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霞
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以下简称VSD),通过多孔、富有弹性、无刺激的VSD敷料联合生物半透膜将创面密封,并通过负压引流管吸引创面;减少感染和换药次数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优点在于控制感染迅速,引流充分,促进肉芽组织健康成长,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等[1].2009年我科采用VSD技术对12例皮肤缺损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探讨手术室护理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疏漏的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加强手术室易疏漏环节的防范措施.加强手术室每个环节的管理,减少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姚萍;胡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治疗中老年女性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门诊及病房符合诊断标准的无菌性尿道综合征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每次口服阿米替林25 mg,每日2次,阿普唑仑0.4mg,睡前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每次口服谷维素10mg,每日2次.两组均1月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1%,对照组总有效率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阿米替林及阿普唑仑是治疗无菌性尿道综合征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其副作用可以被大多数患者耐受.
作者:刘丹荣;尤志珺;向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之一,既可单独出现,亦可是某些疾病的伴发症状,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加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还是诱发和加重原有病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还能引起肠道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且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老年人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徐艺;蔡克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提高颅脑损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急救的232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对232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全力抢救和精心细致护理,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科学的应用急救程序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顺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后牙疼痛、松动,影响进食,自行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后逐渐缓解,但钝痛持续,逐渐出现牙齿松动,未行正规口腔专科治疗.1月前发现左下颌皮肤红肿,出现瘘道溢脓.于当地卫生院就诊,行抗炎(头孢类)和局部换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07年11月27日来我院门诊,拍下颌骨正侧位片示:左侧下颌骨体部见囊状骨质破坏.
作者:程海冬;胡图强;马敏;刘燕;马明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 CRP)的含量,以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及伴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3例,对照组(正常人)34例.将高血压组分为2个亚组:无左室肥厚组(19例)及伴左室肥厚组(14例).所有入选者常规测量其血压、血脂、血糖、HCY及hs-CRP.结果 高血压组HCY及hs- 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中,伴左室肥厚组hs - 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而HCY含量无明显差异(P>0.01);血浆HCY、hs- CRP水平与个体平均动脉压显著相关.结论 血浆HCY及hs - CRP浓度与血压值呈正相关;高血压所致左室重构与血浆hs- CR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HCY水平未见相关性.
作者:刘萍;高向阳;马小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1岁,息宫颈癌2年余,右腹壁包块疼痛半月,无药物过敏史,诊断为宫颈癌伴腹壁转移,给予参麦注射液增强免疫治疗,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约20分钟后,出现眼、面部皮肤充血,双上肢皮疹,随即出现胸闷、气促、全身出冷汗.查体:BP 125/80mmhg,P 98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早搏,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立即更换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10分钟后症状缓解,30分钟后皮肤充血及瘙痒症状减轻,皮疹消退.
作者:段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传统化学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已达到平台期,靶向药物为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靶向药物,尤其是EGFR - TKI类正逐渐称为一线治疗选择.另外,在维持治疗和二三线治疗等方面,靶向药物也有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并进行相关探讨.
作者:张亚琨;郭其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和力月西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在用药期间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力月西组(Ⅰ组,n=15)芬太尼组(Ⅱ组,n=15)和力月西组(Ⅲ组,n=15).分别记录三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芬太尼和力月西均不会影响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安全可行.
作者:刘洁;姜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患者数约占全世界50%以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食管癌确诊患者中,多数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仅为25%左右,因此,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不能或不宜行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三维适形放疗(3D - CRT)较传统放疗而言,在靶区定位及照射方面准确度更高,使靶区获得高剂量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下降.
作者:于波;茅卫东;舒忠琴;林峰;刘少平;赵韬;顾小伟;夏林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在不同血压情况下的变化.方法 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1级患者、2级患者、3级患者各4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组间进行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随血压级别升高,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同步升高.对于血清胱抑素,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比较,P<0.05,1级与3级之间P<0.01.对于hsCRP,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1级与3级之间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增高的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二者与高血压的发生强烈相关,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推测二者均与高血压发生的血管炎症和损伤因素有关,血清胱抑素对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促进作用.推测对血压进行合理管理达到有效控制则可明显降低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李珂;陈其军;李沂;安闽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如何能够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也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在工作中护士应加强并做好临床用药监督,并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尽大可能的消除一切现存的与潜在的用药隐患.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为青霉素二苄基乙胺盐与适量的缓冲剂及混悬剂合成的无菌粉末,进入体内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早期梅毒的预防和治疗,通常是用120万U的注射用苄星青霉素作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4周.该药溶水性差,加入灭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即配置成混悬液.混悬液属于粗分散体系,分散固体粒子大于胶体粒子,多数粒径在0.5μm~ 10μm,也有的可达50μm以上.
作者:刘惠仙;许定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旨在综合各类胆心综合症病例,分析各种情况,以期达到大限度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108例胆心综合症不同就诊、发病情况,以及终确诊的不同情况总结胆心综合症诊治方法.结果 共同的易患因素,疼痛反射,感染等代谢因素以及疼痛刺激均易造成胆道疾病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病症状的原因.原发病治愈后,心绞痛症状就随之消失.结论 由于胆心综合症患者常常以心绞痛症状就诊,所以常被误诊为冠心病.临床医生缺少胆心综合症的概念,加强对胆心综合症的认识是避免误诊误治的根本方法.
作者:黄玉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 RA)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干扰.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给药组,结扎单侧输尿管造成梗阻性肾病模型.术后9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做组织学检查,HE染色,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结果 维甲酸显著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肾间质CTGF、α- SM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维甲酸减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和炎细胞浸润,降低CTGF表达,抑制α- SMA表达,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作者:王春来;李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老干部对日常医疗保健关注程度的提高,干休所医疗保健需求也日益增加.健康医疗一体机主要是针对慢患者群而设计的医疗服务终端,可提供便捷、高效、交互程度较高的基础健康监测与反馈信息,对于节约干休所人力资源、满足老年干部人群的基础健康保健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瑞;李萍;吕晓娟;陈渝;鉏振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较前明显提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患者也成为药品市场大的消费群体.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下降,基层医院由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不能熟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不能专科专治,非处方药甚至部分处方药能在药店随意购买,造成老年患者用药的危险性比成人常见,因此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周绍龙;王林;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炎症[1].因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较多,动脉硬化而致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受到致病菌的侵犯而感染.通过综合正规治疗及全方位精心护理,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华;聂畅莉;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肛肠科术后患者主要的症状就是切口疼痛,以往的经验就是运用一些分散疗法,如和患者聊天、听音乐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自2009年至今,我科室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来治疗肛肠科术后疼痛,效果不错,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惠丽;万海青;李惠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