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李再武

关键词:糖尿病, 外科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92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说明硬膜外麻醉方式优于全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能够明显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机体应激反应降低,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4月5月收治的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行为改善和空腹血糖值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自我监测、自觉运动等人数比例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7.0mmol/L)占82.8%显著高于对照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提高药物正规使用率,从而改善病情的控制效果。

    作者:项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经过治疗之后,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干酪性肺炎有明显的疗效,使用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服药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赖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验方法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验方法的作用,从而为疾病的有效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该院在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测的方法对两组人群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检验发现,实验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尿微量白阳性率为54%,尿糖的阳性率为82%,而在对照组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者。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联合使用尿微量和尿糖的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纯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以及高危因素。方法比较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的13例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和25例儿童青少年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C肽水平,体重指数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患儿。结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儿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1型糖尿病,减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92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说明硬膜外麻醉方式优于全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能够明显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机体应激反应降低,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李再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护理前后KPS评分得到明显提高,P<0.05,护理前后患者血糖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在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中,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牛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行胃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可影响人体心脏、血管、大血管和微血管等多个器官及肾脏、视网膜等多个系统,这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难度。糖尿病患者行胃切除术前,应注意开展饮食和心理等基础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控制血糖和应用胰岛素的护理,做好呼吸道护理和术前准备;时候应注意进行病情监护护理,有效控制血糖与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切实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促进患者早日痊愈。

    作者:齐月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短程化疗加控制血糖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胸腺肽α1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以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CD4+及CD4+/CD8+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相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另实验组患者的病灶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效果更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0例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病原体检测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糖尿病患者合并阴道炎病原体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阴道炎患者40例,探讨糖尿病合并阴道炎病原体的关系。结果念珠菌和线索细胞是引发妇科炎症的主要病原体,高血糖在阴道炎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更加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注意卫生,避免代谢紊乱,发现疾病及时去医院就诊和治疗。

    作者:朱芳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方法分析13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在患者入院时给予强化教育,出院时及时跟踪随访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结论通过强化健康教育你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3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以降糖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有所减低,在对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血压、血糖等方面出现异常的人数较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来每天进行必要的降糖治疗外,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从心理上到生活上进行一系列指导,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浓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钾、肌酐以及24h尿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为(825.7±120.6)mg,显著低于对照组(1225.4±125.6) mg,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酐为(57.1±7.8)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4.1±8.4)mmol/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患者醛固酮水平,对肾损伤进行延缓,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51只眼),对其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只患眼经治疗后,视力小于0.3的有8只眼(15.69%);视力大于或等于0.3的有40只眼(78.43%);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有3只眼(5.88%);发生角膜水肿、前房混浊等并发症的共10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并从中选取10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咯血、空洞形成、痰结合菌阳性、结核中毒、病灶累及不少于两个肺野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药物控制血糖,血糖控制良好的实验组患者的咯血、空洞形成、痰结合菌阳性、结核中毒、病灶累及不少于两个肺野的发生率接近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好血糖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帮助。

    作者:李洪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手术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对60糖尿病患者合并肛瘘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痊愈患者有45(75.0%)例,有效患者11(18.3%)例,无效患者4(6.7%)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手术治疗治疗糖尿病合并肛瘘效果较好,同时合理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

    作者:潘景英;李楠;张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更为理想,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划分为对照组,将有斑块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各1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的方式进行诊断,根据超声二维应变检测出的情况计算动脉硬数β,并且将动脉硬数与颈动脉二维短轴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CS和CSr进行比较,分析β与CS、CSr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过诊断后,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CS和CSr情况明显低于正常患者的水平,并且,观察组患者的CS和CSr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β与CS、CSr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对照组、观察组的β高于正常水平,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CS的关系为:r=-0.89,β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为:r=0.62。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这种诊断方式能够详细地反应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情况,真实地传递颈动脉受累信息,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颖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灸温阳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通过针灸对DPN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实施温阳治疗的详细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医院接受诊疗的DPN病人中抽选30例,遵照病人的要求,采取温阳治疗法给其中15例病人进行DPN病症治疗,并将这些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其他15例要求接受普通治疗的15例病人归纳为对照组,使用甲钻胺药物配合参附药剂滴注治疗本组。分别在未治疗阶段以及治疗治疗给病人检验血糖指数,并将数据进行整理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病人接受温阳治疗取得高达93.33%的康复概率,而对照组康复的概率仅73.33%,同时使在血糖指数控制方面,实验组接受了温阳治疗后,血糖检查指数明显降低,实验组的降幅比对照组高,血糖调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于通过针灸方式实施温阳治疗能有效帮助DPN病人控制病症,改善寒凝阳虚的体质,因此基层中医院可以在治疗DPN的方面对温阳治疗进行普及。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研究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单纯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的疗效

    目的:研究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单纯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的疗效。方法3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率40%,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先进行血糖控制,而后进行抗结核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日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