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胜华;范明君
目的 探究小儿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患儿82例,入选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血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积极治疗后,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和对照组的19.51%比较显著偏低(P<0.05).结论 糖尿病患儿实行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方法进行治疗具备显著疗效;所以,具备采纳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丕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口服10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福辛普利的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口服20 mg/d辛伐他汀,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脂和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改变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福辛普利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林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分析,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胰岛素加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胜华;范明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该文主要通过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措施进行临床效果分析,从而得出更好的护理结论.方法 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该院接受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并平均分为为常规组(A组)和研究组(B组),其中A组的40例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的4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的基础上还采取了相应的整体护理干预,后通过观察记录,记录糖尿病患者血糖等数值,从而得出结论.结果 通过观察记录,从而可以发现,B组在整体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上均存在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要高于A组的疗效.结论 通过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较为有效的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叶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性和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选取11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该次试验对象,且均进行超声检查,随后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性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100例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可发现内径平均大小为(2.16±0.12)mm,峰值流速为(68.47±5.18)cm/s,狭窄病变率为56.00%,闭塞病变率为41.00%.而超声特异性、敏感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0.00%、96.00%、4.00%、10.00%.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峰值流速增加,内径减少,且经超声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姜海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传统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之后,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7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变化,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美香;杨聪艳;丁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对健康教育应用可行性进行总结.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房收诊的8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降糖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治疗前后,应用糖尿病依从性问卷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别评价,同时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干预措施实施以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锻炼依从性评分分别升到[(9.49±2.12)分、(8.58±1.24)分、(8.38±2.19)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认知片分数分别上升到[(38.69±6.54)分、(33.31±5.68)分、(34.97±6.71)分],观察组患者干预措施实施以后,上述各项评分指标和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实施以后各项指标评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强化患者服药、饮食以及运动训练等方面的依从性,协助患者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管控病情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丹丹;何莲瑜;邓祥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1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口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CD4+、CD8+治疗前后以及肾功能(HbA1c、NAG、CysC和RB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应严格控制血糖,纠正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有助于提高质量效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和肾功能,确保抗结核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方祎;黎秋芬;刘亚南;杨红丽;徐力超;徐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纳入该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经过1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服务前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及饮食达标情况.结果 服务后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30.7±5.3)分比服务前(16.4±4.6)分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服务后患者各项类别饮食达标情况明显优于服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行为,改善饮食习惯.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n=45)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n=45),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腹腔镜胃旁路术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连丽;陈晓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分析基于问题式学习方法(PBL)+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法(LBL)结合教学与单纯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36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各组18名,对照组运用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LBL+PBL联合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各项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中,观察组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的其他内容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采用PBL+LBL结合教学法,可达到预期培训目的与效果.
作者:徐艳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6和治疗组7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降糖药物、运动和控制饮食等,住院治疗14 d,出院后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随访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其中,依帕司他服用50 mg/次,3次/d,出院后继续服用,随访3个月.α硫辛酸30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比较两组疾病改善率;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干预前后患者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疾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肢体麻木,促进腱反射复常,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与B组(采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不同透析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与依从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①低血糖发生率: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巧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6例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于透析过程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1h、透析2h和透析3h的血压水平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行血液透析过程当中血压极易发生较大浮动,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保持患者血压水平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席庆霞;郑利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FBG、2 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在临床上进行治病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二甲双胍药物的治疗和采取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组中有90例能够明显在治疗后得到一定的康复结果,传统治疗药物和方法的2型糖尿病一组中有60例在得到治疗后得到临床上的疗效.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拟行手术的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7),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SAS和SDS评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评分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可以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苏君;苏玉英;陈燕;白泽梅;王怡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对合并DM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8例分为手术室组、基础组,采用基础性手术护理措施干预基础组DM患者,手术室组DM患者的干预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与手术室消毒护理、保暖护理等.结果 基础组、手术室组感染率分别为23.2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合并DM的患者提供手术室专业护理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宋军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与视力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诊的4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该院就诊的非糖尿病眼底病变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措施.术后都采用泼尼松龙滴眼液,3次/d,剂量为5.0g/(L·次),连续用药≥3周;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次/d,剂量1.0 g/(L·次),连续用药3周.术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视力变化状况、术后渗漏状况、黄斑水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治疗1周、6周、6个月是视力矫正情况都显著次于对照组,白内障术后对照组患者渗漏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小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很高,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术后对采用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泼尼松龙滴眼液或联合方法,对术后治疗效果起到正效作用,能够缓解黄斑水肿症状,以防患者视功能紊乱与病情发展,并强化患眼康复质量与视力恢复效果.
作者:史柏青;贾润华;孙馨馨;孙莎;邹蕴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