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囡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TC、TG、LDL-C、HDL-C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能够很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和翠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六大类,分别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根据不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药物,减少其不良反应是临床选药的主要原则。该文对世界卫生组织中《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推荐使用的几大抗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情况。合理选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药物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董广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的临床诊疗的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无呼吸道症状老年性肺炎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回顾性分析后发现,44例患者经过该院的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患者由于多种脏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65豫。结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情况,容易产生肺炎的情况,再加上老年人体质的固有缺点,肺炎的发生几率更高。糖尿病合并肺炎现象在临床中无明显的症状,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高血糖以及Hb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盛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细致护理,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效率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该院行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的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例采用Billroth I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另外25例采用Roux-en-Y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BMI指数变化、餐后血糖变化以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显著(P<0.05);胰岛素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消化道重建采用Roux-en-Y式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采用Billroth I式的患者(P<0.05)。结论 Billroth I式和Roux-en-Y式者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糖代谢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Roux-en-Y式效果更显著。
作者:聂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采用规范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规范护理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3.18%)和护理满意度(95.45%)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27%,79.5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蔡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结果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足的高发人群,由于患者的认知低,血糖控制效果差及社会低支持等,诱发糖尿病足。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及预防,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浅谈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其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从同期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抽取29例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有所减少,但研究组减少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不同剂量氨溴索口服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21例。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30 mL、2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优越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活动中,30 mL剂量氨溴索口服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其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观察尿毒清联合ARB或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方法上加用ARB或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蛋白尿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在具体的各个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尿毒清颗粒联合ARB或ACEI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情况,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衰竭,缓解患者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眼病病人,病情控制、症状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因眼病就医的28例糖尿病眼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眼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常见,在糖尿病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几乎所有的l型糖尿病及60豫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结论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眼部多种疾病甚至失明。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孩子的宠爱程度也越来越深,这就导致许多儿童经常性的暴饮暴食,终会造成儿童疾病的发生。儿童糖尿病是现阶段高发的儿童疾病,其产生原因就是儿童的暴饮暴食。为了使得患有儿童糖尿病的儿童能够早日恢复,优秀的日常护理是在所难免的,而且儿童疾病具有难治疗的特点,对于日常护理的注意还可以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
作者:刘秀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肾病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指标变化。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均明显上升,血清C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c与FBG具有正相关性,与C肽未负相关性。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诱导初诊糖尿病患者并且缓解期(蜜月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观察各项指标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同时分析其护理干预工作。方法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选取50例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各组患者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两年血糖值控制情况以及前后两年间切口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完成之后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是影响病人切口是否感染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成药治疗78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78例糖尿病病人,设定实验组,予以中成药治疗。随机选取78例糖尿病病人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疗效之间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病人中成药治疗,体现出显著临床价值,建议推广。
作者:姚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预防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对其开展血糖控制以及血压控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科学的饮食护理,并加以适当的健康教育。结果3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病亡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科学、完善的疾病防控措施,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避免病情恶化,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爱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对其进行运动干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并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结果75例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6.51依0.97)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8.43依1.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可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了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分为55例糖尿病肾病组与25例糖尿病无肾损伤组,选择6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测3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Hcy、CysC、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和Hcy。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人群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肌酐(CRe)、胱抑素C(Cys 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四项指标含量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和无肾脏损伤的尿病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Hcy和Cys C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季;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