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疗效分析

杨永青;武四英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 血脂, HbAlc,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血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脂水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128排CT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128排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该院就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128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根据检查的结果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诊断,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狭窄程度超过了70%的特异性是96%,敏感性是91%,阳性预测值是89%,狭窄程度50%~70%之间的特异性是95%,敏感性是96%,阳性预测值是93%,狭窄程度低于50%的特异性是93%,敏感性是95%,阳性预测值是76%.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128排螺旋CT诊断具有比较高的特异性、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白广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予以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评分(2.30±1.20)分、SAS(2.67±1.10)分显著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餐后2 h血糖(9.00±1.00)mmol/L、空腹血糖(6.20±1.10)mmol/L、收缩压(129.30±1.02)mmHg显著更低(P<0.05).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中,不仅可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且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指标及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宏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阶段性血脂及Hb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血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脂以及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治疗效果理想,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血脂水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青;武四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 左结肠动脉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均等两组,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状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糖的各项指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方式,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状况比较,吻合口漏研究组0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黄利勇;郑志刚;李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卡波糖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 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阿卡波糖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予以所有患者服用阿卡波皮糖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体内的糖化血红蛋以及在用餐后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得到较为有效的改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腹部胀痛的现象,3例出现不同程度腹泻的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不良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阿卡波糖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在用餐前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水平,有效降低使用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高,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个体化术中护理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 风险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陈文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报道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进行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干预前后产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高,可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凌雏;缪韵仪;林成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从气阴两虚及血瘀论治

    目的 在借鉴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从气阴两虚及血瘀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DP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观察组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DPN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9%vs 77.14%).观察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34例,2级者1例,对照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29例,2级者4例,3级者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vs 17.14%),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气阴两虚及血瘀的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应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析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 糖尿病效果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与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使用中药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院2012—2014年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保持正常范围的血糖水平,对照组使用西医抗溃疡治疗,观察组除了对照组治疗内容还增加了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9.17%;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7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是14.53%;观察组不良反应几率是2.08%.对照组有17例复发,复发率是35.42%,观察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是8.33%(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时接受自拟中药方剂辨证加减治疗的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率低,治疗的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中可以推广.

    作者:齐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维持性血液 透析的预后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探索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入选首次来该院透析科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分别纳入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8),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延续性护理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每例研究对象随访至入组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肌酐、血钾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钾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管理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沙婷婷;刘雯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讨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血糖控制和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观察效果,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75例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常规组合试验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强化血糖控制以及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I期愈合率、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100%,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1.0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拆线时间平均(13.23±2.34)d,住院时间为(8.53±1.44)d;常规组切口拆线时间为(17.72±4.95)d,住院时间为(10.46±2.25)d,(P>0.05);试验组血糖水平比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几率是5.26%,常规组是32.43%(P<0.05).结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手术患者接受血糖控制和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愈合,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几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宋季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分析及急救方法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及急救方法.方法 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是否存在低血糖昏迷现象进行分组:低血糖昏迷组(n=37)患者并发低血糖反应,并出现昏迷症状,对照组(n=37)无低血糖反应,对2组患者进行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原因,并提出针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急救方法.结果 低血糖昏迷组患者如下情况:①进食少,但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未减少剂量;②应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未定时进食;③应用降血糖药物但未定时监测血糖;④不遵医嘱随意增大降血糖药物剂量;⑤不遵医嘱随意加服其他药物;⑥处于肝硬失代偿期;⑦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较多,与进食量减少、更换药物、不重视糖尿病、医源性因素等有关,予以急救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积极控制病情.

    作者:涂锦坡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 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观察病例共40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均常规降糖降脂处理,指标控制稳定,并口服羟苯磺酸钙、静滴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以改善血液循环,甲钴胺静滴以营养神经,治疗组加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薰洗.治疗后对两组病例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踝臂指数(ABI)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经治疗后,ABI均较以前好转,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丙国;谭晓辉;林绍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健康教育、血糖自我监测等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糖尿病小儿静脉输液疼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治疗的糖尿病患儿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患儿疼痛程度、输液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Wong-Banker评分(2.24±0.36)分、FLACC评分(2.10±0.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输液依从率为87.5%、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75.0%(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儿静脉输液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方式 和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7月于该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对象21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BMI进行分组,超重及肥胖87例(BMI>24 kg/m2)纳入观察组,其余12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妊娠合并症、难产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新生儿体重存在相关性(r=0.656,P=0.012).观察组的年龄、其他妊娠合并症、难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体质量指数过高不仅增加剖宫产、巨大儿出生率,而且增加妊娠合并症发生风险.

    作者:丁亚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 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将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中,对改善患者自身存在的氧化应激以及微炎症状态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从2014年9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低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数值.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IL-6、hs-CRP、MDA较实验组更高,而SOD、GSH-Px数值明显低于实验组,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常情况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比其它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微炎症状态更为明显,如果长期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由于炎症因子清除不充分,则有可能使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加重以及炎症因子蓄积.所以在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选择高通量血液透析,清除更多炎症因子,能够减轻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金贵;田功;赵秀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 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3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FIB、D-D、HB、ET、PLT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APTT、t-PA、PAI-1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 对比分析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采取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对比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例数合计为3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5月—2017年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加巴喷丁为主治疗(称为:加巴喷丁组),另一组使用普瑞巴林(称为:普瑞巴林组),对比2组VAS、WHO QOL-100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等方面)情况.结果 普瑞巴林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7 d的VAS评分数据是(4.06±0.96)分,治疗14 d的VAS评分数据是(3.05±0.71)分,均显示低于加巴喷丁组的2项时期VAS评分值(P<0.05).普瑞巴林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WHO QOL-100评分当中的生理领域(52.62±13.05)分,心理领域(62.26±10.51)分,均显示高于加巴喷丁组的生理领域分值:(47.62±3.59)分,心理领域:(57.46±11.62)分(P<0.05).结论 相比于使用加巴喷丁治疗,针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普瑞巴林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何万福;彭丽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 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采取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8月—2017年8月该院接收的ESDN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61)和研究组(n=62),前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后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出血发生率则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N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临床治疗中应当重点控制不良反应,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余翔;王海瑛;麦麦提艾力?艾比布拉;加米拉?吐尔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