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锦坡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2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的1889例资料齐全患者开展分析,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 h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291例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总数的29.13%,有364例糖尿病肾病,占36.43%,有34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占34.4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指标如果较高,具有较高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周围神经出现病变则有较高几率发生视网膜病变.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对两者的相互影响情况进行了解,在临床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的发病,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娟;段滨红;王丹;刘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2月—2017年6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的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二组的干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9,P=0.015).结论 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肢运动功能,以及心理功能,使患者能够尽早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观察效果,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合试验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强化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I期愈合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0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拆线时间平均(13.23±2.34)d,住院时间为(8.53±1.44)d;常规组切口拆线时间为(17.72±4.95)d,住院时间为(10.46±2.25)d,(P>0.05);试验组血糖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几率是5.26%,常规组是32.43%(P<0.05).结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接受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愈合,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使用饮食指导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参考.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对96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病情改善明显,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疗机构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2015年4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抢救中采取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8.46%、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5%、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将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及效果.方法 根据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的合并糖尿病病例开展研究,将11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感染几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几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几率是25.0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手术室内护理可以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感染几率.观察组有2例感染病例,占5.36%,对照组有13例感染病例,占23.2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是83.9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几率,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提升,能够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美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两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已经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观察组,另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实施社区中心门诊自我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糖红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理想率为45.00%;对照组中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率为16.00%;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职能、身体疼痛、生理状态以及总体健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理想,血糖控制率更高,降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预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肖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进一步评价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该次入选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那格列奈进行医治,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3项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两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与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对母婴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予以随机划分,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参照组患者在分娩前未实施正规化体检,导致糖尿病治疗不及时,而观察组则在分娩前开展正规化体检与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来看,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5.0%)要明显低于参照组(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30.0%、并发症发生率为35.0%)的两项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尽可能降低胎儿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高效,对母婴预后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便于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郭成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缩小病灶,提高痰菌转阴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汪湘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提高患者饮食依从行为的作用,为有效开展糖尿病饮食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8月的门诊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教育干预组90例,对照组9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糖尿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教育干预组内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为期12个月的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护理,并根据患者饮食依从行为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个体化教育.结果 教育干预组通过12个月的个体化饮食教育干预,其对饮食治疗的依从行为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抽样样本,随机抽取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52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人员个数为126例,先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后入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为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对医护人员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护理干预满意对为7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丽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索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入选首次来该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别纳入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8),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延续性护理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每例研究对象随访至入组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肌酐、血钾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钾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管理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沙婷婷;刘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情况.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T2DM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I组78例[25(OH)D<45 nmol/L]以及II组52名[25(OH)D≥45 nmol/L],另取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两个病例组的性别、年龄、TC、LDL-C、U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SBP、TG、PTH中,糖尿病者明显较高.(P<0.05).糖尿病者的25(OH)D、HDL-C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糖尿病者中,性别、年龄、UA、Cr、PTH、Ca、SBP、DBP、HbA1C、TC、LDLC、脂蛋白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的BMI、FBG、TG、载脂蛋白A1、腰围、载脂蛋白B比II组高(P<0.05).I组的HDL-C小于II组(P<0.05).25(OH)D水平和HDL-C呈现正相关,与BMI、TG、Apo-A1、PTH呈现负相关(P<0.05).与其余项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早期糖尿病者血清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比健康者低,这一点重点体现在血脂异常、肥胖者中.但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和钙、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关联性.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更加容易出现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PTH上升存在关联性,对于此临床工作者应特别注意.
作者:侯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则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肾间质纤维化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明显,治疗效果好,且对各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该用药方式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接受血糖檢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糖尿病患者检查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5年8月—2016年9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64例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血糖检验以及尿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患者血糖检测显示,平均空腹血糖超过6.1 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超过7.8 mmol/L,血糖阳性率是100.00%.糖尿病患者尿糖检验的阳性强度增加,其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会上升.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尿糖检验是可行的,该方式无创伤,使用简单,虽然存在漏诊几率,但是结合血糖指标、尿糖指标来测定,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初步筛查可以通过尿糖检验来进行,对患者无创,可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测定患者的血糖指标、尿糖指标,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病情,提供佳的治疗.
作者:马彧旻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如何预防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后的皮下积液情况,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开展探讨.方法 根据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的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血糖浓度进行检测,对照组为高于11.1 mmol/L,实验组为低于11.1 mmoL/L,对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的皮下积液情况对比显示,积液数量和比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积液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后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使用双根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器能够让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情况得到改善,对控制皮下积液,改善血糖水平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临床中患者康复速度比较快,是非常优秀的护理方式和预防措施,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血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脂水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青;武四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有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130例,随机分组研究,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常规组,70例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治疗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72 h,干预组BUN、Scr、AlB、eGFR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86%)显著低于常规组(13.33%)(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陈龙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均等两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状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糖的各项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方式,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状况比较,吻合口漏研究组0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黄利勇;郑志刚;李诚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