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定明;罗冬;李冠华;陈天进;郭灿
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方法 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治疗组40例,高压氧治疗组40例,联合治疗组40例,疗程共8周,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评价指标,评价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经8周治疗干预后,联合治疗组MMSE、WMS、ADL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尼麦角林治疗组上述三项指标改善明显(P<0.05),而高压氧治疗组MMSE、ADL评分较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与尼麦角林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尼麦角林组与高压氧治疗组比较,仅MM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均无明显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国军;张燕柳;张惠莉;于永娜;宋帅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α-硫辛酸预干预组(干预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6h、12h、24 h、48 h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利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在各时点凋亡细胞计数、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和JNK3蛋白的表达增高.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改善24 h、48 h神经功能缺损[(1.50±0.55)分比(2.33±0.52)分、(1.33±0.52)分比(2.00±0.63)分],减少各时点脑梗死体积(均P<0.05);降低12h、24 h、48 h促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表达及6h、12h、24 h、48 h时JNK3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 α硫辛酸注射液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其抗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Bax的表达和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JNK3通路有关.
作者:董银华;张侃;王洪新;陈泽峰;李强;范宏光;赵岚;高路燕;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杂志老年人骨质疏松文献的分布状况和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2008-2013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系列杂志刊登的老年人骨质疏松文献,对文献年代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内容、发文机构及地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中华医学会中华系列杂志刊登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文献共76篇,分布于22种期刊,其中载文多的杂志为《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8篇,36.8%);分布年代以2013年(21篇,27.6%)多,其次为2009年(17篇,22.4%)和2012年(12篇,15.8%);发表文章多的省市为北京市(18篇,23.7%),其次为浙江省(13篇,17.1%)、上海市(10篇,13.2%)、广东省(10篇,13.2%);发表文献多的机构为北京积水潭医院(4篇,5.3%);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诊断、药物治疗、骨代谢以及外科手术治疗骨折等.结论 中华医学会中华系列杂志是医务工作者获取老年人骨质疏松文献的重要来源,期刊分布较集中,《中华老年医学杂志》载文多,但发文作者、机构分布较分散,老年人骨质疏松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作者:时秋宽;石婧;孟丽;段春波;于普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y,DLB)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幻觉和类似帕金森病(PD)的运动症状,患者的认知障碍常在运动症状之前出现,主要病理特征为路易氏体(LB),其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及脑干.
作者: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综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中短期干预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某街道社区70岁以上MCI老年人(干预组46例,对照组35例)进行12周(共24次)的综合认知训练.分别于基线、干预结束、干预后1年采用中国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NTBE)及自制健康问卷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1)基线:干预组NTBE中语义联系项优于对照组(t=2.13,P=0.037),词汇流畅蔬菜测验项低于对照组(t=-2.25,P=0.038),其他测验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年随访组内比较:干预组NTBE推理测验(t=-2.70,P=0.010)等16项提高,2项下降(均P<0.05).对照组NTBE语义联系(t=-2.27,P=0.013)等9项提高,5项下降(均P<0.05).(3)1年随访组间比较:干预组NTBE推理测验(F=16.80,P=0.000)等5项优于对照组(均P<0.05).(4)3次随访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TBE推理测验(F=5.16,P=0.01)等4项分测验存在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 综合认知训练对MCI部分认知领域有改善作用,其中推理能力有效性可持续一年.
作者:冯威;李春波;陈优;成燕;吴文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北大医院和北京医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年龄65岁以上,行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41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年龄(74.3±5.4)岁,Ⅰ、Ⅱ、Ⅲ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77.3%、4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并发症、术前贫血、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并发症、术前癌胚抗原(CEA)升高、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脉管癌栓、神经侵犯、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辅助治疗与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前白蛋白<30 g/L、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辅助治疗是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较好,年龄≥75岁、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前白蛋白<30 g/L、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辅助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杨华;肖刚;汪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与相干光断层成像(HRA-OCT)在鉴别正常眼和视野前青光眼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3例视野前青光眼患者(视野前青光眼组)和3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HRT-Ⅱ及HRA-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杯盘面积比、线性杯盘比、视杯平均深度、大视杯深度、视杯形态、轮廓线高度变化,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设定特异性为≥80%和≥95%,寻找HRT-Ⅱ及HRA-OCT对视野前青光眼的佳诊断指标.结果 视野前青光眼组与对照组HRT-Ⅱ除视盘面积、轮廓线高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参数比较,对视野前青光眼有诊断意义(均P<0.05);66.7%的参数AUC>0.800;58.3%的参数AUC>0.900.HRA-OCT除鼻侧神经纤维层厚度(P>0.05)外,其他参数对视野前青光眼有诊断意义(均P<0.05);66.7%的参数AUC>0.800;33.3%的参数AUC>0.900.HRT-Ⅱ对于视野前青光眼的佳诊断参数杯盘面积比(AUC=0.984)与HRA-OCT的佳诊断参数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AUC=0.940)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T-Ⅱ与HRA OCT两种仪器均能够较好地反映视野前青光眼患者视盘及其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对视野前青光眼诊断准确度较高;对于视野前青光眼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相近.
