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患为诚信付出的代价

王锡山;关旭

关键词:医药卫生事业, 医患关系紧张, 医院, 医患矛盾, 医患纠纷, 信息网络, 新闻网站, 事件, 和谐美, 中国, 制约, 升级, 描述, 媒体, 健康, 横幅, 报刊
摘要: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大媒体报刊和新闻网站我们已经很难找到描述医患之间和谐美好的词句了,取而代之的是频频出现的伤医杀医,打砸医院,在医院烧纸摆横幅等事件,这些恶性事件在整个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也正在赤裸裸的昭示着在中国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的不争事实。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逐年增加正在严重的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应用MRI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价值

    目的:探讨影响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影响因素对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入院的60例患者,所选取的病例术前均行盆腔MRI检查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实施手术方式为直肠癌扩大根治术( AR)或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APR),不伴有多发癌、同时性癌及异时性癌,病例资料完善,比较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及MRI判定的准确性。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1例离体直肠标本行MRI扫描,将其影像结果与术前MRI进行对比。结果术前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中,总例数为60例,诊断与病理T分期一致的例数为52例,总体准确率为86.67%。对纳入的影响MRI术前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BMI和肿瘤大直径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直肠系膜浸润程度(D1/D0)、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距离肛缘的距离、术前CEA、CA199、性别、病理回报的神经侵犯、血管瘤栓、淋巴管瘤栓、淋巴结转移数目、术前贫血、手术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BMI的P值为0.0012,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大直径的P值为0.0981,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BMI和D1/D0的P值,P值为0.5509,无统计学意义。离体直肠1例标本进行MRI扫描与术前MRI影像吻合。结论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一致性强,应用价值高。 BMI越小,术前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可能越高。

    作者:崔书发;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稿约

    作者:《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部无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附视频)

    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 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的出现是微创外科的一次技术革命[1],带领外科技术进入无创时代,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对技术平台要求较高,现阶段难以普及和推广。笔者通过实践首先提出了“类NOTES ( like-NOTES )”的概念。类NOTES是使用腹腔镜器械、TEM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完成腹腔内手术操作,经自然腔道(阴道或者直肠)取标本的腹壁无切口手术。其优点是可充分利用自然腔道,减少手术切口,更符合功能外科理念[2]。哈尔滨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于2014年9月15日成功实施了一例腹部无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高位直肠癌根治术(类NOTES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王猛;刘正;陈瑛罡;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刊文献查阅方式

    为了及时传播杂志的新消息,加强读者、作者、专家多层次互动,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阅本刊文献:登录万方数据网http://med.wanfangdata.con.cn/Journal/xhwk.aspx,输入关键词搜索本刊相关文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多酚类植物化学预防剂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预后欠佳。因此化学预防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中植物化学预防因其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现将讨论结直肠癌植物化学预防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进展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uroendocrine neoplasm ,NEN)泛指所有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根据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 NEN可分为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 neuroendocrine tumor , NET)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 NEC)。根据肿瘤是否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嗜铬素等)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多年来,先后使用过类癌,APUD瘤等多种术语描述这种肿瘤,其相互之间有交叉,对其认识也多有混淆。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标准的不统一以及发病率的相对较低影响了大样本病例的收集和临床试验的开展,对其很多方面都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梦捷;胡涵光;郑树;袁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AQP-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AQP-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结直肠癌病变的石蜡包埋标本(结肠癌17例,直肠癌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AQP-5在上述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64.7%(11/17),其中高、中分化癌组织病例中,呈阳性者3例,阳性率为33.3%,而8例低分化病例中,阳性8例,阳性率为100.0%,二者表达差异显著( P<0.01)。直肠癌病变中癌细胞AQP-5(+)表达率为70.9%(22/31),13例高中分化病例中,阳性者6例,阳性率46.2%,18例低分化病例中16例呈阳性,阳性率为88.8%,二者具有差异(P<0.05);两种类型肠癌CD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QP-5有助于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作者:杨玉波;王斌;关铁军;闫光志;王晓明;陈峰;华南;周平;梁国栋;陈佳祺;刘海瑞;王首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排、控便功能训练对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高脂高蛋白的摄入量增加,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与西方人比较,我国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是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中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1]。随着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金标准曾经是腹会阴切除术,但近十多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作为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必须遵循的原则已被广泛接受。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英国的Heald等[2]于1982年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许多学者已经把TME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 TME术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在3%~7%以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3-5]。使直肠癌的治疗从传统的根治肿瘤,转变为兼顾消除肿瘤和保留肛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治疗模式。 TME可减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有效提高患者的保肛率。不过,采用TME保肛术后,尤其是低位保肛的患者,由于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除,会导致很多患者手术后出现超过9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功能障碍。即所谓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 LARS是一种以便急、便频和气便失禁等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组成的综合征。在少部分患者也可能表现为便秘或排粪困难等症状[6]。在根治性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外科术后康复的重点与难点[7]。因此,对行低位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术后早期系统的排、控便功能训练,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珊珊;王立平;回广玲;张雷;刘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EGFR是晚期食管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食管腺癌是西方国家中发病率增加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是治疗晚期食管腺癌的标准方案,虽然新辅助化疗能够延长部分化疗有效病人的生存期,但是仍有许多患者死于肿瘤复发。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肿瘤细胞增殖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转移和组织再生。研究发现EGFR高表达和EGFR基因组扩增与直接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然而,对于接受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EGFR的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仍不清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对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认识、诊断及治疗

    结肠脾曲综合征指结肠脾曲处的弯曲部积聚过多气体或粪便引起腹胀、腹痛及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的一种综合征。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先天性结肠固定点异常有关。常用的检查方法是X线钡剂灌肠大肠造影。治疗以彻底的近段、次全及全结肠切除术为合理,且效果亦理想。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作者:杨维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结直肠癌预后的meta分析

