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对比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致性研究

李贵洲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一致性,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摘要: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检查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5月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3例(32眼),每例患者均先行OCTA检查,然后立即行FFA检查.对比观察记录患眼在OCTA和FFA图像中黄斑水肿的影像学特征,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检出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OCTA和FFA均能发现黄斑水肿32例,具有一致性.黄斑水肿在OCT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视网膜深层片囊状弱信号,黄斑区厚度增加,浅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微血管瘤,浅层血管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黄斑水肿在FF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造影强荧光积存,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结论OCTA与FFA能较好地观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眼底病变,根据临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对部分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检查.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88例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4例,应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4例,应用化疗干预).随访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77.27%)高于对照组(50.00%)(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70.22±2.61)分]高于对照组[(65.23±2.58)分],且中位生存期[(19.22±1.25)个月]长于对照组[(12.32±1.30)个月](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放化疗同步治疗的效果较化疗更优,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作者:卓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中医辨证疗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将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CR以及HOMA-I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肾损害程度以及胰岛素影响程度降到低,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病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的应用.

    作者:高安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4—10月,医院骨外科收治2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8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4—10月,医院骨外科收治2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91例,纳入观察组,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对比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功能障碍﹑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需要放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上,护理质量改进可以使患者获益.

    作者:陈春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究调控microRNAs修复糖尿病皮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SPF级幼龄SD大鼠50只,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只.对研究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miR-21真核载体表达质粒,而对对照组的大鼠在创缘周围进行三点注射pRc/CMV空白质粒.两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对选取的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注射4周后,在大鼠背部进行全层皮肤切除创面.术后进行3 d后,对上述创面组织进行切除.观察两组大鼠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I型胶原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7﹑14 d以及21 d后纤维结合蛋白光密度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常大鼠的皮肤创面组织与糖尿病大鼠相比,其microRNAs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调控糖尿病大鼠的microRNAs对于皮肤创面具有一定的愈合作用,为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梅;曹仁芳;冯海娟;曲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刮宫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刮宫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A﹑IgG等血清指标﹑月经量,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为(7.42±0.73)mmol/L﹑空腹血糖为(6.12±0.61)mmol/,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彦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临床糖尿病患者应用药学服务对其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药学服务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2周相应药物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药物服务对于高血糖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的依从性,同时更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应的发生几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秀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案与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方案与结局.方法收集该院100例2017年9月—2018年1月需药物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单一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单一的降糖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控制平稳天数﹑产妇的心理状态;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情况和指标;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剖宫产概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平稳天数﹑产妇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情况和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情况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剖宫产概率以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一的降糖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综合方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血糖情况和指标.

    作者:孙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分析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受检人员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受检人员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即中观察组﹑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TC﹑TG﹑HDL-C﹑LDL-C﹑TMT-A﹑TMT-B﹑TMT﹑DSS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幅与相关性认知障碍具有密切关联,应早期明确疾病程度,并实施有效处理措施.

    作者:李晨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尿糖(UGLU)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U)检验对判断糖尿病(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伤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相应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于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样本,并获取清晨中段尿样本,开展血液及尿液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治疗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hs-CRP与对照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尿糖异常率﹑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糖异常率﹑ 尿微量白蛋白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UGLU联合MAU检验对判断DM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良好.

