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钙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邓捷;朱亦堃;史书红;李兴;赵宝珍

关键词:糖尿病2型, 骨钙素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骨密度与骨钙素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年龄均≥60岁,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骨钙素、体质指数(BMI),骨密度,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的骨钙素[(11.2±3.2) μg/L比(4.1±3.0)μg/L]、骨密度(-1.3±0.3比-2.6±0.5)高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4.7±2.0) mmol/L比(9.4±2.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8±1.5)%比(7.6±1.6)%]、胰岛素[(7.4±3.2) U/L比(23.7±3.0) U/L]、胰岛素抵抗指数(1.5±0.7比9.9±1.2)低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P<0.05).骨钙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IR呈负相关(r=-0.739、-0.713、-0.613、-0.092,均P<0.05),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69,P<0.05). 结论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伴糖尿病的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疾病不同严重程度对糖代谢紊乱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9 2011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且配带脉博血氧监测仪的患者,经检测确诊不伴糖尿病的OSAHS患者88例.将患者分为轻度OSAHS患者46例,重度OSAHS患者42例,同时随机抽取年龄、体质指数(BMI)相当的经便携式脉博血氧监测仪排除OSAHS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集空腹血标本,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结果 轻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和对照组患者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长呼吸暂停时间、低氧频数、低氧指数、血氧饱和度(SaO2)<90%时间、低SaO2和平均S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1、2.89、1.94、2.30、2.93、2.27、3.66、3.06、1.82,均P<0.05);且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1、1.85、2.16、1.77、2.24、2.19,均P<0.05). 结论 非糖尿病的OSAHS老年患者,OSAHS的严重程度与HbAlc水平和血糖水平相关,OSAHS的严重程度可能为观察糖尿病病程发展及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张蔷;高文远;张伟三;田建立;张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妇女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切除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0例.低剂量组给予罗哌卡因10 mg联合利多卡因,高剂量组给予罗哌卡因15 mg联合利多卡因,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 结果 高剂量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低剂量组[(159±21)s和(225±23)s,t=3.412,P<0.05],高平面出现时间显著短于低剂量组[(7.3±1.3)min和(9.2±1.5)min,t=2.877,P<0.05],高平面维持时间也显著长于低剂量组[(57.3±8.1)min和(45.3±7.2)min,t=2.623,P<0.05];高剂量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低剂量组[(4.3±1.2)min和(6.9±1.3)min,t=3.109,P<0.05],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低剂量组[(161±16)min和(133±14)min,t=2.793,P<0.05];2组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4%,低剂量组为80%(x2=4.33,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15 mg剂量的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妇女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较好,可作为临床实践参考.

    作者:周平明;罗刚;孙国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遗传谱系分型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遗传谱系分型与4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市3所综合性医院133株老年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院内感染株,菌株的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用煮沸法提取菌株DNA;采用两步三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菌株进行遗传谱系分型. 结果 133株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的是左氧氟沙星占54.1%(72株),低的是哌拉西林和(或)他唑巴坦占15.0%(20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57,P<0.01);遗传谱系分型中A型、B1型、B2型、D型的检出率分别为33株(24.8%)、20株(15.0%)、24株(18.0%)和56株(42.1%),D型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3,P<0.01).遗传谱系B2型菌株多见于左氧氟沙星敏感株,耐药株、敏感株分别为29.5%(18/61)、8.3%(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1,P<0.01),D型菌株多见于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分别为31.1% (19/61)与51.4%(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5);未发现大肠埃希菌4个基因型与其他3种抗生素耐药性有关(均P>0.05). 结论 遗传谱系分型中D型检出率高,与左氧氟沙星耐药相关,通过遗传谱系分型可初步判断老年人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作者:马全玲;Kamalsaid Abdallah;魏爱琳;魏殿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放疗口腔感染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口腔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97例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患者病历资料做研究对象.分析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与发生口腔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25例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25.77%;通过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职业、病期、口腔自洁、口腔环境、是否化疗是患者发生口腔感染的相关重要因素(x2=8.634、6.863、9.237、11.870、7.563、8.012,均P<0.01),性别比较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恶性淋巴瘤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口腔自洁习惯差、齿龈病变史、化疗是导致放疗后口腔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高留节;丁纪元;张珍;黄建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一例

