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治疗贵在个体化——胰岛素用量很大但血糖控制不好是何原因?(糖尿病防治系列谈之四)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 个体化, 胰岛素用量, 血糖控制, 注射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早餐, 型糖尿病, 晚餐, 控制血糖, 控制不佳,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诺和灵, 总量, 体重, 身高, 理想, 患者
摘要:患者问:我患2型糖尿病已经3年了,我在患病的前两年内,采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不佳.今年1月份以来,开始注射胰岛素,我开始用诺和灵30R,每天总量为35单位,早餐前23单位,晚餐前用12单位,开始还可以,空腹血糖常在7.0mmol几左右,餐后血糖在11.0mmol/L左右,但近两月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我加大胰岛素用量,现在全天用量已达50单位(早餐32单位,晚餐1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然很差,空腹11.0~12.0mmol/L,餐后17.0~19.0mmol/L.我身高1.65米,体重140公斤.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我是这样认真过好每一天的

    我今年74岁,有40多年的糖尿病史,已有多种并发症.1988年、1999年两次被医院从鬼门关拉回来.1999年做心脏搭桥手术前的那些年,遇上逢年过节我的病情就加重,因为把自己当正常人,既劳累又管不住嘴,平时从来不测血糖.

    作者:邹瑞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总结的抗糖经

    我今年73岁,是一名患有多种疾病的人,因为脑梗住过3次院,又有糖尿病,病程长达33年,经过这些年来的系统治疗,病情逐趋稳定,尿糖、血糖一直比较稳定,未发现有大的并发症.回顾与糖尿病的斗争经历,有几点经验体会与病友交流.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牢记健康密码14065430268

    通过大量医学研究,我们发现90%的心肌梗死可以由九个因素来解释: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压力大、饮酒.基于此,我总结了一个专属于国人的健康密码--14065430268,用它来管理心脏健康这笔财富.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编读往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月健康温馨提示

    每到这个季节,春暖花开、柳绿花红,飞扬的花粉很容易导致人们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疾病,尤其是哮喘.春季哮喘高发的诱因很多,昼夜温差大,天气冷热变化大,易引起感冒;空气中花粉颗粒浓度显著升高,居室和办公室等场所的沙发、地毯和空调中的灰尘里寄生着看不见的螨虫、真菌等微生物,春季的气温、湿度很适合它们生长繁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拥抱春天,呵护健康

    十招助糖友春季平安糖尿病患者受春季气候的影响,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继而使血糖忽高忽低、病情加重,甚至容易诱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武宝玉,武大夫就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健提出以下10点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脂乱必究调脂10问

    1.老年病友化验血脂不高是否还需要吃降脂药?这要具体分析,60岁以上者凡具有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冠心病和有上述疾病家族史者,无论血脂高与否均需服用降脂药和进食低脂饮食.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血脂正常就可停药,殊不知停药后1~2个月,血脂又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而对于老年人和伴有动脉硬化的人,降脂药应终身服用.

    作者:李长玉;刘清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我们所吃的食物必须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大血管的运送,后经过微循环的交换被细胞吸收.如果微循环出现问题,营养就不能被充分交换.糖尿病并发症中,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较为常见,尤其是微血管的并发症.

    作者:蒋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春天是放飞希望的季节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温暖的阳光唤醒了大地,小草冒出了尖尖的嫩芽,柳枝悄悄换上了绿色的新装,到处一片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景象.人们相继走出家门,或结伴出游,或远足踏青,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尽情地欢笑,挥洒着对幸福的渴望,展现着生命的奔放.深藏了一个冬天的梦想与希望,在春日里悄悄绽放.

    作者:《糖尿病新世界》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低脂饮食并非不吃肉和油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识到过高的脂肪对自己病情不利,希望通过饮食治疗降低血脂,并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吃肉.或者不吃油,其实这其中存在很多误区.

    作者:陈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喝水的是是非非

    喝水,您会吗?问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读者朋友都会不以为然,水嘛,谁不知道喝?不过在生活中,我们的确看到不少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朋友,对于喝水的讲究不甚了解,甚至因此出现严重后果的也大有人在!

    作者:易罗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为何糖友经常大汗淋漓?

    在门诊,经常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朋友告诉我,在吃饭或睡觉的时候,甚至在平时非常安静的时候,身上会莫名其妙地出汗.有的是头面部出汗,有的是上半身出汗,衣服、被子都能被浸湿,十分狼狈.临床上有这种症状的糖尿病朋友不在少数.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它的发病又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李鸣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伦多国际糖尿病运动大会手记(终结篇)

    晚宴时遇到的新朋友晚宴开始了,一道道讲究的菜品端上来,大家边吃边聊.坐在我周围的都是热情友好的美国朋友.我向旁边的朋友自我介绍后,大家都伸出手来,向我要名片.有对夫妇在洛杉矶有诊所专门做糖尿病教育工作,顾客群里也有许多的华人,他们希望我邮寄杂志给大家看.

    作者:周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健康操(之一)

    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影响全身各脏器.尤其心、眼、肾、神经血管.其微血管病变是许多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糖尿病患者运动方式的选择应当是运动量适当、全身性的、有节奏的方便实施的有氧运动.

    作者:杭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波烹调,营养损失多还是少呢?

    面对各种惊人的疾病发病率统计数字,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尤其重要.对于糖友们来说,更是提倡少油少盐的烹调方式.烹调的时候,能油炒的就不煎、炸.能清蒸就不油炒.那么,微波烹调有什么特点呢?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与感染

    我曾有一位患者,佩戴胰岛素泵3年,对于输注胰岛素的部位清洁非常到位,然而后来有时还是会出现红肿发炎的情况,从而不得不经常变换输注部位.终有一次,竟然出现了严重的感染,不得不在其后的2个礼拜内每天静脉滴注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治疗贵在个体化——胰岛素用量很大但血糖控制不好是何原因?(糖尿病防治系列谈之四)

    患者问:我患2型糖尿病已经3年了,我在患病的前两年内,采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不佳.今年1月份以来,开始注射胰岛素,我开始用诺和灵30R,每天总量为35单位,早餐前23单位,晚餐前用12单位,开始还可以,空腹血糖常在7.0mmol几左右,餐后血糖在11.0mmol/L左右,但近两月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我加大胰岛素用量,现在全天用量已达50单位(早餐32单位,晚餐1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然很差,空腹11.0~12.0mmol/L,餐后17.0~19.0mmol/L.我身高1.65米,体重140公斤.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友检测尿糖有用吗?

    近年来,简便易学的血糖仪日渐普及,在许多城市家庭,病友自己就可以在家里进行血糖检测.糖尿病病人要了解一天当中血糖的变化,已经不如以前那么困难了,所以尿糖的检测逐渐被忽视了.那么,是不是尿糖检测已经没有存在必要了呢?

    作者:赵进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明明白白做检查(之二)

    糖尿病由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见,因此仅仅监测血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有了糖尿病,还需要做哪些其他检查?这些检查又各有什么用处呢?

    作者:杨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服用时间有讲究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普通人.我们知道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当人体内80%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人体大约有1/10的血小板为新生血小板.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只需要把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抑制住,就能让90%以上的血小板不发挥作用.那么,阿司匹林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候服用,才能达到佳效果呢?

    作者:宁英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