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的抢救与护理配合

张莉燕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措施,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分析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的抢救措施以及其护理配合方式。方法选取近一年来我院急诊救治的30例患者ICU的抢救与护理配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其中25例患者经抢救与护理配合病情基本稳定,而且病情逐渐转好;还有5例则病情不再恶化,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病情在可控范围内。结论正确有效的抢救加上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有效的护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方贴敷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的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三项指标的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头身困重、怯寒、口腻、食少纳呆、腹满五项症状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提高其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梓玄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该院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者120例纳入试验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11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FPG和HbALc检测,比较两组FPG和HbALc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FPG、HbALc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FPG≥7.0 mmol/L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46.67%,以HbALc≥6.5%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88.33%,以FPG≥7.0 mmol/L、HbALc≥6.5%为标准,试验组糖尿病确诊率为98.33%,三种标准糖尿病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准确诊断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其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5月30日—2014年5月30日期间,共6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6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共31例患者,对照组共29例患者,对照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CAG预激方案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03±1.11)%,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9.79±1.1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完全缓解例数为11例,未缓解例数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完全缓解例数为6例,未缓解例数9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和死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的降糖治疗结合CAD预激方案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死亡例数,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篪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选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66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Qmax、PRV、FBG、2hPG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Qmax、PRV 改善幅度更显著,且IPSS(10.12±1.41)分、QOL(2.31±0.27)分低于对照组(14.96±1.47)分及(3.39±0.45)分(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29.61%(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膀胱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磊;景治安;刘彦军;李纪华;高江涛;毕海宁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安替胰抗降糖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安替胰抗不同样品对四氧嘧啶造模高血糖小鼠的影响,观察其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20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造模高血糖小鼠,安替胰抗各样品连续灌胃给药14、28 d,测定空腹血糖,给药期间观察小鼠活动,毛色、体重等情况,对安替胰抗降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安替胰抗1、2号样对模型动物血糖值影响不大,3号样在给药14、28 d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糖值(P<0.05),改善动物体重减轻程度,毛色光滑。结论通过研究表明安替胰抗3号样具有对抗四氧嘧啶造模动物高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钧;张艺芳;何爱武;李青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合并双下肢肌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双下肢肌脓肿的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5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肌脓肿,将引流液送检实验室,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355例糖尿病患者中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合并双下肢肌脓肿患者8例,约占2.25%;引流液体送检实验室后,检出细菌感染9例,约占2.54%,比较超声检出率及实验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检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确诊合并双下肢肌脓肿中,具有无创、安全性较好,操作便捷等优点,临床诊断价值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璘;赵正莲;宋宏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的抢救与护理配合

    目的:分析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的抢救措施以及其护理配合方式。方法选取近一年来我院急诊救治的30例患者ICU的抢救与护理配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其中25例患者经抢救与护理配合病情基本稳定,而且病情逐渐转好;还有5例则病情不再恶化,各项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病情在可控范围内。结论正确有效的抢救加上积极的护理配合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有效的护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张莉燕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糖尿病合并指端缺损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合并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某医院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手术修复,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围术期患者血糖在适宜范围。术后随访6~12个月,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 mm,感觉良好。结论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手术修复糖尿病合并指端缺损患者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直接缝合,必须保证患者围术期血糖在适宜范围,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焕章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影响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过程采用优质服务方案,观察并分析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72例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内镜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6人。分别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组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比较观察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试验组对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服务的护理方案在对糖尿病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疗效及安全性比常规护理方案较显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徐琼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西药联合益肾活血方进行治疗,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血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得到有效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显著(P<0.05);结论给予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益肾活血方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改善,减少糖尿病肾病带给患者的损伤。

    作者:孙莹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护理

    目的:探析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死亡、复发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死亡、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进行全程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死亡及复发情况,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留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

    经品管圈活动以后,糖尿病护理有了很好的改善,病房胰岛素保管合格率也提高了10%左右。该研究将从品管圈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糖尿病护理奉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其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

    作者:马建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椎体成形术疗效

    目的:研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8月经该院纳入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的62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患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就性别、病程、内固定、手术器械、伤椎节段、切开软组织、年龄等因素对手术后1周改善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病患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从临床症状、病患活动的能力及生活质量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判。结果评判结果的总体优良率满意。性别、受伤节段及术中是否切开软组织对手术后1周内改善率影响不大;病程小于3个月的病患明显比大于3个月的改善率高;手术中进行内固定的病患术后1周改善率比没有进行内固定的低;手术器械使用sky的病患术后1周改善率比使用kyphon的高;年龄小于65岁的病患术后1周改善率比年龄超过65岁的病患高。其中病程、内固定、手术器械、年龄是影响术后1周改善率的独立因素。结论针对脊柱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的病患行椎体成形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关注这些因素可使临床医生更好的掌握手术效果。

    作者:岳司东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合理控制血糖,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手术,围术期采用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方案和措施。结果该组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围术期出现低血糖2例,切口感染和皮下积液各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给予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10例,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A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情况,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的患者高,同时,A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舒张压、收缩压以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梅立冬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GAD-Ab、IA2-Ab和ICA联合检测对正确判定糖尿病类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b)和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在糖尿病患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确诊病例128例,其中1型糖尿病48例病例1组,2型糖尿病组80例为病例2组,同时另选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士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AD-Ab、IA2-Ab,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CA,观察比较三组间GAD-Ab、IA2-Ab和ICA阳性率。结果病例1组GAD-Ab、IA2-Ab、ICA阳性率分别为62.50%、12.50%、22.92%,明显高于病例2组5.00%、1.25%、3.75%和对照组0%、0%、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D-Ab对1型糖尿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IA2-Ab和I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7.92%又明显高于GAD-Ab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D-Ab对1型糖尿病具有较高敏感度,而GAD-Ab、IA2-Ab和IAC联合检测结果判定更为准确,对临床糖尿病患者早期准确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慧丽;焦晓宁;韩玉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工作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用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92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成,一组4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46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简称FBG)、餐后2 h血糖(简称2 hPG)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约为8.70%(4/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护理价值较高。

    作者:范璐璐;钱佳丽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冶疗影响分析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善临床院内对糖尿病的治疗对策。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28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1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策,治疗组采用中医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9%。治疗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血糖、血红蛋白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方具有用药起效、治疗效果好、药效稳定、患者预后理想等特点,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赵春瓃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挑选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糖尿病组,另挑选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80例,体检者来该院体检的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将80例健康正常人归为健康组,对糖尿病组患者及健康组正常人进行尿蛋白检测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比较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组正常人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正常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正常人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尽早发现及诊断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麻醉的处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及效果,提高糖尿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急诊进行手术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及时控制血糖,在术中及时监测血糖,按照糖尿病的类型、血糖的高低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手术开始以5%葡萄糖+RI静脉滴注,在手术过程中测定血糖。手术后根据尿糖测定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患者在急诊手术中的麻醉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97.22%。采用全麻处理处理方法的效果率为66.67%。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3,P<0.05)。耐乐平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药物持续时间分别为(4.5±1.2)min、(66.2±2.4)min、(173.4±11.2)min,明显优于布比卡因组(3.2±1.2)min、(72.3±2.4)min、(182.3±1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耐乐平麻醉药物,手术前有效调整血糖,术后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这样的麻醉处理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海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