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晓菁
目的 对618例老年人口咽部微生物种群定植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咽拭子培养法分组调查了618例老年人和96例中青年人口咽部黏膜细菌和真菌定植情况. 结果 中青年组85.4%(82例)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2种细菌组合为主,构成模式简单.老年组每份标本分离细菌多为3~5种,仅25.7%(159例)共生菌构成模式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式球菌,表现出生物多样性.老年组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53.1%(328/618)和6.3%(6/96),老年组革兰阳性菌定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老年组假丝酵母真菌的定植率为9.1%(56/618). 结论 共生菌减少特别是草绿色链球菌减少可能是老年人口咽部黏膜菌群模式改变和机会致病菌定植的病理基础;老年人口咽部黏膜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率增加,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菌.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敏感.
作者:梁冰;鲁青;姜美娟;王华强;王丹丹;李世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T2加权像(T2WI)和弥散加权像(DWI)的影像分级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的患者中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PSA<20μg/L、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33例患者.将核磁共振(MRI)上前列腺外周带分为6个分区,评估T2WI和DWI上外周带每个区域的影像级别,以前列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扫描方式中的分级系统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结果 60例(45.1%)诊断为前列腺癌.T2WI影像分级中0~5级对应的前列腺癌诊断率分别为2.8%、13.5%、20.4%、34.6%、52.6%和88.9%;T2WI+DWI中1~5级对应的前列腺癌诊断率分别为11.1%、16.1%、48.5%、71.0%和86.1%.随着预先制定的T2WI和T2WI+ DWI影像分级的递增,前列腺活检阳性率增加(Z=-9.8552、-13.4148,均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T2WI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优于T2WI独立诊断(AUC=0.743与0.715,P=0.0072). 结论 T2WI影像分级标准可以预测PSA<20 μg/L的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DWI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于前列腺癌预测的能力.
作者:王萱;刘明;陈敏;李春媚;万奔;魏东;王建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的干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老年患者76例,随机抽签分为尼可地尔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尼可地尔)与常规治疗组38例.采用校正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帧数法(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基线、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血浆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相应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尼可地尔组一氧化氮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高,内皮素-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一氧化氮水平为(34.6±6.0)μmol/L,较治疗前(25.8±7.9) μmol/L升高(P<0.01);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内皮素-1水平(18.6±6.5)ng/L较治疗前(21.5±6.7)ng/L降低(P<0.01).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老年CSFP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王涛;李远;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殷洪山;赵淑健;张松;杨增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老年人垂体腺瘤的技术和方法. 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治疗的42例老年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行头CT、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手术采用内镜经鼻蝶入路肿瘤切除术. 结果 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25例(59.5%),近全切除8例(19.1%),部分切除9例(21.4%),死亡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患者视力、视野障碍均有所改善,20例需激素替代治疗,肿瘤残余12例,5例行伽马刀治疗. 结论 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是治疗老年人垂体腺瘤微创、安全的方法,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裴傲;崔壮;王作伟;沙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住院中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对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方法 收集45~90岁中老年男性患者150例,分为45~岁中年组,60~岁老年组,大于80岁高龄老年组(各50例).各组分别测定血清睾酮、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使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微型营养评分表(MNA)对各组进行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评估. 结果 高龄老年组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老年组及中年组[(10.5±2.5) pmol/L比(13.1±2.0)pmol/L、(15.6±3.2)pmol/L,均P<0.05],且高龄老年组的FSH、LH水平[(15.5±7.7) U/L,(9.8±3.7) U/L)]高于老年组[(12.7±5.1) U/L,(7.8±3.2) U/L,P<0.05]及中年组[(9.5±2.9) U/L,(5.4±2.0)U/L,P<0.01].高龄老年组的SF-36量表8个健康纬度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亦低于老年组及中年组(P<0.05).年龄与血清睾酮水平呈负相关(r=-0.389,P<0.05),与血清FSH、LH水平呈正相关(r=0.427、0.520,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血清睾酮水平与SF-36健康量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及营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随年龄增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LH、FSH升高;睾酮水平与SF-36健康量表中除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外均呈正相关,与营养状态评分呈正相关.