作者:李晓宇;王铮;胡蕾;陈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和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1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9例)、超体质量组(56例)、肥胖组(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 3组24 h、日间(6:00~22:00)、夜间(22:01~5:59)收缩压与24 h、夜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晨峰收缩压较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升高(均P<0.05);肥胖组晨峰舒张压较正常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日间舒张压较超体质量组升高(P<0.05).肥胖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日间收缩压变异性、昼夜节律分别为(12.6±2.7)%、(12.2±2.9)%、(5.2±10.5)%,与超体质量组(10.4±2.2)%、(10.2±2.2)%、(1.4±6.9)%和正常体质量组(9.4±1.9)%、(9.2±2.1)%、(1.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 h舒张压变异性、日间舒张压变异性分别为(9.8±3.7)%、(15.3±3.3)%、(14.7±3.7)%,与正常体质量组(8.2±3.1)%、(13.2±4.2)%、(12.9±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夜间舒张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一氧化氮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降低[(29.8±14.2)μmol/L比(47.9±18.6)μmol/L、(94.6±42.9)μmol/L,P<0.01],肥胖组内皮素较超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升高[(46.5±9.8)ng/L比(37.3±4.8) ng/L、(31.1±5.5) ng/L,P<0.01].在正常体质量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与一氧化氮相关(r=0.340,P=0.004).结论 肥胖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内皮素升高、一氧化氮降低,是影响血压变异性、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吴泽兵;张颖;余其贵;孙彩霞;杨琳琳;陶存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增龄影响下大鼠平滑肌细胞前胶原a多肽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 通过对刚出生的幼龄(对照组)和9个月成年(成年组)健康Wistar大鼠的大动脉进行体外血管平滑肌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半定量和定量技术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Ⅰ型和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Ⅰ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在对照组、成年组分别为76.62±1.05、78.37±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分别为105.40±2.66、123.10±3.81,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定量在成年组为4.63±1.03,但与对照组3.13±0.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mRNA定量成年组、对照组分别为7.68±0.63、6.86±0.41(P>0.05);Ⅰ型前胶原α多肽蛋白表达分别为0.10±0.03、0.06±0.03(P<0.05);Ⅲ型前胶原α多肽蛋白表达分别为0.58±0.06、0.40±0.02(P<0.05).结论 增龄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前胶原a多肽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可能影响前胶原的增龄性改变,并参与了血管重构和动脉硬化的发展.
作者:陈效安;田涛;王莹;李梅;荣瑗瑗;宋达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预防性肠外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0例,给予术前预防性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79例,给予传统营养支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部分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术后第8天,实验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比对照组低(t分别=6.542、6.460、5.634、5.275,均P<0.001).术后第2天和第8天,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t=12.580、12.471、6.757、12.821,均P<0.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x2=23.409、4.818,P<0.001或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给予术前预防性肠外营养支持能够加快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周定明;罗冬;李冠华;陈天进;郭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脑内慢性炎性反应可能是AD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1-2].近些年牙周组织的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健康的10项标准之一,近些年慢性牙周炎对大脑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牙周炎可能对AD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潜在的影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原地区牙周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3],本文将介绍近些年国内外慢性牙周炎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同时讨论高原地区慢性低氧环境牙周疾病与AD的相关性,旨在为该病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作者:杜灿;武洲;朱爱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2例,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32例患者中,治愈92例(69.7%),显效33例(25.0%),无效7例(5.3%),总有效率为94.7%;治疗总有效率Ⅰ型为100.0%,Ⅱ型为97.4%,Ⅲ型为84.8%;Ⅰ型和Ⅱ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Ⅲ型总有效率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06,P=0.035;x2=6.218,P=0.012).发生局部并发症10例(7.6%),其中鼻腔粘连5例,眼眶内血肿2例,鼻泪管损伤、术腔少量出血和窦口闭锁各1例.结论 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效果好,特别是用于治疗Ⅰ型和Ⅱ型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更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管骅;慈军;方英;王昌阳;周怀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老年人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现象普遍存在,服用多种药物情况不可避免,使用2种药物发生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为13%,5种药物时增加至58%,而使用7种或7种以上药物时,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则高达82%[1].由于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和危害大,建议老年人用药必须权衡利弊、遵循受益原则,避免不适当的用药.