    作者:陈琼;阮章元;陈宏斌;孔凡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HbA1c等4项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研究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hs-CRP﹑GSP和CRP等项目检测,探索各项检测结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7月,将该院就诊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纳入妊娠糖尿病组,将同期健康的53名孕妇纳入健康组.2组成员均空腹采静脉血用于检验,检测项目包括HbA1c﹑hs-CRP﹑GSP和CRP等.结果妊娠糖尿病组HbA1c﹑hs-CRP﹑GSP和CRP检测数值均高于健康组.妊娠期糖尿病组HbA1c﹑hs-CRP﹑GSP和CRP阳性率分别为88.10%﹑66.67%﹑85.71%和61.90%,其中2项﹑3项和4项联合检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2.86%﹑95.24%和97.62%,均高于健康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bA1c﹑hs-CRP﹑GSP和CRP的检测数值和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孕妇,且以上4项中,2项﹑3项和4项联合检测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李清元;李振燕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术后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22例,随机分为2组,各1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PG﹑2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9.1%,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27.3%﹑81.2%(P<0.05).结论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控制血糖,预防和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萍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该院收治并展开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依照不同的治疗干预方法,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多次皮下输注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的方式展开治疗,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期的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是(4.8±.0.4)mmol/L﹑餐后2 h的血糖水平为(6.1±0.2)mmol/L,对照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是(5.4±0.6)mmol/L﹑餐后2 h的血糖水平为(7.1±0.3)mmol/L,治疗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对照组为15.3%,治疗组比对照组低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显著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建议临床上进一步展开研究﹑分析.

    作者:刘坡妮;周子荐;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10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用常规化的护理服务组,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用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手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手术后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机体炎症监测水平;不同部位感染总发生率.结果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组满意程度﹑血糖指标﹑机体炎症监测水平﹑手术前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手术后血糖控制达标的时间﹑术后总住院时间﹑不同部位感染总发生率方面相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实施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效果确切.

    作者:陈惠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体会

    目的 阐述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行激光光凝术治疗疾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0.68±0.13)﹑ADL(88.56±5.40)分﹑术前护理评分(95.47±1.76)分﹑术中(92.38±2.38)分﹑术后(94.76±1.75)分﹑有效率97.06%﹑并发症发生率2.94%﹑住院时间(3.72±0.19)d,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术前准备﹑术中体位﹑术后复查及自我护理等方面出发,提高护理内容的系统性,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梅娟;陈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专项综合化护理干预,监测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并对比两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4.16±1.23)mmol/L﹑餐后2 h血糖(6.28±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4±1.24)%显著低于对照组[(5.08±1.33)mmol/L﹑(8.24±1.51)mmol/L﹑(7.8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总有效率(9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综合化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血糖和精神病性症状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赖明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助产士专科门诊干预的影响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进行研究,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结果 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其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在管理前两组水平均相当(P>0.05);但在管理后观察组以上三项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在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妊娠期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在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助产士专科门诊综合管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加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对于保障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作者:施斯;王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糖耐量﹑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患者上述各项生化检验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值>6.5%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同标准占比率.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类检验方式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综合使用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诊断准确性﹑治疗的及时与合理性.

    作者:施秋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控制血糖护理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3—9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60例实施临床研究,以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例数=80)和对照组(例数=8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控制血糖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糖值均保持在较为稳定且较为合理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更高,术后的切口愈合时间更短,术后的下床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低血糖﹑切口感染﹑泌尿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实施控制血糖护理,能够促使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处在合理而平稳的状态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

    作者:林爱苹;许丽满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入该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90例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组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手术所需的时长﹑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手术出血﹑术后住院日;护理前后血糖的情况﹑营养指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室护理组满意程度﹑血糖的情况﹑营养指标﹑手术所需的时长﹑手术切口缝合时间﹑手术出血﹑术后住院日﹑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李美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对比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检查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5月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3例(32眼),每例患者均先行OCTA检查,然后立即行FFA检查.对比观察记录患眼在OCTA和FFA图像中黄斑水肿的影像学特征,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检出一致性予以分析.结果OCTA和FFA均能发现黄斑水肿32例,具有一致性.黄斑水肿在OCT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视网膜深层片囊状弱信号,黄斑区厚度增加,浅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扩张,深层血管微血管瘤,浅层血管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黄斑水肿在FFA中影像学特征为,黄斑水肿区造影强荧光积存,血管扩张,微血管瘤,视网膜无灌注.结论OCTA与FFA能较好地观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眼底病变,根据临床需要,OCTA可以取代FFA对部分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的检查.

    作者:李贵洲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