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沿追踪

关键词:
摘要: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明明白白做检查(之二)

    糖尿病由于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见,因此仅仅监测血糖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有了糖尿病,还需要做哪些其他检查?这些检查又各有什么用处呢?

    作者:杨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治疗贵在个体化——胰岛素用量很大但血糖控制不好是何原因?(糖尿病防治系列谈之四)

    患者问:我患2型糖尿病已经3年了,我在患病的前两年内,采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不佳.今年1月份以来,开始注射胰岛素,我开始用诺和灵30R,每天总量为35单位,早餐前23单位,晚餐前用12单位,开始还可以,空腹血糖常在7.0mmol几左右,餐后血糖在11.0mmol/L左右,但近两月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我加大胰岛素用量,现在全天用量已达50单位(早餐32单位,晚餐18单位),但血糖控制仍然很差,空腹11.0~12.0mmol/L,餐后17.0~19.0mmol/L.我身高1.65米,体重140公斤.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服用时间有讲究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大高于普通人.我们知道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当人体内80%以上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每天人体大约有1/10的血小板为新生血小板.每天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只需要把新生成的、有功能的血小板抑制住,就能让90%以上的血小板不发挥作用.那么,阿司匹林在一天之中的什么时候服用,才能达到佳效果呢?

    作者:宁英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饮食控制10大误区(之一)

    饮食疗法作为糖尿病的基本治疗已为众多糖尿病病友所接受,但通过交流,发现很多病友在认识观念和具体操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情控制和生活质量.笔者试将临床常见的饮食误区归纳为十个方面,并结合实例逐一加以剖析,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帮助.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前沿追踪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拥抱春天,呵护健康

    十招助糖友春季平安糖尿病患者受春季气候的影响,很容易感染上呼吸道疾病,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继而使血糖忽高忽低、病情加重,甚至容易诱发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武宝玉,武大夫就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健提出以下10点注意事项: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是这样认真过好每一天的

    我今年74岁,有40多年的糖尿病史,已有多种并发症.1988年、1999年两次被医院从鬼门关拉回来.1999年做心脏搭桥手术前的那些年,遇上逢年过节我的病情就加重,因为把自己当正常人,既劳累又管不住嘴,平时从来不测血糖.

    作者:邹瑞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伦多国际糖尿病运动大会手记(终结篇)

    晚宴时遇到的新朋友晚宴开始了,一道道讲究的菜品端上来,大家边吃边聊.坐在我周围的都是热情友好的美国朋友.我向旁边的朋友自我介绍后,大家都伸出手来,向我要名片.有对夫妇在洛杉矶有诊所专门做糖尿病教育工作,顾客群里也有许多的华人,他们希望我邮寄杂志给大家看.

    作者:周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胰岛素泵与感染

    我曾有一位患者,佩戴胰岛素泵3年,对于输注胰岛素的部位清洁非常到位,然而后来有时还是会出现红肿发炎的情况,从而不得不经常变换输注部位.终有一次,竟然出现了严重的感染,不得不在其后的2个礼拜内每天静脉滴注抗生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牢记健康密码14065430268

    通过大量医学研究,我们发现90%的心肌梗死可以由九个因素来解释: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压力大、饮酒.基于此,我总结了一个专属于国人的健康密码--14065430268,用它来管理心脏健康这笔财富.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专家门诊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总结的抗糖经

    我今年73岁,是一名患有多种疾病的人,因为脑梗住过3次院,又有糖尿病,病程长达33年,经过这些年来的系统治疗,病情逐趋稳定,尿糖、血糖一直比较稳定,未发现有大的并发症.回顾与糖尿病的斗争经历,有几点经验体会与病友交流.

    作者:刘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养生佳品——麦冬

    说起麦冬您可能并不觉得陌生,一颗颗白白胖胖、形如纺锤的麦冬,东倒西歪躺在那里,您会立刻被它的憨态所吸引,等品尝之后又会被它的清香所沉醉……

    作者:杨光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脂乱必究调脂10问

    1.老年病友化验血脂不高是否还需要吃降脂药?这要具体分析,60岁以上者凡具有高血压、高血糖、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冠心病和有上述疾病家族史者,无论血脂高与否均需服用降脂药和进食低脂饮食.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血脂正常就可停药,殊不知停药后1~2个月,血脂又可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而对于老年人和伴有动脉硬化的人,降脂药应终身服用.

    作者:李长玉;刘清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知识让人乐观

    75岁的李联久老大爷,确诊糖尿病至今有20个年头了.每次见到他,都乐呵呵的,心态特别乐观.但是,曾经也因为糖尿病而感到心慌失措.

    作者:罗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编读往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为何糖友经常大汗淋漓?

    在门诊,经常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朋友告诉我,在吃饭或睡觉的时候,甚至在平时非常安静的时候,身上会莫名其妙地出汗.有的是头面部出汗,有的是上半身出汗,衣服、被子都能被浸湿,十分狼狈.临床上有这种症状的糖尿病朋友不在少数.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它的发病又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李鸣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集众家之所长,扬国粹之精神——访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吕仁和教授

    上午八时许,吕教授所在的内分泌科门口已经早早等待了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一直到中午十一点半病人全部离开,记者才跟吕教授搭上话.他虽然年逾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记者发现,一上午的时间里,吕教授细心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耐心地询问患者病情,甚至连每个人的生活起居都要--问到.但他自己却顾不上喝一口水,上一趟卫生间.吕教授分秒必争地把所有时间都给予了他的患者……

    作者: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我们所吃的食物必须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大血管的运送,后经过微循环的交换被细胞吸收.如果微循环出现问题,营养就不能被充分交换.糖尿病并发症中,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较为常见,尤其是微血管的并发症.

    作者:蒋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4月健康温馨提示

    每到这个季节,春暖花开、柳绿花红,飞扬的花粉很容易导致人们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疾病,尤其是哮喘.春季哮喘高发的诱因很多,昼夜温差大,天气冷热变化大,易引起感冒;空气中花粉颗粒浓度显著升高,居室和办公室等场所的沙发、地毯和空调中的灰尘里寄生着看不见的螨虫、真菌等微生物,春季的气温、湿度很适合它们生长繁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