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性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分析

夏连丽;陈晓蕾

关键词: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胃旁路术, 肥胖性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手术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n=45)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n=45),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腹腔镜胃旁路术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为急诊科护士,应做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做好输液和治疗以及胰岛素应用护理,正确动态评估评价病情实施预见性护理,做好监测护理、昏迷期护理以及感染预防性护理,通过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不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情况.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且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黄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谈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浅谈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高危人群110例进行为期5个月的预防性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饮食教育、生活指导、运动指导等.将健康教育前设为对照组,健康教育后设为观察组.对比教育前后,1 1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对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与教育前相比,11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升,而且合理饮食、规范运动、定期血糖检测等情况均优于健康教育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深刻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并从而提高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自护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通过改善其自我能动性,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荐.

    作者:惠宇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彩超所见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彩超下所见到的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的病变进行相应的临床分析,更详细地对其进行了解.方法 选取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因2型糖尿病在该院住院治疗,并接受彩超检查的患者120例,按照有无动脉病变分为两组,将有病变的一组又细分为下肢动脉病变、颈动脉病变和多部位病变患者进行记录,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120例患者中,4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以女性居多,占1/3,其中,24例出现下肢动脉病变,14例出现颈动脉病变,2例患者出现多部位病变.结论 血管彩超可以在病变早期就对其做出诊断,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所出现的下肢动脉和颈动脉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卢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尿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碱性磷酸酶(U-ALP)、γ-谷氨酰转肽酶(U-GGT)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其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2.30±4.18)U/L、(55.67±11.21)IU/L,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其含量明显增高,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6.00%,均高于单个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尿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韫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优于对照组73.8%(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153.8±10.4)mg/24 h、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35±0.33) mg/mol.Cr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运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段堂堂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糖尿病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在此领域进步尤为突出,该文将总结国内外糖尿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杰;赵亮;田文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对肥胖性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该次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成腹腔镜胃旁路术组(n=45)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n=45),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腹腔镜胃旁路术组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组相比,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在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价值较高,在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夏连丽;陈晓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FBG、2 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412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T波改变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412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T波改变特点.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12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T波改变程度将资料分为3组,A组无改变组(n=102)、B组轻中度改变(n=231)、C组重度改变组(n=79),对比3组患者的T波改变特点.结果 3组患者临床资料与检查资料对比,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0.05);B、C两组患者心电图资料对比,心电图异常率和T波改变率,A组均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T波改变率逐渐上升,改变程度逐渐增加,中后期可以成为心脏损害检查的重要依据,但是临床诊断不可以单纯的T波改变诊断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实质性心脏疾病.

    作者:蒋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分析,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胰岛素加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胜华;范明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参与研究.将100例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并发症仅为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刘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口服10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福辛普利的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口服20 mg/d辛伐他汀,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脂和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改变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福辛普利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林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85.4%(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31±1.44)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评分(66.05±6.53)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500例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临床报告

    目的 报告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依据空腹血糖(FPG)水平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低水平组(<7.8 mmol/L,n=200)、中水平组(7.8~11.1 mmol/L,n=190)和高水平组(>11.1 mmol/L,n=110)3组,对3组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FPG与HOMA-IR、HOMA-B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水平组、高水平组患者的FPG、HOMA-IR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HOMA-B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P<0.05),而高水平组患者的FPG、HOMA-IR又均显著高于中水平组(P<0.05),HOMA-B又显著低于低水平组(P<0.05),但3组患者FINS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与HOMA-I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HOMA-B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受到持续高血糖抑制,其损伤能够在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逆转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作者:丰光斌;张灵智;李玉;丰效杰;贾琼;何禹江;张焕;王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目的 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对健康教育应用可行性进行总结.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房收诊的8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降糖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治疗前后,应用糖尿病依从性问卷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别评价,同时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干预措施实施以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锻炼依从性评分分别升到[(9.49±2.12)分、(8.58±1.24)分、(8.38±2.19)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认知片分数分别上升到[(38.69±6.54)分、(33.31±5.68)分、(34.97±6.71)分],观察组患者干预措施实施以后,上述各项评分指标和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实施以后各项指标评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强化患者服药、饮食以及运动训练等方面的依从性,协助患者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管控病情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丹丹;何莲瑜;邓祥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新发糖尿病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新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有效性,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运动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下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的血糖值要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可以提升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除了传统护理还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该研究对患者的心理和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平均是(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观察组是(39.98±8.12)分和(43.92±9.92)分,2项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0、Ⅰ、Ⅱ级疼痛患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曲庆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肿瘤的综合护理方式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共9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巧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3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入院即刻由责任护士进行系统性评价,并针对患者病情开展“三步走”的系统健康教育,具体“三步走”步骤为:第一步:住院期间护理;第二步:出院时护理;第三步:出院后6个月内的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院后随访,观察治疗性与预后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依从性好率为77.59%,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好率为55.17%,两组依从性好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P<0.05),两组患者血糖、症状、X胸片、痰菌阴转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和预后具有较好的影响效果,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性、血糖、症状、X胸片、痰菌阴转率等均有显著改善,临床可普遍推荐应用,以提高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

    作者:朱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