作者:林英;王卫东;叶山东;吴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探讨老年人BPH合并MS患者的高危代谢因素. 方法 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查体的老年男性490例,分为BPH合并MS组246例,单纯MS组55例,单纯BPH组44例,对照组为无BPH且无MS组145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收缩压、舒张压,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内转氨酶(ALT)、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等指标. 结果 BPH及MS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x2=810.71、732.18,均P<0.05),BPH合并MS老年人年龄、BMI、血压、FBG、TG、TC、LDL-C、血尿酸、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老年人,HDL-C低于对照组老年人(均P<0.05);BPH合并MS的老年人年龄明显高于单纯MS的老年人(P<0.05);BPH合并MS的老年人年龄、BMI、血压、FBG、TG明显高于单纯BPH老年人,HDL-C低于单纯BPH老年人(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以上、肥胖、高血压、高FBG、高TG、低HDL-C是BPH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47、4.470、4.790、11.589、27.850、0.391,均P<0.05). 结论 BPH及MS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年龄70岁以上、肥胖、高血压、高FBG、高TG及低HDL-C是BPH合并MS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蕾蕾;王建龙;朱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老年患者肺叶切除手术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VATS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各50例.VATS组实行微创三切口式的电视胸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组实行传统的开胸手术.行左上肺叶切除23例,左下肺叶切除24例,右上肺叶切除24例,右中肺叶切除14例,右下肺叶切除6例,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6例. 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总引流量、手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VATS组分别为(109±15)min、(105.0±21.8)ml、(225.0±50.4)ml、(3.1±0.8)d和(5.8±1.8)d;开放手术组分别为(125±22)min、(121.0±28.2)ml、(281.0±61.3)ml、(3.8±1.1)d和(8.7±2.4) d;VATS组的患者相比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总出血量更少,术中总引流量显著减少,手术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缩短(t=4.25、3.17、4.99、3.64、6.84,均P<0.05);VATS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0%)低于开放手术组(28%)(x2=5.26,P<0.05).结论 VATS切除肺叶治疗肺部肿瘤有效安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
作者:魏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脊髓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s)的变化以及与血小板膜PBRs的相关性. 方法 实验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3月龄青年组和24月龄老龄组.动物断头处死后,迅速取脊髓.采用梯度离心技术制备脊髓突触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血小板膜.应用放射配基[3H]PK11195结合实验测定PBRs结合活力. 结果 各组动物雄性、雌性间比较,脊髓突触体、外周血血小板膜PBRs结合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3月龄和24月龄脊髓突触体[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为(213.94±10.65)和(50.65±2.74) fmol/mg pro.(t=51.418,P<0.001),外周血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为(104.97±2.24)和(56.20±5.36) fmol/mg pro.(t=29.041,P<0.001).与青年组比较,老龄组大脊髓突触体及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下降了76.33%、46.46%.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与脊髓突触体[3H]PK11195结合活性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985,P<0.001). 结论 脊髓突触体PBRs水平呈增龄下降改变,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能够反映脊髓组织该指标的变化.
作者:程超;陈春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去氢表雄酮干预对老年大鼠记忆相关脑区(额叶、颞叶、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活性以及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方法 24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小剂量去氢表雄酮(1.0 mg/kg)组、大剂量去氢表雄酮(5.0 mg/kg)组,隔日腹腔注射干预1个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的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活性变化,并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AT活性:额叶118.5±1.3,颞叶120.6±1.5,海马130.8±1.5;AchE活性:额叶0.5±0.0,颞叶0.4±0.0,海马0.5±0.0;Ach活性:额叶26.0±0.8,颞叶24.5±1.4,海马30.1±0.8),小剂量去氢表雄酮干预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ChAT活性均明显增加、AchE活性明显下降、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去氢表雄酮大剂量干预组较小剂量干预组ChAT活性增加、AchE活性下降、Ach含量升高(P<0.05).而溶剂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的ChAT、AchE、Ach无明显变化(P>0.05).去氢表雄酮处理组大鼠每日逃避潜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P<0.05、P<0.01),去氢表雄酮大剂量干预组较小剂量干预组每日逃避潜伏时间缩短(P<0.05). 结论 去氢表雄酮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大鼠脑内的胆碱能系统功能活性,改善其学习记忆.
