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清
目的:该次主要探讨超声技术在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其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选择临床无心血管合并症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30例,以及正常者3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对其应用超声技术做左室结构测试、左室功能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早期UGG主要表现为LVDF降低;中后期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左室扩大、心肌回声出现异常、LVDF以及LVSF同时受到损害。结论声技术诊断糖尿病性心肌病更加直观、简单、可靠,无创伤,因此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及变化,给予患者及时的帮助和治疗,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提升生存率。
作者:成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用基础药物治疗,而对实验组的患者则加用曲美他嗪,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经观察统计,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而实验组则为94%,相比较之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适应量更少(P<0.05),血糖、血脂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该院研究发现,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能加快-疾病的康复程度,减少新绞痛的发作时间和频率,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应推广使用。
作者:姜国攀;朱崇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效果。结果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足的高发人群,由于患者的认知低,血糖控制效果差及社会低支持等,诱发糖尿病足。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及预防,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对眼病病人,病情控制、症状影响。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9月期间因眼病就医的28例糖尿病眼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眼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常见,在糖尿病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几乎所有的l型糖尿病及60豫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非视网膜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结论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可引起患者眼部多种疾病甚至失明。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抑郁症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00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抑郁症有56例,发病率为56%。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教育程度低下、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患有抑郁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教育程度低下、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更加容易患有抑郁症,应依据患者的综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才可以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并使用常规法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使用卡介多糖辅助法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多糖辅助治疗哮喘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可以降低营养风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糖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在术中、术后的血糖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三孔法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郭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贝那普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褚家礼;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通过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妇女,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进行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使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后,治愈6,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64.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患者中药内外合治效果更为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荣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合并2型糖尿病拟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试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甘舒霖R)。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达标时间长短、胰岛素用量多少、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切口感染率等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胰岛素用量、切口感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患妇科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比应用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安全、有效、经济、快速地控制好血糖,缩短住院期,手术切口愈合好,更有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作者:卢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在该院经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其中,42例(80.77%)患者按期痊愈;5例(9.6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的抗感染和解痉、祛痰等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痊愈;4例(7.69%)患者发生切口轻度感染,经过积极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好转痊愈;1例(1.92%)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痊愈。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特点独特,阑尾炎穿孔和坏疽率较高,应做到疾病的三早预防,加强围术期合理处理,改善临床疗效,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作者:孙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高血糖以及Hb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盛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低血糖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该院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了解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200例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0%,经临床分析,认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糖原异生底物不足、糖原合成不足、热量摄入不足等均是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低血糖患者经对症处理后,血糖水平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应充分重视,及时诊疗。
作者:张运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接收的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对其进行血糖、血脂及CT等检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8例患者中,痊愈出院的共57例,治愈率达98.3%。结论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血淀粉酶、血脂、血糖、CT和B超等检查,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权;邹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该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9例作为该研究的实验组对象,并与作为对照组的49名健康人群同时进行双下肢动脉的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管径狭窄、管腔闭塞以及血流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下肢动脉血管的管径狭窄和管腔闭塞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多于对照组,在血流量情况方面,实验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进行彩超诊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动脉管径、管腔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价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ICU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时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治疗的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评价指标为两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及血糖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雅峰;龚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行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强化基础护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并根据患者褥疮分期进行褥疮护理。结果通过对35例糖尿病合并褥疮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褥疮位置肉芽组织恢复良好。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褥疮的概率较高,有效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摄入,并根据褥疮分期实施对症护理,可促进患者创面愈合。
作者:王芝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妇女糖耐量受损的情况进行了筛查,并探讨了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对妊娠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该院于2011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325例妊娠妇女口服50 g葡萄糖,按糖耐量筛查标准筛查出了1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36例糖耐量受损者,并与280名正常者的妊娠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耐量受损组中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糖耐量受损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剖宫产率等均高于正常孕妇。筛查试验应作为妊娠期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对早期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有实际意义。
作者:吕晓梅;陈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浅谈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从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其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从同期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抽取29例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有所减少,但研究组减少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医嘱遵从性、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等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32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胰岛素笔行MSII治疗的有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另外32例采用胰岛素泵行CSII治疗方案,也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遗嘱遵从性、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不同的健康教育下,两组患者的遗嘱遵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医嘱遵从性,从而达到稳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目的。
作者:陈玲启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