    患者女性,69岁,以口干、多饮、多尿8年,心慌、胸闷1d于2012年6月7日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后体检发现血糖高,经我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服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2年前因血糖控制不佳开始使用胰岛素降糖,一直使用门冬30笔芯皮下注射降糖,测空腹血糖7.3~10.0 mmol/L,餐后血糖11 mmol/L左右.2012年6月6日夜间睡眠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持续约几分钟,否认明显胸痛、放射痛,自服丹参滴丸10粒,10 min后感觉症状有所缓解.

    作者:王燕;韩莉;玛依努;王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锁定型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4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经切开复位采用锁定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切开复位采用克氏针治疗,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89.2±27.5)ml,术后愈合时间为(102.3±6.2)d;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77.6±28.2)ml,术后愈合时间为(99.9±6.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8、1.33,P=0.079、0.105).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组42例患者优22例(52.4%)、良18例(42.9%)、差2例(4.8%),优良率95.2%;对照组患者优15例(35.7%)、良22例(52.4%)、差5例(11.9%),优良率88.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x2=3.18,P=0.028). 结论 锁定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赵银必;罗红芳;尹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硫氧还蛋白通过Smad3/AP-1通路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蛋白的表达

    目的 研究硫氧还蛋白(Trx)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在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建立过表达硫氧还蛋白及其对照的细胞模型.以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为刺激剂.应用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rx,黏附分子(ICAM-1,VCAM-1)及其上游信号分子(Smad3,AP-1)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应用胰岛素还原法检测Trx的活性,应用荧光探针DCFHDA进行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过表达Trx组Trx表达量明显提高,活性检测显示Ad-Trx的活性上调率为(26.2±3.3)%,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提示过表达Trx显著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对照组相比在基础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过表达Trx组明显下调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了内皮细胞中Smad3的磷酸化(P<0.05).而应用Smad3磷酸化特异性的抑制剂SIS3预处理细胞反转了Trx对黏附蛋白的抑制作用.SIS3预处理细胞进一步上调了oxLDL刺激下AP-1亚基c-Fos的核蛋白表达. 结论 Trx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mad3蛋白的磷酸化及抑制核转录因子AP-1亚基c-Fos的核表达来调节的.

    作者:陈北冬;王文东;赵革新;马丽娜;刘雪青;齐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效果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药物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176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运用PCR-RFLP方法进行CYP2C19*2,*3两种突变等位基因检测,根据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析CYP2C19不同代谢基因型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 结果 CYP2C19*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38%和5.97%,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占14.20%.随访中11例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发,1例出现脑梗死,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9.09%.慢代谢基因型组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6.00%,与非慢代谢基因型组(7.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3,P=0.195).结论 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频率高于高加索人种,但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

    作者:朱琴;陈新宇;王国付;吕远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骨钙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骨密度与骨钙素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年龄均≥60岁,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骨钙素、体质指数(BMI),骨密度,分析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对照组的骨钙素[(11.2±3.2) μg/L比(4.1±3.0)μg/L]、骨密度(-1.3±0.3比-2.6±0.5)高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4.7±2.0) mmol/L比(9.4±2.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8±1.5)%比(7.6±1.6)%]、胰岛素[(7.4±3.2) U/L比(23.7±3.0) U/L]、胰岛素抵抗指数(1.5±0.7比9.9±1.2)低于老年2型糖尿病组(P<0.05).骨钙素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HbAlc、FINS、HOMA-IR呈负相关(r=-0.739、-0.713、-0.613、-0.092,均P<0.05),骨钙素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69,P<0.05). 结论 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