作者:杨晓波;卜吉梅;王子高;邬军锋;张建峰;姚恺;祖衡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口腔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97例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患者病历资料做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与发生口腔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25例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25.77%;通过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职业、病期、口腔自洁、口腔环境、是否化疗是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相关重要因素(x2=8.634、6.863、9.237、11.870、7.563、8.012,均P<0.01),性别比较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口腔自洁习惯差、齿龈病变史、化疗是导致放疗后口腔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高留节;丁纪元;张珍;黄建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治疗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方法 对28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和管理6个月,观察患者社区治疗和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高血压病控制情况. 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整体血压水平治疗和管理前后收缩压水平分别为(158.4±11.3)mm Hg(1 mm Hg=0.133 kPa)和(131.3±5.9)mm Hg,舒张压水平分别为(99.6±8.9)mm Hg和(81.5±5.6)mm Hg,治疗和管理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控制率由38.5%(110/286)上升至96.9%(27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87,P<0.01);诊断标准知晓率由66.4%(190/286)上升至100.0%(286/286),x2=115.36,P<0.01;药物依从性由49.0% (140/286)上升至91.3%(261/286),高于治疗和管理前(x2=122.13,P<0.01). 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社区治疗和管理,能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作者:赵宇;杨莉莉;吕英慧;康晓新;李春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外周无创及有创肱动脉血压、桡动脉血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一致性,探讨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331例,测量其有创中心动脉压及有创、无创肱动脉压和桡动脉压,记录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比较有创肱动脉压、桡动脉压以及无创肱动脉压、桡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差异. 结果 有创与无创肱动脉压、桡动脉压收缩压均高于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而四个外周动脉压舒张压均低于中心动脉舒张压,无创肱动脉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数值更为接近,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有创中心动脉压收缩压也越高,舒张压反而降低,单支病变、2支病变和3支病变患者的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18.2±19.5)mm Hg、(124.9±19.7)mm Hg和(137.7±20.6)mmHg,舒张压分别为(86.8±8.4)mm Hg、(85.3±10.3)mm Hg和(83.1±9.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4.31,均P<0.05). 结论 无创肱动脉血压与有创中心动脉压数值为接近,冠心病患者心脏病变程度与有创中心动脉压有明显相关性,无创肱动脉血压临床上可用于对早期心血管功能异常的检测.
作者:吴琪;徐聪聪;刘江;陈琦;吴延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药物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17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运用PCR-RFLP方法进行CYP2C19*2,*3两种突变等位基因检测,根据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析CYP2C19不同代谢基因型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 结果 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38%和5.97%,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占14.20%.随访中11例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发,1例出现脑梗死,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9.09%.慢代谢基因型组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6.00%,与非慢代谢基因型组(7.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3,P=0.195).结论 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频率高于高加索人种,但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
作者:朱琴;陈新宇;王国付;吕远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期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规范化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医院乳腺中心诊断治疗的所有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78例,分为老年组(≥65岁,78例)和非老年组(<65岁,100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手术方式和病理学诊断;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钼靶检查在老年组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 4-5类的比例为82.1%,在非老年组为63.0%(P<0.05),超声和钼靶检查在老年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老年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检查(P<0.05).老年组患者的并发疾病尤其是2种以上并发疾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在老年组有14例进行了单纯乳腺切除手术(其中4例行单纯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非老年组只有3例(P<0.05).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发现,2组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淋巴结转移较非老年组少(P<0.05);Ki-67表达阳性率在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低(P<0.05);CerbB-2(+++)在非老年组为24.0%,老年组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但老年组混合型及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 结论 超声及钼靶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可在临床选用;老年人合并疾病较多,制定外科手术方案时经常会受到影响;部分预后指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有差异,提示老年乳腺癌的预后较非老年要好.
