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 临床效果分析

尤萍婷;郑柳玉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 糖尿病, 针对性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索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对象为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120例患者(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选取),随机分组化(6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FBC水平(4.33±0.51)mmol/L、2 hPG水平(6.21±1.53)mmol/L、HbAIc水平(6.13±0.4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加快病情恢复速度.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居于社区内的护理具有意义,这就对糖尿病患者社区照顾者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而科学的培训方式对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国内近几年来社区糖尿病照顾者培训模式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探究.

    作者:沈兰;潘玉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个体化术中护理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 风险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个体化术中护理干预对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压疮风险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1:1分组比例,分为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加行个性化术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比两组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体温、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术前、术后第3天压疮风险(参考Braden评分),术后寒战、躁动情况、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 组间术前、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中、术毕体温结果对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Brad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组间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以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陈文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 围产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60例,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孕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孕妇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经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孕妇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围产期接受标准化糖尿病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厉艳梅;孙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 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2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12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42%<11.29%)相对更低(P<0.05),其护理的满意程度(95.97%>83.87%)相对更高(P<0.05).结论 在PDCA循环护理模式进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其对于低血糖反应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对于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邵菲;龚秀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情况.方法 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T2DM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I组78例[25(OH)D<45 nmol/L]以及II组52名[25(OH)D≥45 nmol/L],另取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和相关性.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两个病例组的性别、年龄、TC、LDL-C、U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SBP、TG、PTH中,糖尿病者明显较高.(P<0.05).糖尿病者的25(OH)D、HDL-C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糖尿病者中,性别、年龄、UA、Cr、PTH、Ca、SBP、DBP、HbA1C、TC、LDLC、脂蛋白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的BMI、FBG、TG、载脂蛋白A1、腰围、载脂蛋白B比II组高(P<0.05).I组的HDL-C小于II组(P<0.05).25(OH)D水平和HDL-C呈现正相关,与BMI、TG、Apo-A1、PTH呈现负相关(P<0.05).与其余项目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早期糖尿病者血清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比健康者低,这一点重点体现在血脂异常、肥胖者中.但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和钙、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关联性.和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更加容易出现高血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和PTH上升存在关联性,对于此临床工作者应特别注意.

    作者:侯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 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并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进餐后2 h静脉血的血清C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C肽在空腹状态与进餐后2 h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清C肽、用餐后2 h血清C肽之间呈正相关性,进餐后2 h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对于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隗功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与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对母婴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予以随机划分,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参照组患者在分娩前未实施正规化体检,导致糖尿病治疗不及时,而观察组则在分娩前开展正规化体检与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娩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来看,观察组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5.0%)要明显低于参照组(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为30.0%、并发症发生率为35.0%)的两项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工作的开展,能尽可能降低胎儿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高效,对母婴预后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便于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作者:郭成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浅析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根据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的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共300例来进行分析研究,将患儿分成A、B两组,均有150例,A组使用护理干预措施,B组使用普通护理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A组患儿家属有80例表示非常满意,占53.33%,有56例基本满意,占37.33%,有14例不满意,占9.33%.B组有69例非常满意,占46.00%,有55例基本满意,占36.67%,有26例不满意,占17.33%,A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90.67%,B组的满意度为82.67%,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管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对这60例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患者中,年龄<50岁为10例,50~60岁之间为37例,>60岁13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A组、B组、C组,每组20例患者,将A组进行中药治疗,B组进行西药治疗,C组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通过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比较,这3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上均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好转,但各项指标及症状有所不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4例(20.0%)有效为7例(35.0%),总有效率为55.0%.而B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为6例(30.0%),有效为6例(30.0%),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8例(40.0%),有效为8例(40.0%),总有效率为80.0%.中西医治疗中尿蛋白排泄状况与血糖值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对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后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有很好疗效.而不良反应暂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红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健康教育、血糖自我监测等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资料加以探究,分成两组,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3例)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2 hPG(9.46±1.52)mmol/L、FBG(6.12±1.38)mmol/L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83.56±5.21)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多样性护理方式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7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80例)予以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DS评分(2.30±1.20)分、SAS(2.67±1.10)分显著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餐后2 h血糖(9.00±1.00)mmol/L、空腹血糖(6.20±1.10)mmol/L、收缩压(129.30±1.02)mmHg显著更低(P<0.05).结论 将多样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中,不仅可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且可显著改善其血糖指标及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宏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临床护理途径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该次研究纳入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和路径组,每组由35例患者组成,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路径组护理优良率(100.0%)比传统组护理优良率(85.7%)高(P<0.05).②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路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血红蛋白变化比传统组患者好(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值得推广.

    作者:杜清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双源CT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左心功能的 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评价中应用双源CT定量检测的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实验组,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8月,同时选取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双源CT定量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冠心病患者,其ESV、ED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率、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双源CT定量进行左心功能的评价,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更好为其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侯珺;包陈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及效果.方法 根据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的合并糖尿病病例开展研究,将11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感染几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几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几率是25.0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手术室内护理可以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切口感染几率.观察组有2例感染病例,占5.36%,对照组有13例感染病例,占23.2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是83.9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几率,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提升,能够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美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 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方法 该次的54例探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存在糖尿病足危险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进行糖尿病足护理单干预方式,而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知识掌握状况、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糖尿病足护理单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缩短其伤口溃疡时间,使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深刻了解,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推广与采纳.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胰岛素及厄ARB类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肾功能水平(包括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肾功能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糖和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和肾功能,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其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是一组安全、高效的组合治疗方案.

    作者:李艳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 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92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例45患眼)和观察组(n=40例47患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视力改善的患眼分别占比65.96%和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和82.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并发症发生后,所有经过相应的治疗均得到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改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且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君;张鑫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 疗效探究

    目的 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进一步评价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该次入选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那格列奈进行医治,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3项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两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 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则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疗效更好,肾间质纤维化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明显,治疗效果好,且对各项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该用药方式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