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血糖控制和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宋季萍

关键词:骨折合并糖尿病, 老年手术患者, 血糖控制, 并发症,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观察效果,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合试验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强化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I期愈合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0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拆线时间平均(13.23±2.34)d,住院时间为(8.53±1.44)d;常规组切口拆线时间为(17.72±4.95)d,住院时间为(10.46±2.25)d,(P>0.05);试验组血糖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几率是5.26%,常规组是32.43%(P<0.05).结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接受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愈合,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接受血糖檢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5年8月—2016年9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4例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血糖检验以及尿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血糖检测显示,平均空腹血糖超过6.1 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超过7.8 mmol/L,血糖阳性率是100.00%.糖尿病患者尿糖检验的阳性强度增加,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会上升.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尿糖检验是可行的,该方式无创伤,使用简单,虽然存在漏诊几率,但是结合血糖指标、尿糖指标来测定,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初步筛查可以通过尿糖检验来进行,对患者无创,可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测定患者的血糖指标、尿糖指标,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病情,提供佳的治疗.

    作者:马彧旻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两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已经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观察组,另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实施社区中心门诊自我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糖红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理想率为45.00%;对照组中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率为16.00%;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职能、身体疼痛、生理状态以及总体健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理想,血糖控制率更高,降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预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肖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 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60例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双盲法,随机的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病例数为30例;另外30例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则给予个性化护理,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进行血糖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0%,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3.33%、63.33%,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作者:刘玉霞;王泽申;范开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2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的1889例资料齐全患者开展分析,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 h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291例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总数的29.13%,有364例糖尿病肾病,占36.43%,有34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占34.4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指标如果较高,具有较高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周围神经出现病变则有较高几率发生视网膜病变.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对两者的相互影响情况进行了解,在临床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的发病,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娟;段滨红;王丹;刘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血糖控制和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观察效果,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合试验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强化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I期愈合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0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拆线时间平均(13.23±2.34)d,住院时间为(8.53±1.44)d;常规组切口拆线时间为(17.72±4.95)d,住院时间为(10.46±2.25)d,(P>0.05);试验组血糖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几率是5.26%,常规组是32.43%(P<0.05).结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接受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愈合,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有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130例,随机分组研究,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常规组,70例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治疗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72 h,干预组BUN、Scr、AlB、eGFR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86%)显著低于常规组(13.33%)(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陈龙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 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观察病例共40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均常规降糖降脂处理,指标控制稳定,并口服羟苯磺酸钙、静滴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以改善血液循环,甲钴胺静滴以营养神经,治疗组加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薰洗.治疗后对两组病例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踝臂指数(ABI)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经治疗后,ABI均较以前好转,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丙国;谭晓辉;林绍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 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0例,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孕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孕妇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经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孕妇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厉艳梅;孙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急救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36例患者资料.探讨其产生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总结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在1 d内恢复,5例1~3 d内恢复健康,无死亡病例.结论 年龄、饮食、药物等诸多因素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具有相关性.通过临床给予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规律、适量运动等可有助于患者恢复及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宫磊;魏玲;赵燕;张忆;张伟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 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抽样样本,随机抽取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人员个数为126例,先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后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对为7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胰岛素及厄ARB类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水平(包括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糖和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是一组安全、高效的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维持性血液 透析的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索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入选首次来该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别纳入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8),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延续性护理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每例研究对象随访至入组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肌酐、血钾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钾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管理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沙婷婷;刘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 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120例患者(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BC水平(4.33±0.51)mmol/L、2 hPG水平(6.21±1.53)mmol/L、HbAIc水平(6.13±0.4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加快病情恢复速度.

    作者:尤萍婷;郑柳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特征.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该院45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取同期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组均实施肾活检,对比其临床表现及肾损害发生时间,分析观察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性肾功能衰竭(20.00%)、 血尿(13.33%)数据高于对照组,视网膜改变(17.7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蛋白尿对比性不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大,数据为31.11%,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低;两组肾损害发生时间差异性较大,观察组肾损害在糖尿病之后概率仅为37.7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表现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综合临床表现、肾损害时间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利于疾病治疗方案制定.

    作者:柳静;管向萍;孙黄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50例(观察组)和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名,10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将两组的踝肱指数、脉压指数、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管腔狭窄、粥样斑块、血管闭塞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同时计算彩超的敏感度、特异性和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踝肱指数(1.38±0.24)、脉压指数(0.53±0.07)、脉搏波传导速度(19.20±4.91)m/s的数据均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踝臂指数(1.11±0.12)更低,且管腔狭窄检出率(46.00%)、粥样斑块检出率(24.00%)以及血管闭塞检出率(16.00%)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彩超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依次为72.00%、76.00%、74.00%.结论 彩超能够有效筛查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将管腔硬化情况和闭塞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毓婷;鹿秀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精神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①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护理后,两组FBG、2 hPG、HbA1C指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调节其血糖指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诊断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选择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症状及体征分为临床DSPN组(56例),疑似DSPN组(44例)及无症状体征组(50例).对150例T2DM患者联合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包括神经传导速度(NCV)、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皮肤交感反应(SSR).结果 临床DSPN组NCV检出DPN的异常率较SSR及SEP高(82.14%vs 60.71%vs 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DSPN组及无症状体征组SSR检出异常率较NCV及SEP高(63.64%vs 36.36%vs 31.82%,56.00%vs 28.00%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P的检出率低于NCV和SSR;单独应用NCV可能会遗漏部分疑似及无症状体征的DPN,联合应用SSR可提高DPN的检出率.

    作者:张圆;赵志刚;袁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析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 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与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使用中药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院2012—2014年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照组使用西医抗溃疡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治疗内容还增加了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9.17%;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7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是14.53%;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是2.08%.对照组有17例复发,复发率是35.42%,观察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是8.33%(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时接受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率低,治疗的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齐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 探究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该院(ICU)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稳定和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实际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总满意21例,总满意率为84.00%,研究组总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96.00%.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个体化术中护理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 风险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陈文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