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联合胰岛素泵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

陈成华;张雪梅;闫培清;孙莉莉

关键词:持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 健脾化浊, 新诊2型糖尿病, 强化治疗, 胰岛素抵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治疗组78例新诊断脾虚湿困型T2DM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加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对照组78例单纯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糖、HOMA-IR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健脾化浊治疗脾虚湿困型新诊T2DM能更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西医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胰岛素泵治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HbAl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5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FPG与HbAlc含量,并分析统计结果。结果糖尿病患者的HbAlc含量和F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含量进行联合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测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旭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应用对2型糖尿病者血糖影响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及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对于2型糖尿病者血糖水平变化影响。方法抽取该院收治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5人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75人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2hPG)。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2hPG)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降糖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罗格列酮降糖,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纯诚;胡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hPC与FBG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2.00%)与对照组(75.00%)相比明显较高,2hPC与FBG改善明显,两组上述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2hPC与FBG情况,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韩恩丽;牛玉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

    目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保健及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及健康教育。结果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中医保健知识。结论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医生的中医保健指导,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作者:王金利;王凤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96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治疗,对实验组48例实施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罗格列酮。观察并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hBG、2hPIm、HbA1c、FINS、FBG指标改善明显,且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巩占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43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43例具有手术指征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结果43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4.65%;41例患者切口达Ⅰ期愈合,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住院治疗期间1例发生低血糖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2.33%。结论重视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同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障。

    作者:何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80例,其中有140例患者并发有糖尿病,将14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切口感染、住院时间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同样也适用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璐;唐志晗;黄靓;谭位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治疗,并对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加以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78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运动疗法和护理措施,进而更好地配合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经过运动疗法的配合治疗之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者血压的平稳、心脏功能的增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较为经济安全,效果较好。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感觉障碍患者按摩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对于糖尿病感觉障碍患者实施按摩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感觉障碍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按摩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感觉障碍患而言,运用按摩护理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张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泌尿外科急诊患者伴有糖尿病史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泌尿外科急诊患者伴有糖尿病史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100例泌尿外科急诊伴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而试验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密切的血糖监测和治疗。将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试验组中,死亡人数为2例,死亡率为4%,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中,死亡人数为6例,死亡率为12%,并发症发生率为22%。结论对泌尿外科急诊伴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正确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监测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郝立娟;崔玉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并常伴有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需进行持续性、长期性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患沟通可缩减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助于护理人员向患者传递心理疏导、饮食调节、运动疗法等科学、有效的信息,有利于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作者:梁桂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钙尔奇D治疗骨质疏松,观察组在常规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钙、血清磷、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均无明显变化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郑英豪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及其近端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4例,无症状29例,有症状25例。对患者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以及使用水负荷试验测定近端胃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症状组在出现饱感时饮水量、大饮水量、饮水量差值以及胃底面积差均比无症状组要低(P<0.05);而在胃窦周长差、胃底周长差以及胃窦面积差无明显差异(P>0.05);上腹不适的评分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54,P=0.009;r=-0.50,P=0.014);上腹胀的评分也和胃底周长及胃底面积差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r=-0.47,P=0.018;r=-0.054,P=0.009)。结论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功能要较无症状患者较差,上腹胀和上腹不适对糖尿病患者近端胃功能下降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注意。

    作者:王传高;唐学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为老年社区糖尿病寻找合适治疗药物。方法抽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该院老年社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80例,给予80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并观察使用二甲双胍有无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恶心与腹泻,但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总体疗效满意。结论对于该院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及孕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孕期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产前检查诊断为糖尿病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探析。结果孕24~29周确诊者64例,孕29~35周者16例,孕36周者10例。结论对妊娠期孕妇加强早期筛查确诊、合理孕期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妊娠结局。

    作者:田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对照组32例应用甲钴胺,对实验组33例应用硫辛酸。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伟;程冻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医药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脂联素水平的干预研究概况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其浓度下降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脂联素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中医药可影响脂联素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等作用,其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且疗效确切。

    作者:南小亚;胡芸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合并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预防皮肤感染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及不同的心理变化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结合合理的护理干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传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该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病人68例,对其手术期间血糖控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5例,8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转开腹手术切除,5例行胆囊造瘘术。术后切口感染10例,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症多、感染几率大、手术风险高,尤其是老年体弱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围术期血糖的控制是减少手术风险的保障。

    作者:夏雅铭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孕妇膳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膳食管理对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孕妇患者108例,按照膳食管理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给予膳食的管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发症及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饮食调整后血糖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孕妇实施膳食管理干预,有效改善了孕妇的血糖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婴安全的概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