相关性认知障碍具有密切关联,应早期明确疾病程度,并实施有效处理措施.

    作者:李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相应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样本,并获取清晨中段尿样本,开展血液及尿液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尿糖异常率﹑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异常率﹑ 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UGLU联合MAU检验对判断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良好.

    作者:陈琼;阮章元;陈宏斌;孔凡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四君子汤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产科2017年1—12月之间收治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药物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和饮食治疗,实验组采取黄芪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窘迫﹑羊水过多和早产等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治疗后FBG﹑2 hPBG和HbAlc等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黄芪四君子汤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血糖稳定性,避免不良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杜雅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选择该中心接收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体检妇女300例进行研究,结合临床筛查和问卷调查方式分析生殖道感染情况,比较生殖道感染与非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1年综合干预,观察生殖道感染控制情况.结果300例妇女滴虫性阴道炎18例,细菌性阴道炎4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108例,混合感染48例.感染组患者年龄﹑教育程度﹑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水平﹑生殖道感染知晓情况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00例患者生殖道感染率17.67%显著低于干预前56.00%,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干预前,生殖道感染知晓合格率90.33%显著高于干预前52.00%(P<0.05).结论影响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出现生殖道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以年龄﹑血糖控制不足为主,而通过加强综合干预,帮助其掌握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并给予正规治疗可控制生殖道感染的发生,控制病情,研究价值较高.

    作者:赵秀琴;刘萍;张晓霞;郭霞;王晓云;徐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该院所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予以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糖水平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智力状态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可对血糖水平加以良好的控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循经按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循经按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观察.方法选取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所收治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个小组,每个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100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的100例患者应用循经按摩进行治疗.对两个小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神经病变积分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在接受一般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没有接受循经按摩治疗的实验组疗效好,应用循经按摩对患者的带疾病有明显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两个小组在有效率上的差异十分明显,而在神经病变积分方面,实验组的神经病变积分相较于对照组的神经病变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过程中,进行循经按摩的治疗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许秀影;许敬玲;卓芳莺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与具体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随机法分观察组43例(针对性护理)﹑对照组43例(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术后排气时长﹑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及痊愈率.结果 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在术后排气时长﹑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及痊愈率各项数据上均劣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田丽;陈祥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利用不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6月中的10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收集患者痰标本分别应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0份痰涂片经涂片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7%,经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8%,经噬菌体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7%,经PCR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9%,涂片法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3种方法(P<0.05).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相较涂片法和培养法能够更准确﹑迅速完成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可推广用于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诊断中.

    作者:游元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将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R以及HOMA-I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以及胰岛素影响程度降到低,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病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

    作者:高安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助产士专科门诊干预的影响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进行研究,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结果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其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在管理前两组水平均相当(P>0.05);但在管理后观察组以上三项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在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在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对于保障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作者:施斯;王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对比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检查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5月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3例(32眼),每例患者均先行OCTA检查,然后立即行FFA检查.对比观察记录患眼在OCTA和FFA图像中黄斑水肿的影像学特征,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检出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OCTA和FFA均能发现黄斑水肿32例,具有一致性.黄斑水肿在OCT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视网膜深层片囊状弱信号,黄斑区厚度增加,浅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微血管瘤,浅层血管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黄斑水肿在FF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造影强荧光积存,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结论OCTA与FFA能较好地观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眼底病变,根据临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对部分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检查.

    作者:李贵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益气健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受诊治的92例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发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发现,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气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显著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洁;赵能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幼龄SD大鼠50只,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只.对研究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miR-21真核载体表达质粒,而对对照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空白质粒.两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对选取的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注射4周后,在大鼠背部进行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术后进行3 d后,对上述创面组织进行切除.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I型胶原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纤维结合蛋白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大鼠的皮肤创面组织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其microRNAs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调控糖尿病大鼠的microRNAs对于皮肤创面具有一定的愈合作用,为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梅;曹仁芳;冯海娟;曲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患者的管理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是现阶段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危害甚大,故此,应加强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并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糖尿病预防控制中,可通过健康宣教﹑社区筛查这两种手段,而在患者的管理中,可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督促其加强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适量适度运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诊疗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8名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下肢血管狭窄﹑闭塞与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25.64%﹑20.51%﹑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0.00%﹑21.7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下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邹以每;宋锦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