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崔静华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初发2型糖尿病
摘要: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单纯那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玲;钱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丹黄散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毛细血管新生

    目的 将中药丹黄散外敷用于糖尿病大鼠足溃疡创面,观察其对溃疡创面的促愈作用,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足溃疡模型,设12只中药组、12只西药组、12只空白组,另设12只正常组,空白组与正常组不添加干预方法,西药组采用生长因子凝胶外敷,中药组采用丹黄散外敷.测量不同时间点大鼠溃疡面的愈合面积,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创面新生组织内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 对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愈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比较,能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愈合时间(P=0.001).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较之空白组与正常组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多.结论 丹黄散可明显提高创面的愈合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邸铁涛;张春玲;陈露;龙丽;侯丹;刘洹颖;宋庆娜;黄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该次研究中抽选的6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血液灌流治疗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的患者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水平、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水平、血肌酐水平、K冰平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其HCO3-水平则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冯国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脑梗死CT影像学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特点,为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同期12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CT影像学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脑病灶数、大面积脑梗死比例及梗死面积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梗死灶数目为(1.37±0.4),对照组梗死灶数目为(1.16±0.2),研究组梗死灶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梗死面积为(5.16±1.24)cm2,对照组梗死面积为(2.91±0.52)cm2,研究组梗死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比例为18.5%,对照组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比例为7.5%,研究组患者大面积脑梗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多发梗死及大面积梗死较为多见,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往往病情更为严重.

    作者:刘建全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参与研究.将100例合并糖尿病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奇偶数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0%(14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0%(并发症仅为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刘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单纯那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崔静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与焦虑抑郁干预,两组混着均接受两个月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水平变化;利用焦虑自评表以及抑郁自评表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实验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有利用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庭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究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72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段,包括常规胃癌手术护理、常规糖尿病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与对照组患者有一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h的血糖控制水平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5%、2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可以加强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燕育;杜丹丹;邓恒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循证护理对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传统护理基础之上进行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之后,实验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7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变化,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美香;杨聪艳;丁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干预

    作为急诊科护士,应做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做好输液和治疗以及胰岛素应用护理,正确动态评估评价病情实施预见性护理,做好监测护理、昏迷期护理以及感染预防性护理,通过个体化的护理干预不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1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影响

    目的 分析1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2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口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用药6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肾功能.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CD4+、CD8+治疗前后以及肾功能(HbA1c、NAG、CysC和RB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应严格控制血糖,纠正患者的糖代谢紊乱,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有助于提高质量效果,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和肾功能,确保抗结核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方祎;黎秋芬;刘亚南;杨红丽;徐力超;徐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在临床上进行治病的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00例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二甲双胍药物的治疗和采取传统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组中有90例能够明显在治疗后得到一定的康复结果,传统治疗药物和方法的2型糖尿病一组中有60例在得到治疗后得到临床上的疗效.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春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优于对照组73.8%(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153.8±10.4)mg/24 h、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35±0.33) mg/mol.Cr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运用前列地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肾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段堂堂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治疗,口服10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福辛普利的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口服20 mg/d辛伐他汀,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血压、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脂和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改变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福辛普利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蔡林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

    目的 研究并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经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与视力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诊的4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该院就诊的非糖尿病眼底病变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措施.术后都采用泼尼松龙滴眼液,3次/d,剂量为5.0g/(L·次),连续用药≥3周;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次/d,剂量1.0 g/(L·次),连续用药3周.术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视力变化状况、术后渗漏状况、黄斑水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3h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治疗1周、6周、6个月是视力矫正情况都显著次于对照组,白内障术后对照组患者渗漏状况显著优于观察组,并且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小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很高,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术后对采用患者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与泼尼松龙滴眼液或联合方法,对术后治疗效果起到正效作用,能够缓解黄斑水肿症状,以防患者视功能紊乱与病情发展,并强化患眼康复质量与视力恢复效果.

    作者:史柏青;贾润华;孙馨馨;孙莎;邹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探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空腹血糖、血压变化状况.结果 探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血压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探究组92.9%比对照组75.0%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状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孟玉红;张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特征分析

    目的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性和临床表现特征.方法 在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选取110例疑似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该次试验对象,且均进行超声检查,随后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性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100例确诊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可发现内径平均大小为(2.16±0.12)mm,峰值流速为(68.47±5.18)cm/s,狭窄病变率为56.00%,闭塞病变率为41.00%.而超声特异性、敏感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0.00%、96.00%、4.00%、10.00%.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为峰值流速增加,内径减少,且经超声检查,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姜海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85.4%(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31±1.44)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评分(66.05±6.53)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拟行手术的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7),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SAS和SDS评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评分低于手术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可以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苏君;苏玉英;陈燕;白泽梅;王怡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及体重管理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研究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及体重管理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妊娠期营养指导及体重管理方法,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患者体重增长状况存在差异,观察组体重增长达标率为95.24%,对照组体重增长达标率为57.14%,观察组达标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增长超标中,观察组增长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低体重儿发生概率为4.76%,对照组出现低体重儿概率为14.29%,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发生概率4.76%,对照组巨大儿发生概率20.63%,观察组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妊娠期营养指导及体重管理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张莉;谢芳;岳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