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英;肖望;刘芳梅
目的 探析超声下血流动力学和CTA对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患者9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比较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平均流速、收缩峰值流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经超声造影CTA前后的血管扭曲度分级情况.结果 卵巢、子宫良性肿瘤的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显著低于卵巢、子宫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卵巢、子宫良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卵巢、子宫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CTA造影后的血管扭曲度分级情况显著优于CTA造影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进行超声下血流动力学和CTA检查有助于卵巢、子宫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评估肿瘤的供血情况.
作者:颜建华;唐宪明;陈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于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临床处理对策,并做出相关综述.
作者:郭志豪;曾文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恢复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碧贤;苏顺清;余继超;吴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对康复结局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400例创伤性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骨折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康复知识认识、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对康复治疗的认识,并提升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患者满意水平高.
作者:冯春韶;冯银珍;张丽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联合应用脐静脉置管术(UVC)及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正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脐静脉置管术40例为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术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CVP测量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管道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感染率、体质量增长、住院天数、出院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管道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VP测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渗液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周内使用,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腔相对较粗,采用UVC穿刺成功率高,可使用它输血、血液制品及高渗的静脉营养液,但留置时间长会增加感染的机会.PICC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后期使用,因患儿早期皮肤水肿、外周血管隐匿、提高CVP测量成功率,降低穿刺的成功率,且反复穿刺增加感染的机会及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且使用的管径细小,不能输注血液制品及相关的血制品,不能采集血液标本,但留置的时间长,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低,故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联合应用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术可以互补长短,能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夏晓芹;招建华;张家杰;张志刚;阳升平;唐上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各35例,A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剂进行治疗,B组使用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进行治疗,C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7.1±0.1)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9.9±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1.3)%,各项数据与治疗前以及A组、C组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A组为28.57%,C组为5.71%.结论 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片剂和缓释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88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88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心内科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心内科疾病患者加以生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心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在对两组心内科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后,研究组心内科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2%,相较于对照组的77.3%,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内科患者生脉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炳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9月这段时间内在上级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的为对照组,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其中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以及自理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器患者实行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谭海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定期产检、无妊娠合并症且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174例为研究对象,初产妇年龄均在21岁-34岁,孕周均在37周-40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效果.结果 观察组侧切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加强产前教育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林文鸿;余艳萍;麦碧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施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80.95%)高(P<0.05);观察组LVEF(62.47±11.02)%比对照组高;观察组TC、TG、LDL-C、HDL-C比对照组改善幅度大(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显著缓解心绞痛,改善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显著.
作者:谭毅武;梁杏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对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当作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知柏地黄丸治疗)和观察组(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4疗程、随访半年后的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于老年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取补中益气丸联合知柏地黄丸治疗,要比使用知柏地黄丸临床疗效显著,对此值得推广和完善.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在慢性咽炎治疗过程中实施半夏厚朴汤的临床效果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本院所收治的100例慢性咽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冬凌草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半夏厚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咽炎患者实施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咽部症状和体征.
作者:袁乡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早期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58例18岁-80岁符合TEXAS大学糖尿病足伤口分类法的分级I级-II级或分期A级-C级的糖尿病足患者,比较两者患者伤口特征,糖尿病足伤口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溃疡总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前8周观察组每周伤口愈合速度较快(P<0.05),后开始减慢.使用自体PRF凝胶治疗28例糖尿病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凝胶在早期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和预防感染方面,比普通的抗菌素软膏更为有效.
作者:李有佳;岑泳欣;麦高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血沉、C反应蛋白(CRP)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3月在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60例作为AS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分析法及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病情活动、HLA-B27、血沉及CRP,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法以及ROC曲线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S组活动、可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S组血沉、CRP水平、HLA-B27的阳性率、心电图异常率及X线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PR水平和血沉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HLA-B27虽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但是并不能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曲线下面积:3.24).结论 血沉、CPR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病情的反应指标,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HLA-B27的阳性率变化不能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指标.有效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反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秦曼妮;梁逸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缺血性J波患者;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阳性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阴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急性心梗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J波,尤其J波时限长及夹角增大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
作者:范文茂;徐新;张社兵;唐良秋;陈宝峰;陈锦峰;胡秀莲;班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门诊输液采用双向查对制度对其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查对制度,观察组患者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程度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3.1%,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为1.6%,满意度为98.4%,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度及满意度,有确切应用价值.
作者:尹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35.7%;26例患者好转出院,占61.9%;1例患者死亡,占2.4%,总有效率是97.6%.结论 及时有效地判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减轻心肌的受损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予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胸痛解除时间(1.76±0.52)min、心率恢复时间(2.37±0.65)min、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218.34±60.51)次,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70.83±10.36)次/min、QTc周期(473.27±55.67)ms、QPR波群时限(115.73±12.65)ms、PR间期(190.53±20.74)ms,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尿毒症患者,收治时间2014年1月-2017年3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同时施加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指标包含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等.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护理尿毒症患者时,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后,可使护理质量明显升高,并促进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罗伟燕;张志兰;劳艺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针对影响其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成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管理小组,构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管理模型,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冰;梁少霞;邓肖华;欧爱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