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于艳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 冠心病
摘要: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3例)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2 hPG(9.46±1.52)mmol/L、FBG(6.12±1.38)mmol/L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83.56±5.21)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使用饮食指导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参考.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该院对96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经过护理,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临床中接受常规护理和饮食指导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理想,病情改善明显,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 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且有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130例,随机分组研究,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常规组,70例在常规介入治疗基础上予以前列地尔治疗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72 h,干预组BUN、Scr、AlB、eGFR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发生造影剂肾病(2.86%)显著低于常规组(13.33%)(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展开介入治疗时,予以前列地尔治疗可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作者:陈龙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危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护理总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危重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且有效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患者后期发病率.

    作者:林秀霞;张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急救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36例患者资料.探讨其产生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总结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结果 36例患者中31例在1 d内恢复,5例1~3 d内恢复健康,无死亡病例.结论 年龄、饮食、药物等诸多因素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具有相关性.通过临床给予急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饮食规律、适量运动等可有助于患者恢复及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宫磊;魏玲;赵燕;张忆;张伟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 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凝治疗及血栓前状态.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3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血小板和血凝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FIB、D-D、HB、ET、PLT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T、APTT、t-PA、PAI-1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研究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抽签形式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0例作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人工胰岛素为对照组患者治疗首选药物,而观察组采取门冬胰岛素作以治疗首选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胰岛素平均日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等治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观察组治疗后的2 hPG、FBG等血糖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较较对照组改善显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16.67%<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指标改善效果的同时有助于减少其药物用量,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加快其健康恢复进度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晓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 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妊娠结局、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冬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 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方法 观察病例共400例,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病例均常规降糖降脂处理,指标控制稳定,并口服羟苯磺酸钙、静滴丹参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以改善血液循环,甲钴胺静滴以营养神经,治疗组加用足浴理疗器中药外薰洗.治疗后对两组病例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踝臂指数(ABI)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经治疗后,ABI均较以前好转,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足浴理疗器中药外浴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丙国;谭晓辉;林绍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为93.7%,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69.8%、82.5%(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6±1.1)mmol/L、FMA评分(52.7±2.0)分、ADL评分(64.8±5.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运动和生活能力.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效果分析.方法 抽取两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已经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观察组,另一个地区患者为40例,实施社区中心门诊自我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数、餐后2 h血糖、糖红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理想率为45.00%;对照组中8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血糖控制率为16.00%;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职能、身体疼痛、生理状态以及总体健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理想,血糖控制率更高,降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预后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肖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2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中的1889例资料齐全患者开展分析,对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血脂、尿酸,检查眼底、24 h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291例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总数的29.13%,有364例糖尿病肾病,占36.43%,有34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占34.4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指标如果较高,具有较高的几率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周围神经出现病变则有较高几率发生视网膜病变.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关联性进行研究能够让我们对两者的相互影响情况进行了解,在临床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患者的发病,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娟;段滨红;王丹;刘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病灶缩小率、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缩小病灶,提高痰菌转阴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汪湘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0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空腹血糖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及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5%)明显低于对照组(2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情绪发生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 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2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2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42%<11.29%)相对更低(P<0.05),其护理的满意程度(95.97%>83.87%)相对更高(P<0.05).结论 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其对于低血糖反应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对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菲;龚秀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根据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的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共300例来进行分析研究,将患儿分成A、B两组,均有150例,A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B组使用普通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A组患儿家属有80例表示非常满意,占53.33%,有56例基本满意,占37.33%,有14例不满意,占9.33%.B组有69例非常满意,占46.00%,有55例基本满意,占36.67%,有26例不满意,占17.33%,A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90.67%,B组的满意度为82.67%,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管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名82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糖血脂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梅;邹宝林;陈珊;梁春丽;谭知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报道分析

    目的 探讨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与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进行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干预前后产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妊高症、产后出血、早产、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和胎儿巨大儿、低血糖、宫内窘迫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行性高,可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涂凌雏;缪韵仪;林成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3例)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2 hPG(9.46±1.52)mmol/L、FBG(6.12±1.38)mmol/L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83.56±5.21)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从气阴两虚及血瘀论治

    目的 在借鉴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从气阴两虚及血瘀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0例DPN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观察组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两组治疗前后DPN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2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9%vs 77.14%).观察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34例,2级者1例,对照组安全性分级1级者29例,2级者4例,3级者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vs 17.14%),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气阴两虚及血瘀的角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理想的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应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源CT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左心功能的 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评价中应用双源CT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8月,同时选取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双源CT定量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冠心病患者,其ESV、ED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率、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双源CT定量进行左心功能的评价,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更好为其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侯珺;包陈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