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者血清自由基代谢和糖骨康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以常规方式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使用盖天力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糖骨康治疗,对患者血液中丙二醛,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显著下降,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上升,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骨质疏松者,使用糖骨康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其对于血清自由基代谢影响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相关标准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00例,并以该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均为50例。患者均接受有关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加以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患者的视功能改善情况,同时以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进行探究。结果①视功能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测量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为(0.33±0.12),对照组为(0.32±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测量值均有所上升,其中观察组为(0.65±0.20),对照组为(0.47±0.17);以观察组获得了更为明显的改善。②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MQLS总分为(219.82±22.5)分,对照组患者的DMQLS总分为(245.82±31.9)分,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可起到改善作用,并可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护理措施可行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朱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该院接受高频超声检查的老年DM患者188例纳入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188例纳入正常组,两组均以高超声诊断仪检测CAP,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斑块发生率(70.21%)高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17.55%)(P<0.05)。实验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高于正常组(P<0.05)。 CAP多见于右颈总动脉分叉位,多数斑块存在内部钙化,密度较大或密度较大伴声音衰减,表面光滑且回声较强。部分斑块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结论高频超声在老年DM患者CAP检测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俪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入组患者为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提倡健康饮食、鼓励增加运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理想的给予皮下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其中肾阴亏虚型20例、胃燥津伤型14例、燥热伤肺型9例、阴阳两虚型7例、阴虚阳浮型5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对应中药方剂治疗,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1例,显效率60.0%,有效17例,有效率30.9%,无效7例,无效率12.7%,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显效20例,显效率36.4%,有效18例,有效率32.7%,无效17例,无效率31.0,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69.1%。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与传统西药治疗比较,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方法和措施、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专科护理人员共24人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饮食护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结果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患者对自身疾病和中医饮食护理的认识程度不高,且无法长时间坚持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则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中医饮食护理方案同样存在较大欠缺等。结论糖尿病患者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的开展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护理需求,以个体化护理和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配合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为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王铁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该文主要通过对亚甲蓝染色法在活检组织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对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仔细的探讨。方法该文主要通过对该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的分析,在就诊的88例患者中,经过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亚甲蓝染色法进行活检组织的临床应用分析。结果在这88例糖尿病患者中,经过亚甲蓝染色法对活检组织的应用,成功手术21例,改良根治术67例,均成功的检测出前哨淋巴结。结论使用亚甲蓝药剂并根据病变的位置进行注射,并经过九分法定位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更高。
作者:鞠学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其的效果影响。方法该试验对象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就诊的75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评价:(1)护理满意水平;(2)护理后生命质量、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的差异;(3)8周内低血糖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水平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观察组护理后生命质量的差异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不显著,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3)观察组8周内低血糖复发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整体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负面情绪状态,控制低血糖复发,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牟志忻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予以深入探讨。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治的8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循证组和参照组,每组41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均得到一定改善,循证组控制效果更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和稳定孕期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和提升妊娠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孕妇150例,包括50例糖耐量异常孕妇、50例糖耐量正常孕妇,50例GDM孕妇;将这三组孕妇分别记为IGT组、NGT组、GDM组;通过采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其进行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分析,从而对其多态性展开研究;结果在NcoI酶切后,GA型出现,具体由3个片断构成,分别为107bp、87bp、20bp;AA型出现,则表现为1个片断,即107bp。GDM组A等位基因频率(62%)显著高于NGT组(28%),GA+AA型基因频率高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GA+AA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表现方面,IGT组明显高于NGT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DM组与NGT组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10.29±2.48)ug/L、(5.21±1.03)ug/L,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与NGT组IR分别为(2.74±1.06)、(1.35±0.69),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DM的发病后,TNF-α-308G/A基因多态性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机制方面看,A等位基因在孕妇中会导致其体质偏向肥胖,且提升其指数,该次研究发现,在这各情况下会发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并且因其中的糖耐量遭到损害而引发GDM。
作者:王光慧;陈书英;肖卫芬;韩秋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的影响。方法7名内分泌科护士组成品管圈,确定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QCC活动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及相关知识平均错误率由原来的27.11%降低到14.68%。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提高初次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同时也提高了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作者:余莉;白洪琴;石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降糖三黄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的大规模推广提供支持依据。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证型辩证标准,符合瘀热互结兼血瘀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与正常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与降糖三黄片治疗。患者在干预8周后,评估治疗状况。结果在临床疗效评分方面,实验组治疗有效人数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症候方面,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含量方面,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糖三黄片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闫峰;范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98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验者98例作为对照,将其设定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C、γ-GT、尿素氮(BUN)、肌酐(Cr),对两组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比较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与常规肾功检测早期肾损伤阳性率,并对患者的血清CysC、γ-GT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测定结果显示两组血清CysC、γ-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发现早期肾损伤呈阳性32例,阳性率为32.7%(32/98),常规肾功检测未发现阳性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C与γ-GT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血清CysC、γ-GT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血清CysC、γ-GT可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常朝晖;邢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妇科手术患者接受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联合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治疗可以显著控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能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率,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继续使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56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佳,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其自身管理能力,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袁丽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及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药学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该次研究,并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药学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用药教育,而药学组则采用综合药学监护,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结果结果显示,药学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经过药学监护后,药学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运动、独居老人、对糖尿病的认识等,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继而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吴珊珊;法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放射线科进行检查的糖尿病合并不孕症患者142例,给予X线下输卵管造影,以腹腔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造影结果。结果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可见输卵管正常占13.5%,输卵管异常占55.1%,输卵管完全阻塞占8.9%,输卵管不完全阻塞占12.4%,子宫异常占10.1%,与腹腔镜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下输卵管造影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检查应用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振源胶囊对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114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采用振源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洛伐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和心肌保护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19±1.83)mmol/L、(11.74±2.13)mmol/L、(8.46±1.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5±2.12)mmol/L、(12.66±2.59)mmol/L、(10.15±2.42)%(P<0.05)。观察组的心肌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9%(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P<0.05)。结论振源胶囊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增加心脑供血,改善心肌功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监测依从率为96.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用药、饮食控制等行为依从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提高患者监测血糖依从率,同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蔺虹丽;赵玉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