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刘玉丹

关键词:糖尿病, 重型颅脑外伤,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精神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①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护理后,两组FBG、2 hPG、HbA1C指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调节其血糖指标,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不同使用方式在小儿糖尿病治疗中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不同使用方式在小儿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为小儿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期间该院儿科门诊与病房收治的6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按照患儿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比两组患儿胰岛素使用状况、血糖血脂指标变化及餐后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7.68±6.73)U vs(38.51±10.95)U],使用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4%vs 17.65%),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4.87±1.20)d vs(6.30±1.33)d]与住院时间[(7.22±2.55)d vs(10.31±2.3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效果优于多次皮下注射的用药方式,起效更快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值得在小儿糖尿病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胰岛素及厄ARB类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水平(包括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糖和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是一组安全、高效的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报道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进行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干预前后产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高,可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凌雏;缪韵仪;林成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 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并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进餐后2 h静脉血的血清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肽在空腹状态与进餐后2 h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清C肽、用餐后2 h血清C肽之间呈正相关性,进餐后2 h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隗功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DM合并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明显优于对照组20.6%(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2.1±2.2)分、SDS评分(36.4±2.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促进康复.

    作者:李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 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则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肾间质纤维化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明显,治疗效果好,且对各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该用药方式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特征.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5月该院45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取同期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组均实施肾活检,对比其临床表现及肾损害发生时间,分析观察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性肾功能衰竭(20.00%)、 血尿(13.33%)数据高于对照组,视网膜改变(17.7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蛋白尿对比性不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占比例大,数据为31.11%,其次为高血压肾损害低;两组肾损害发生时间差异性较大,观察组肾损害在糖尿病之后概率仅为37.7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理表现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综合临床表现、肾损害时间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利于疾病治疗方案制定.

    作者:柳静;管向萍;孙黄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3例)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2 hPG(9.46±1.52)mmol/L、FBG(6.12±1.38)mmol/L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83.56±5.21)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 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抽样样本,随机抽取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人员个数为126例,先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后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对为7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利拉鲁肽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 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选取60例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应用胰岛素和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W)、腰臀比(W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BMI、W、WHR、DBP、SBP、FBG、2 hPBG、HbA1c、TG、TC、和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降低肥胖的T2DM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何静;李元春;张健;付永丽;张春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予以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评分(2.30±1.20)分、SAS(2.67±1.10)分显著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餐后2 h血糖(9.00±1.00)mmol/L、空腹血糖(6.20±1.10)mmol/L、收缩压(129.30±1.02)mmHg显著更低(P<0.05).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中,不仅可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且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指标及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宏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血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脂水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青;武四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方法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及急救方法.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是否存在低血糖昏迷现象进行分组:低血糖昏迷组(n=37)患者并发低血糖反应,并出现昏迷症状,对照组(n=37)无低血糖反应,对2组患者进行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原因,并提出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救方法.结果 低血糖昏迷组患者如下情况:①进食少,但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未减少剂量;②应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未定时进食;③应用降血糖药物但未定时监测血糖;④不遵医嘱随意增大降血糖药物剂量;⑤不遵医嘱随意加服其他药物;⑥处于肝硬失代偿期;⑦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较多,与进食量减少、更换药物、不重视糖尿病、医源性因素等有关,予以急救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控制病情.

    作者:涂锦坡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 左结肠动脉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均等两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状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糖的各项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方式,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状况比较,吻合口漏研究组0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黄利勇;郑志刚;李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途径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和路径组,每组由35例患者组成,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路径组护理优良率(100.0%)比传统组护理优良率(85.7%)高(P<0.05).②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路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变化比传统组患者好(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值得推广.

    作者:杜清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缩小病灶,提高痰菌转阴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汪湘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曲安奈德阻滞治疗糖尿病下肢 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曲安奈德阻滞治疗糖尿病下肢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下肢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内科常规普瑞巴林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曲安奈德阻滞治疗,连续10 d,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睡眠时间、神经传导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睡眠时间、神经传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下肢疼痛患者采用硬膜外利多卡因复合曲安奈德阻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起效迅速的方法.

    作者:徐祝红;王良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 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二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肢运动功能,以及心理功能,使患者能够尽早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两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已经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观察组,另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实施社区中心门诊自我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糖红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理想率为45.00%;对照组中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率为16.00%;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职能、身体疼痛、生理状态以及总体健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理想,血糖控制率更高,降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预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肖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居于社区内的护理具有意义,这就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照顾者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而科学的培训方式对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国内近几年来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探究.

    作者:沈兰;潘玉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