作者:闫雪莲;刘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已受到重视[1],而内科住院患者VTE的预防则相对不足.内科患者VTE通常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诊治成本高,因此,科学评估内科患者VTE风险从而对高风险内科患者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写;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患者,男性,61岁,因头晕、步态不稳、言语含糊3个月,加重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个月于2012年4月底收入院.患者自2012年2月出现头晕、四肢乏力、走路不稳,言语稍含糊,在外院就诊,查头颅核磁报告脑干多发异常信号(脑桥为主),拟脑干梗死治疗,症状略有好转出院,出院后症状未进一步缓解,仍感头晕、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入院前1个月头晕步态不稳加重,无法行走,继之出现饮水呛咳、言语含糊、吞咽困难,遂入我院进一步诊治.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疫苗接种史,病程中无发热.既往史:高血压30年,吸烟30余年(40支/d),饮白酒半斤/d,近3个月已戒.
作者:梁波;黄磊;高冕;陈先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检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表达水平与核因子κB(NF-κB)的磷酸化水平,探讨MCP 1与NF-κB在AF患者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26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换瓣术中获取约200mg的右心房肌组织,分为窦性心律(SR)组12例和AF组14例.Masson染色和纤维化标志物评价心房纤维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测定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房肌组织中MCP-1的蛋白水平和NF-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AF组与SR组比较,右房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增加,分别为(0.42±0.03)与(0.13±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细胞因子白介素-1β、TNF-αmRNA水平增加.MCP-1蛋白表达水平(0.170±0.003)比(0.040±0.005),核因子κB (NF-κB)磷酸化水平(0.35±0.02)比(0.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因子的表达量、MCP 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的磷酸化水平均与右房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AF患者心肌组织中NF-κB的激活可能诱导MCP-1的表达增加,继而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心房纤维化、从而参与AF的发生与维持.
作者:易欣;周艳丽;夏军;黎明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和获益.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老年(>65岁)单纯首次择期OPCAB术患者1 501例,平均年龄(71.1±4.2)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者直至手术前5d内369例(服药组),术前停用阿司匹林5d及以上1 132例(停药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预后的差异,引入倾向指数回归方法平衡选择偏倚.结果 通过倾向指数回归分析,服药组与停药组比较,住院期间全因病死率、术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衰竭、血液透析、开胸止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服药组红细胞输血比例高于停药组[74.0%(273/369)比62.5% (707/1 132),校正OR=1.50,95%CI:1.13~2.00,P<0.01].结论 老年OPCAB患者术前5d内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红细胞输血的发生率,但不会增加2次手术止血的发生率,尚不能认为对术后早期病死率、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肾衰竭、血液透析等发生率有影响.
作者:安东;陈庆良;王联群;姜楠;王强;郭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对使用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肾脏病血液净化科2011年期间收治的建立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老年127例,按置管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置管组和髂外静脉置管组;对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血生化检查,并观察导管功能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髂外静脉置管组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51.5%比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9,P=0.01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髂外静脉置管组平均生存时间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组(1.9年比2.5年,x2=10.847,P=o.001);在分别控制导管功能不良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因素后,髂外静脉置管组生存时间仍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组(x2=9.915,P=0.002;x2=4.368,P=0.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肌酐、收缩压、甲状旁腺激素、年龄、导管功能不良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髂外静脉长期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高,同时使用髂外静脉长期导管的老年患者生存率较低.
作者:王立华;姜埃利;魏芳;陈海燕;孙桂江;毕学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衰老对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内皮细胞(MAECs)钙库操纵的钙离子内流(SOCE)及其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管直径测量技术比较老年和非老年大鼠缓激肽引起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反应;原代培养大鼠MAECs;利用毒胡萝卜素和缓激肽清空内质网上的钙库,采用钙成像技术检测老年和非老年大鼠MAECs细胞外Ca2+内流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比较钙离子通道(Orai 1)蛋白和基质相互作用因子(STIM 1)在老年和非老年大鼠MAECs表达情况.结果 与非老年大鼠(70.0±4.1)%相比,缓激肽引起的老年大鼠(27.0±4.9)%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减弱了(60.7±4.3)%;在原代培养的MAECs,毒胡萝卜素(荧光强度变化非老年和老年分别是2.72±0.39和1.71±0.48)与缓激肽(非老年和老年分别是1.75±0.06和1.06±0.03)诱导的SOCE分别减弱37.6%与39.2%;SOCE的组成成分Orai 1和STIM 1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衰老引起大鼠MAECs的SOCE及其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弱,钙池调控钙离子通道组成蛋白Orai 1与STIM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改变这一现象.
作者:汪霞;李杰;祝延;杜鹃;沈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群的健康,血运重建是治疗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现有的方法主要为溶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对治疗时间窗和适用人群有严格的限制,且再狭窄率高、长期预后差,迫使我们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治疗性血管新生可直接恢复血供,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新策略[1-2].衰老机体普遍存在心肌血管新生障碍,表现为微血管新生能力减弱、密度降低和侧支循环减少,这些又将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加重疾病的预后.因此,文将对血管新生的概念、衰老机体血管新生能力减弱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运用治疗性血管新生防治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依据.
作者:刘雨薇;左培媛;刘承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