    目前,TNM分期是临床上制订结直肠癌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然而,此分期系统不能充分反映临床治疗和评估患者预后的情况。按照指南, TNM分期I期和低危II期患者术后无需接受辅助治疗就可以达到理论上的完全治愈,并长期存活( Benson et al ,2013)。然而,约有10%的I期和20%的II期患者术后会发生复发转移。因此,临床上亟需其他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来更精确分期,并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

    作者:梅祖兵;崔龙;李春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肛管疾病

    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外科治疗已经进入了微创时代。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作为微创术式的一种,其在治疗直肠肿瘤方面,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多个优势,正逐渐受到学者的亲睐,但该术式对肿瘤的术前分期以及手术的适应症要求较为严格,在临床工作中也应谨慎开展。现笔者就经肛门内镜下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疗效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

    作者:陈瑛罡;夏立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出血诊治进展

    结直肠手术术后吻合口出血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未给予正确、及时的处理,患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引起结直肠外科医师的重视。笔者针对结直肠手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并探讨了各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及特点。

    作者:王颢;赵权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肛门及结直肠疾病治疗的创新和进展

    结直肠外科领域囊括了结肠,直肠和肛门良性和癌性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恶性疾病如结直肠癌治疗的显著进展主要是指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筛查的广泛开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化疗和放疗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外科手术的适应症。良性疾病的治疗,如憩室病,痔疮和肛裂等,也发生了很大的进步,开始向微创外科以及美容外科的方向发展。本文对结直肠良恶性疾病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苗大壮;王锡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大家GREAT MASTER--彭淑牖教授

    彭淑牖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彭淑牖教授在我国外科手术学和肝胆胰外科学领域贡献突出,至今仍活跃在外科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低位直肠保肛手术的疗效分析

    对于低位直肠肿瘤,既往的大多数的观点认为行Miles手术是必须的、安全的,通过近10余年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直肠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有规律的,尤其是对于低位直肠肿瘤远端肠管切除2 cm安全距离的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理论的提出以及吻合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直肠肿瘤的治疗跨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治疗低位直肠肿瘤的主流术式。如何对低位直肠肿瘤行保肛治疗,已有较多研究[1-4],而对于部分距肛缘(4~5)cm直肠肿瘤的患者在行低位前切除术中,由于患者过于肥胖或盆腔明显狭窄,不能有效的在狭窄的骨盆中顺利完成远端直肠的关闭、切割,从而无法进行直肠、乙状结肠的端端吻合。对此,我们采用直肠肿瘤拖出肛门外切除、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雄友;高德山;王晓英;张玲;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本刊对论文参考文献写作格式的要求

    本刊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应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末。电子文献分别用载体标志代码,如CD光盘( CD-ROM)、OL(联机网络)在被引刊名前用方括号注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结直肠外科:肛门直肠手术学》书讯

    由Steven D.Wexner和James W.Fleshman主编,何超等主译的《结直肠外科:肛门直肠手术学》一书已于2014年8月出版发行。本书是Steven D.Wexner和James W.Fleshman编写的《结直肠外科技巧》两卷丛书中的一卷,即肛门直肠卷。《结直肠外科技巧》是一个独特的、与以往传统教科书非常不一样的图书,包括了经腹和经肛门直肠两卷,由许多国际知名且临床经验丰富的肛肠外科专家撰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的全体医生在何超教授的带领下,为本书的翻译付出了大量的汗水。书中的内容丰富、详尽且和临床工作息息相关,包含了作者的个人经验以及国际上新的进展。书中不但包含了常见疾病如痔、肛瘘、肛裂的外科治疗,还对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如大便失禁的外科治疗做了详细的阐述。针对每一种疾病书中都详细介绍了多种治疗方法,从经典术式到刚开展的治疗项目,涵盖了肛肠外科所有的手术方法。每一种治疗手段都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对于肛肠外科医师具有很强的应用和指导价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右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附视频)

    德国的Hohenberger [1]在2009年提出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作为结肠癌规范化手术的新理念。该理念阐述的是直视下在结肠系膜脏壁两层筋膜间隙内锐性分离,以保证结肠及其系膜脏层的完整,并在系膜血管根部高位结扎,以此达到淋巴结的大化清扫并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转移。对照Heald提出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 TME ),发现 CME无论在概念、手术方法还是对手术标本要求上都有诸多相同之处。而TME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多项临床试验的验证[2-3],那么CME的临床疗效是否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更具优势呢?从Hohenberger、West和Eiholm [4-5]等人的文章中目前可以得出行CME手术的标本在肿瘤根治效果上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该概念的提出为规范结肠癌手术,提高手术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刘忠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道起搏器治疗顽固性便秘的评价

    目的:观察骶神经调节术( 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治疗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骶神经调节测试系统,经皮穿刺刺激调节骶神经根治疗12例顽固性便秘患者,通过排便日记、Cleveland便秘评分及患者症状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在测试治疗阶段11例患者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每周排便次数、排便量明显增加。其中10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永久性植入术后平均随访7.8个月(1~20个月),每周排便次数从(0.80±0.42)次增加到(8.10±2.47)次( P<0.01);每次排便时间从(21.10±10.06)分钟减少到(3.70±0.67)分钟(P<0.01);Cleveland便秘评分从(21.10±4.99)分下降到(8.90±0.88)分(P<0.01);VAS评分从(9.90±3.28)分增加到(84.10±4.63)分( P<0.01)。结论 SNM是一种安全、可逆、有效、微创的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新方法,适于对传统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便秘患者。

    作者:郑建勇;李世森;李前进;李朝阳;孙豪;王勉;代艳然;吴国生;赵青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