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局限性的膨出,瘤壁由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者称为真性动脉瘤,而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者称为假性动脉瘤,有内膜撕裂者称夹层动脉瘤.动脉瘤就像体内埋藏的定时炸弹,一旦发生破裂,患者会在几分钟内因大出血而死亡.我科于2011年5月收入1例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手术后并发夹层动脉瘤,经过积极治疗后获得痊愈,于6月上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才红;鲍海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鞣花酸系从石榴皮中提取的石榴素主要成分,在中医有补气健脾活血、清热解毒,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癌的作用.石榴是常见的红树伴生植物,属于茜草科山石榴属,有很好的药用价,如抗肿瘤和抗生育以及驱虫和抗痢疾等[1].目前,应用于肺心病治疗报道甚少.本文通过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鞣花酸对肺心病免疫功能的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邝军;张立波;朱建勇;何敏;叶青;苟志斌;范荣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丹毒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炎症[1].因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较多,动脉硬化而致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不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易受到致病菌的侵犯而感染.通过综合正规治疗及全方位精心护理,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葛华;聂畅莉;梁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较前明显提高,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患者也成为药品市场大的消费群体.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下降,基层医院由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不能熟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又不能专科专治,非处方药甚至部分处方药能在药店随意购买,造成老年患者用药的危险性比成人常见,因此老年患者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作者:周绍龙;王林;刘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和规范用药.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1943张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9.31%,抗生素滥用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49.62%,心血管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6.60%;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给药方案、重复用药、药理拮抗和配伍禁忌及书写不规范等方面.结论 门诊部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严重,应加强监控、注重合作、发挥职能部门作用,以保障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赵荣耀;赵改书;杨晓杰;谭川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空气压缩泵为驱动的雾化吸入疗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36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并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36例患者在配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过上述雾化吸入治疗后均获得满意效果,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疗法值得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在不同血压情况下的变化.方法 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1级患者、2级患者、3级患者各4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组间进行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组间比较,随血压级别升高,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均同步升高.对于血清胱抑素,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比较,P<0.05,1级与3级之间P<0.01.对于hsCRP,高血压1级与2级之间、2级与3级之间、1级与3级之间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增高的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二者与高血压的发生强烈相关,且二者有明显相关性,推测二者均与高血压发生的血管炎症和损伤因素有关,血清胱抑素对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促进作用.推测对血压进行合理管理达到有效控制则可明显降低血清胱抑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李珂;陈其军;李沂;安闽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第47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于2011年6月3日~7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热点总结如下.
作者:禚银玲;郭其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自诉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后牙疼痛、松动,影响进食,自行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后逐渐缓解,但钝痛持续,逐渐出现牙齿松动,未行正规口腔专科治疗.1月前发现左下颌皮肤红肿,出现瘘道溢脓.于当地卫生院就诊,行抗炎(头孢类)和局部换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2007年11月27日来我院门诊,拍下颌骨正侧位片示:左侧下颌骨体部见囊状骨质破坏.
作者:程海冬;胡图强;马敏;刘燕;马明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血清烯醇化酶(ENO)的活性,探讨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烯醇化酶的关系.方法 用酶偶联速率法全自动生化仪测定ENO活性.73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70名体检健康人员.结果 73例患者ENO活性平均为15.52±5.73 U/L,显著高于健康组ENO活性5.91±1.90U/L(P<0.05或P<0.01).结论 本实验探讨血清中烯醇化酶(ENO)活性,提示烯醇化酶活性的变化对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相关意义,对疾病的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符晓苏;张志宇;孙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理美学是在整体护理理念指导下一门应用性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是研究护理工作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通过在老年病房深入运用实施护理美学与整体护理的充分结合,努力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护理氛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在实践中体现,形成整体佳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现将护理体会报告报道如下.
作者:温瑞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统常见的急症,发生在老年患者尤为常见,症状不典型,病死率极高,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增加.腹泻如果能及时控制,是减少腹泻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至201 1年6月共收治12例老年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云;过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输液过程中空气故障是常见的问题.在发现空气故障时,传统的做法分离输液管接口重新排气或在关闭输液管下端情况下挤压、弹击输液管排气法,既浪费时间又有可能因排不净空气分离输液管接口造成药液浪费和污染.这样增加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护士的不满,无形中增加了医患间的矛盾.现介绍一种快速排空气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静;邓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9%;大于8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90%;保守估计,平均每两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人患高血压.因此,良好的控制血压,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追求目标.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除了家族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对血压的影响较为重要.在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积极干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控制手段,因此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沈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和力月西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在用药期间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接受呼吸机治疗的COPD急性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芬太尼和力月西组(Ⅰ组,n=15)芬太尼组(Ⅱ组,n=15)和力月西组(Ⅲ组,n=15).分别记录三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芬太尼和力月西均不会影响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安全可行.
作者:刘洁;姜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也是用药前后的监护者.如何能够安全用药,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也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在工作中护士应加强并做好临床用药监督,并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尽大可能的消除一切现存的与潜在的用药隐患.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发患者数约占全世界50%以上,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食管癌确诊患者中,多数已为中晚期,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仅为25%左右,因此,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不能或不宜行手术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三维适形放疗(3D - CRT)较传统放疗而言,在靶区定位及照射方面准确度更高,使靶区获得高剂量的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受量下降.
作者:于波;茅卫东;舒忠琴;林峰;刘少平;赵韬;顾小伟;夏林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衰主要是老年人疾病,在超过65岁的人群中,心衰发生率将近10%[1].老年心衰患者长期卧床,心功能差,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钙的摄入与吸收减少,易致骨质疏松,加之患者疲倦,头晕,乏力,极易发生跌倒事件,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比一般老年人要高.骨折后的慢性心衰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被动体位,肢体制动,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诱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成功救治、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指导致关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了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股骨颈骨折后致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区,而老年病毒性肝炎在老年传染病中占首位[1],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因此关心老年人,加强老年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及防治也刻不容缓.自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我科收治了60岁以上的老年乙型肝炎患者63例,根据其特点,实施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崇慧;刘艳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老年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护理单元,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护士责任感.结果 各项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沟通更默契.结论 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强了医疗安全.
作者:许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