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恢复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谭碧贤;苏顺清;余继超;吴庆梅

关键词:康复护理, 烧伤, 恢复水平,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恢复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东莞市厚街医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的康复效果显著好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行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诊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与研究组(35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予以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胸痛解除时间(1.76±0.52)min、心率恢复时间(2.37±0.65)min、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218.34±60.51)次,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70.83±10.36)次/min、QTc周期(473.27±55.67)ms、QPR波群时限(115.73±12.65)ms、PR间期(190.53±20.74)ms,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升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聚焦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聚焦消融术(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消融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前后的病灶体积、子宫体积,并随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缩小(P<0.05).患者治疗后的痛经、月经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聚焦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小凤;吴妍;陈爔文;关珊珊;高祖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于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临床处理对策,并做出相关综述.

    作者:郭志豪;曾文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体会

    目的 探究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痊愈出院,占35.7%;26例患者好转出院,占61.9%;1例患者死亡,占2.4%,总有效率是97.6%.结论 及时有效地判断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减轻心肌的受损程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综合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综合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各35例,A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剂进行治疗,B组使用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进行治疗,C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为(7.1±0.1)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9.9±1.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3±1.3)%,各项数据与治疗前以及A组、C组治疗后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A组为28.57%,C组为5.71%.结论 君力达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片剂和缓释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疏血通治疗老年褥疮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老年褥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褥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可能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作用同时刺激上皮组织再生及血管形成促进褥疮愈合,且在老年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江均良;黄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超监测对中药通补周期治疗人流术后月经恢复疗效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B超监测对中药通补周期治疗人流术后月经恢复疗效的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流手术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的75例患者在进行人流术后不服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的75例患者在进行人流术后采用中药通补周期疗法进行治疗,对150例患者连续观察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症状评分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5 d及30 d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1、3、6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B超监测技术可以精确的对进行人流术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了解患者的子宫恢复情况.中药通补周期治疗对子宫内膜修复具有非常好的疗效,达到更快更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张凤华;刘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效果及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11家社区健康卫生服务中心共接种疫苗的1,000例老年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未接种疫苗,观察组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分析两组免疫效果和特异性IgG的抗体情况.结果 观察组免疫成功比率比对照组高,免疫失败比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接种后特异性抗体IgG中GMT值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较高,而且起效较为明显,对肺炎球菌预防效果较好,而且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帮助老年人群避免肺炎病菌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佳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效果.方法 共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从我院药剂科领取胺碘酮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从我院药剂科领取利多卡因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63例(72.94%)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79例(91.8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共23例(27.06%)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5.8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给药联合口服给药,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蔡小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小儿齿科实施七氟醚麻醉的患儿76例,根据患儿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联合生理盐水静脉泵入,实验组患儿接受七氟醚喉罩吸入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躁动评分为(1.31±0.20)分、镇静评分为(2.53±0.49)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42.24±10.37)min、拔管时间为(9.24±1.01)min、苏醒时间为(12.13±2.34)min,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齿科患儿在接受七氟醚麻醉时,给予其右美托咪定,能够预防和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宗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职业性苯中毒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职业性苯中毒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职业性苯中毒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苯中毒的医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病人身体的医治和护理,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关注怎样调节和控制患者的负性心境、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等.

    作者:孙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流程化管理在代谢综合症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流程化管理在代谢综合症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代谢综合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流程化管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化管理在代谢综合症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应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蓉;曾庆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复发分析

    目的 分析胸腺肽肠溶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者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76例CIU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前者予以地氯雷他定治疗,后者在此基础结合胸腺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及U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对照组复发率18.42%、不良反应率21.05%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63%、5.26%(P<0.05).结论 采用胸腺肽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CIU患者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应用价值.

    作者:王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NR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NRS疼痛评分明显更低(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 通过对骨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使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能够对促进骨伤患者创口愈合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蒙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水平,并且找出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新生儿病房的32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经过收集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出生胎龄、性别、产次、分娩方式、出生季节、出生体质量等方面的资料,确定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325例早产儿当中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的比例为37.8%,存在维生素D不足现象的比例为41.8%,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早产儿只有20.3%.与冬春季节出生的早产儿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夏秋两季出生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出现维生素D水平较低问题的几率比较高,而且出现季节对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度大.

    作者:邓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3TC+AZT+LPV/r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运用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及HIV病毒载量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高于对照组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上升及HIV病毒载量上,两组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采用3TC+AZT+LPV/r、3TC+AZT+EFV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均可以有效达到很好疗效,但是两种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苏广普;陈维;李秋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腹腔积液性质的价值

    目的总结18F-FDG PET/CT显像鉴别诊断腹腔积液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腹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回顾性分析有无腹膜转移SUVmax值差异及PET/CT、CT扫描、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学确诊35例为腹膜转移癌所致,其中15例为良性.PET/CT诊断腹膜转移灵敏度90.0%,特异性91.0%,准确率90.0%;CT在诊断腹膜转移灵敏度为48.0%,特异性82.0%,准确性为59.0%;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灵敏度44.0%,特异性100.0%,准确率61.0%;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诊断吻合度分析显示,PET/CT检查吻合度(Kappa=0.769,P<0.05),CT(Kappa=0.231),腹腔积液细胞学(Kappa=0.325).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应用于鉴别诊断腹腔积液性质中确有较好效果,可用于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诊断.

    作者:毕伟;李霞霞;王志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肺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少肺癌放疗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放疗的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针对性护理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3.3%vs 63.4%,P<0.05).结论 对于肺癌放疗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肺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菊红;黄柳情;谭韶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J波时限与夹角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中J波以及J波时限与夹角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35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观察缺血性J波,J波时限及夹角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伴有J波的急性心梗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缺血性J波患者;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阳性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J波时限及或J波夹角阴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J波患者近期死亡率明显高于不伴J波急性心梗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缺血性J波,尤其J波时限长及夹角增大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死亡率高.

    作者:范文茂;徐新;张社兵;唐良秋;陈宝峰;陈锦峰;胡秀莲;班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在颈部、腋窝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颈部、腋窝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9月间因被诊断为淋巴结肿大,怀疑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而在我中心进行医治的患者25例,全部病人均进行病理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两者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而确定超声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采用超声对25例病患进行诊断,其中被诊断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的患者有23例;25例患者经病理学活检,其中被确诊为浅表性淋巴结结核的患者有24例.超声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5.83%(23/24).所有患者中,病变累计单侧患者8例(33.33%),病变累及双侧患者12例(50.00%),病变融合者4例(16.6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浅表淋巴结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诊断迅速,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浅表淋巴结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邱新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心电图(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