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

席庆霞;郑利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血压变化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86例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液透析,于透析过程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1h、透析2h和透析3h的血压水平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行血液透析过程当中血压极易发生较大浮动,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保持患者血压水平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探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空腹血糖、血压变化状况.结果 探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血压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探究组92.9%比对照组75.0%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孟玉红;张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对比.方法 将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分析,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尽快恢复平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艺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与BMI的相关性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自该中心2016年1月-2017年5月接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0例,行次日清晨空腹静脉血采集测定空腹血糖,饮用葡萄糖2h后静脉血采集测定餐后2h血糖,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体质量和身高测定,计算BMI指数,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空腹血糖为(10.10±1.54) mmol/L,餐后2h血糖为(16.35±2.63) mmol/L,BMI测定结果为(24.79±1.32)kg/m2;根据BMI分组,偏胖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偏胖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餐后2h血糖指标逐渐下降(P<0.05);BMI与空腹血糖相关性(r=-0.042,P>0.05),BMI与餐后2h血糖有负相关性(r=-0.16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BMI无相关性,餐后2h血糖与BMI呈负相关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药物、剂量安排、治疗周期以及便秘情况进行记录,然后将干预前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应用糖尿病患者便秘的护理与干预,如对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的指导等.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便秘发生情况分析,情况乐观.结论 要结合医院治疗让患者能够在一系列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多食用粗粮、多喝水、多参与运动,这将会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产生几率被极大幅度地降低,使得患者的治疗质量被显著提升.

    作者:苗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1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6和治疗组7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降糖药物、运动和控制饮食等,住院治疗14 d,出院后继续服用降糖药物,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随访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其中,依帕司他服用50 mg/次,3次/d,出院后继续服用,随访3个月.α硫辛酸30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 d.比较两组疾病改善率;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干预前后患者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疾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肌电图测定正常时间、肢体麻木消失时间、腱反射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多伦多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改善肢体麻木,促进腱反射复常,加速神经传导速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目的 探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早期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至该院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与8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群(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均给予数字振动感觉阈值检查,并对比两组受检者的DPN发生率与VPT异常率.结果 实验组周围神经病变35例,常规组周围神经病变6例,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VPT异常率分别为52.50%(42/80)与22.50%(18/40),(P<0.05).结论 VPT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早期筛查方案,可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便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时诊断,从而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作者:杨小玲;林婷;陈霞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常规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围术期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0.32%)明显比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67.74%)高,且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6.45%)明显比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25.81%),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少,这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糖发生概率(0%)与常规组高血糖发生概率(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肺癌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可以保证临床效果,还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另外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淑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第4周时FBG、2 hPG、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规范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胰岛素泵双波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双波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常规波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的是胰岛素泵的双波治疗,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2.85±1.02)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72±1.18)mmol/L;观察组患者日内血糖波动大幅度(4.89±1.4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58±2.01)mmol/L,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几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双波疗法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小儿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在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临床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65例患儿治疗前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观察组65例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t=4.297,P<0.05).观察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5例患儿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7,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合并酮症酸中毒患儿血糖水平,缓解患儿临床病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巧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重度糖尿病足行截肢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根据2014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除了传统护理还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该研究对患者的心理和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平均是(46.79±12.88)分和(50.02±10.85)分,观察组是(39.98±8.12)分和(43.92±9.92)分,2项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0、Ⅰ、Ⅱ级疼痛患者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糖尿病足患者接受截肢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曲庆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间行全麻手术的糖尿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检测,对照组采取指尖血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血糖波动范围、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单纯那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崔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细节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PD治疗的42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设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PD治疗的42例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血糖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1天、第3天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19.05%,明显低于参照组40.48% (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术后早期血糖控制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对合并DM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8例分为手术室组、基础组,采用基础性手术护理措施干预基础组DM患者,手术室组DM患者的干预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与手术室消毒护理、保暖护理等.结果 基础组、手术室组感染率分别为23.22%、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合并DM的患者提供手术室专业护理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宋军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4例,依照就诊时间先后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做分析,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胰岛素加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温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检测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实验组控制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多种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胜华;范明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联合检测尿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尿碱性磷酸酶(U-ALP)、γ-谷氨酰转肽酶(U-GGT)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研究组)以及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5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其U-ALP和U-GGT的检测结果分别为(12.30±4.18)U/L、(55.67±11.21)IU/L,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其含量明显增高,数据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6.00%,均高于单个检测的阳性率(P<0.05).结论 尿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均可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韫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新发糖尿病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新发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有效性,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运动锻炼、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在健康教育下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的血糖值要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而且可以提升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低血糖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与B组(采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护理不同透析时间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与依从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①低血糖发生率: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依从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中可有效预防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并使患者护理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推荐.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参与研究.将100例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并发症仅为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刘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