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患者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的的临床研究

蔡铱

关键词: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外科护理
摘要:目的:对外科护理实施过程中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无足病患者102例设为比对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在患者年龄、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颈动脉硬化、伴发高血压病、脂蛋白a、脑梗死、下肢动脉硬化、血小板、HbA1c、24尿微量白蛋白、血小板压积(PCT)、白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等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吸烟史、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蛋白之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HbA1c升高、白细胞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群体,潜在危险因素主要体现为白细胞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

    糖尿病可以说是一个医学界的难题,迄今为止,虽然有很多可以抑制并发症的药物,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会存在一些比较令人堪忧的问题,像是一些比较复杂的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王新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376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及处理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对医院产科在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6例患者,血糖控制较好366例(97.34%),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30例(7.98%),切口感染12例(3.19%),产后II型糖尿病14例(3.72%),巨大儿56例,占14.89%,胎窘26例(6.91%),早产儿18例(4.78%),无1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采用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及剖宫产手术的发生率,提高孕妇及新生儿安全。

    作者:俞丽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51只眼),对其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1只患眼经治疗后,视力小于0.3的有8只眼(15.69%);视力大于或等于0.3的有40只眼(78.43%);视力大于或等于0.5的有3只眼(5.88%);发生角膜水肿、前房混浊等并发症的共10只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9.61%。结论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外科疾病伴隐形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在对30例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后,并发了肺部感染的为3例,手术切口开裂的为1例,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的患者为1例,其余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5d,上述4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在1个月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外科疾病伴隐性糖尿病病人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能有效避免恶性循环情况的出现并加速康复的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史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个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前空腹血搪、餐后2h血搪、搪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赵丹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结果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7.4%(38/3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治疗的安全性,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安全性能高,应广泛推广。

    作者:汤泓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精神科糖尿病人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

    目的:研究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干预护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86.67%(13/15),对照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为57.14%(8/14),观察组患者的抢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抢食率、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等指标,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雪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实施心理护理、控制饮食、血糖监测、预防感染、合理应用血糖药物和抗癌药物及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护理等方法。结果本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75例经过护理,有效7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3%。结论通过加强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死亡率。实践证明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有效控制了疾病并发症,减轻了患者化疗期间的痛苦,而且患者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红;韩东月;孙铭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将其划分为四个组,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以及极重度组,全部患者均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来实施72小时的监测,就四组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日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以及血糖波动大幅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平均血糖水平、血糖标准差以及日内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伴随着神经病变的加剧而增加,四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由此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和血糖水平以及日内平均血糖的波动幅度为正相关。结论从本次研究所获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糖波动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有关,且病变严重程度和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波动幅度为正相关。

    作者:韩竺君;张建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生化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验人员应指导临床医生针对就诊者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几种检测项目,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根据检测值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提高治疗效果,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娇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疗效及血糖波动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对2型糖尿病疗效及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决定各组进行干预的药物,将使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的患者入组为对照组,将使用诺和锐30进行治疗的患者入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BMI和血糖波动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患者在FBG、2hPBG、HbA1c、BMI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血糖波动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三餐之后的血糖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诺和灵30R与诺和锐30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均具有相同的效果,但是诺和锐30在治疗中效果更为明显,能够有效减少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几率。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笔者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的60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首先应督促患者讲求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同时进行降糖和其他对症治疗以及皮肤病的对因和对症治疗。结果31例患者痊愈,29例患者临床表现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应结合糖尿病患者所合并皮肤病种类的不同,结合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因素的不同,治标治本,综合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儿92例,将这92例患儿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的46例糖尿病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结果对两组糖尿病患儿予以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实验组糖尿病患儿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行为具有较深影响,能够提高患儿的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在临床推广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92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胰岛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说明硬膜外麻醉方式优于全麻,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外科手术,能够明显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使机体应激反应降低,降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李再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在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早产率、胎儿发育等。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对比早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人,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及降低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于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无痛性甲状腺炎合并糖尿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痛性甲状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无痛性甲状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均予以抗甲状腺治疗,对照组12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13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痛性甲状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妇科手术并发糖尿病90例患者围术期的处理

    目的:观察加强糖尿病管理对妇科手术并发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2010年0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接受择期手术并发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共90例,作为观察组,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糖,并选择2010年前在我科接受择期手术并发糖尿病的妇科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未严格控制血糖。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种类、入院时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均有可比性。观察两组观察两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血糖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血糖低于对照组,切口一期愈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83.3%)。结论在围术期加强对糖尿病的管理,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的处理关键。

    作者:刘燕;曹博;于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64例患者,根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综合防治。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干预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知识知晓率较高,依从性较高,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综合防治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析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4年1月-12月间接诊的30例Ⅰ型糖尿病患者(A组)和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C组),以CLIA法、RIA法测定、比较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结果3组血清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的存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A组>B组>C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胰岛素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分型、选择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展秀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5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好,对照组患者饮食依从性较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在文化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自制力、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支持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年龄上比较,年龄小的患者饮食依从性优于年龄大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受到年龄、文化程度、自制力、经济状况、家庭支持情况及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等因素的明显影响。

    作者:张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