作者:华彬;陆旭;李波;陈悦;肖文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骨保护素是一种含38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新成员,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被称为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目前临床上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常同时伴随血管钙化的发生,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RANK/RANKL)系统的出现被认为是其病理变化中的共同调节者[1].骨保护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基本明确,与血管钙化的关系还在探索中.骨保护素是血管损伤的标记物,还是血管保护因子存在争议.本文现将骨保护素与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依;刘峰;刘蕴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神经和脊神经小纤维功能的评价作用,分析小纤维损害特点,为老年人糖尿病神经病变(DN)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根据有无神经传导异常分为神经传导正常组17例和神经传导异常组3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行眉弓、前臂、小腿CHEP检测,并测定糖尿病组患者上下肢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 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CHEP眉弓、前臂、小腿刺激点N波潜伏期延长,N-P波波幅减低(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神经传导正常组CHEP前臂、小腿N-P波波幅对数值减低(分别为1.70±0.10比1.60±0.14,1.65±0.078比1.54±0.15,t=2.33、3.09,P<0.05),眉弓N波潜伏期延长[(343.1±18.2)ms比(385.4±26.5)ms,t=5.31,P<0.05];与神经传导正常组比较,神经传导异常组小腿N-P波波幅对数值下降[(1.54±0.15)比(1.44±0.15),t=2.60,P<0.05].结论 CHEP可早期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小纤维病变;糖尿病小纤维病变可累及脊神经和颅神经,早期损害脊神经可能以轴索损害为主,颅神经可能以脱髓鞘为主.
作者:刘娜;张哲成;李倩;张静;朱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142例,根据食道心脏彩色超声检查(TEE)分为血栓形成前状态组(PTS组)90例和无血栓形成前状态组(非PTS组)52例.检测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B型利钠肽(BNP),P选择素(PS),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的相关因素. 结果 PTS组患者心房颤动时间、二尖瓣反流例数、hs-CRP、D-D、β-TG、BNP、PS,vWF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6.9±1.8)年、39例(43.3%)、(7.8±1.0)mg/L、(706.6±38.1)μg/L、(147.2±21.3)μg/L、(1075.4±31.2)ng/L、(88.5±13.9)μg/L、(36.1±11.2)×10-3U/L和(27.4±12.6)%,均明显高于非PTS组患者(4.7±1.3)年、11例(21.2%)、(2.7±0.4) mg/L、(270.4±28.5)μg/L、(117.7±17.1)μg/L、(222.6±26.0)ng/L、(37.4±11.2)μg/L、(26.4±9.9)×10-3 U/L和(19.7±5.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52、11.18、15.31、31.20、4.89、166.46、22.59、14.06、5.45,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时间、二尖瓣反流、hs-CRP、PS、vWF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前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2.19、2.91、3.28、2.37、1.98,均P<0.05). 结论 心房颤动时间、二尖瓣反流、血浆中hs-CRP、PS含量、vWF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可作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并发血栓前状态的预测因素.
作者:王会玖;可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糖类抗原125(CA125)在不同严重程度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相关性,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 124例老年患者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组,随机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各组的BNP及CA125值进行比较,分别做相关性分析,并对60例经治疗好转的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随访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结果 血浆BNP与CA125水平在CHF组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CA125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5、0.73,均P<0.01),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0.63,均P<0.01),与左心房内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2,均P<0.05).CA125、BNP水平在慢性心衰患者合并心房颤动与无房颤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浆BNP与CA125升高与NYHA分级有相关,可作为诊断CHF的筛查指标并用于指导治疗、观察预后.
作者:张勇;唐海沁;李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患者男性,82岁,因活动时胸闷、胸痛1年,加重3个月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主诉活动、情绪激动、排便时常诱发胸闷、胸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胸闷、胸痛位于前胸部,近3个月来发作加重.高血压史20余年(药物控制).查体血压130/84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减低,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正常,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附加音,颈静脉不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化验空腹血糖7.8 mmol/L,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小Q波,胸导V3~6T波低平.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舒张末径46 mm,左心室收缩末径31 mm,室间隔厚12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9%,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A<1.
作者:余茂生;盛国太;张繁之;吴志勇;唐昱;李华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骨密度与骨钙素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年龄均≥60岁,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骨钙素、体质指数(BMI),骨密度,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的骨钙素[(11.2±3.2) μg/L比(4.1±3.0)μg/L]、骨密度(-1.3±0.3比-2.6±0.5)高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4.7±2.0) mmol/L比(9.4±2.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8±1.5)%比(7.6±1.6)%]、胰岛素[(7.4±3.2) U/L比(23.7±3.0) U/L]、胰岛素抵抗指数(1.5±0.7比9.9±1.2)低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P<0.05).骨钙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IR呈负相关(r=-0.739、-0.713、-0.613、-0.092,均P<0.05),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69,P<0.05). 结论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
作者:邓捷;朱亦堃;史书红;李兴;赵宝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