    作者:邓捷;朱亦堃;史书红;李兴;赵宝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鼠衰老过程中脊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的变化

    目的 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脊髓突触体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s)的变化以及与血小板膜PBRs的相关性. 方法 实验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3月龄青年组和24月龄老龄组.动物断头处死后,迅速取脊髓.采用梯度离心技术制备脊髓突触体,低渗溶血法制备外周血血小板膜.应用放射配基[3H]PK11195结合实验测定PBRs结合活力. 结果 各组动物雄性、雌性间比较,脊髓突触体、外周血血小板膜PBRs结合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3月龄和24月龄脊髓突触体[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为(213.94±10.65)和(50.65±2.74) fmol/mg pro.(t=51.418,P<0.001),外周血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为(104.97±2.24)和(56.20±5.36) fmol/mg pro.(t=29.041,P<0.001).与青年组比较,老龄组大脊髓突触体及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分别下降了76.33%、46.46%.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与脊髓突触体[3H]PK11195结合活性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985,P<0.001). 结论 脊髓突触体PBRs水平呈增龄下降改变,血小板膜[3H]PK11195结合活性能够反映脊髓组织该指标的变化.

    作者:程超;陈春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去氢表雄酮对老年大鼠脑内胆碱能活性及记忆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去氢表雄酮干预对老年大鼠记忆相关脑区(额叶、颞叶、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活性以及大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方法 24月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溶剂组、小剂量去氢表雄酮(1.0 mg/kg)组、大剂量去氢表雄酮(5.0 mg/kg)组,隔日腹腔注射干预1个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的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活性变化,并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AT活性:额叶118.5±1.3,颞叶120.6±1.5,海马130.8±1.5;AchE活性:额叶0.5±0.0,颞叶0.4±0.0,海马0.5±0.0;Ach活性:额叶26.0±0.8,颞叶24.5±1.4,海马30.1±0.8),小剂量去氢表雄酮干预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ChAT活性均明显增加、AchE活性明显下降、Ach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去氢表雄酮大剂量干预组较小剂量干预组ChAT活性增加、AchE活性下降、Ach含量升高(P<0.05).而溶剂组大鼠额叶、颞叶、海马区的ChAT、AchE、Ach无明显变化(P>0.05).去氢表雄酮处理组大鼠每日逃避潜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缩短(P<0.05、P<0.01),去氢表雄酮大剂量干预组较小剂量干预组每日逃避潜伏时间缩短(P<0.05). 结论 去氢表雄酮干预可以提高老年大鼠脑内的胆碱能系统功能活性,改善其学习记忆.

    作者:杨晓波;卜吉梅;王子高;邬军锋;张建峰;姚恺;祖衡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磁共振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低于20 μg/L患者中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像分级研究

    目的 探讨T2加权像(T2WI)和弥散加权像(DWI)的影像分级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的患者中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PSA<20μg/L、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33例患者.将核磁共振(MRI)上前列腺外周带分为6个分区,评估T2WI和DWI上外周带每个区域的影像级别,以前列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扫描方式中的分级系统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 结果 60例(45.1%)诊断为前列腺癌.T2WI影像分级中0~5级对应的前列腺癌诊断率分别为2.8%、13.5%、20.4%、34.6%、52.6%和88.9%;T2WI+DWI中1~5级对应的前列腺癌诊断率分别为11.1%、16.1%、48.5%、71.0%和86.1%.随着预先制定的T2WI和T2WI+ DWI影像分级的递增,前列腺活检阳性率增加(Z=-9.8552、-13.4148,均P<0.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T2WI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优于T2WI独立诊断(AUC=0.743与0.715,P=0.0072). 结论 T2WI影像分级标准可以预测PSA<20 μg/L的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DWI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于前列腺癌预测的能力.

    作者:王萱;刘明;陈敏;李春媚;万奔;魏东;王建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咽部黏膜微生物种群检测分析

    目的 对618例老年人口咽部微生物种群定植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咽拭子培养法分组调查了618例老年人和96例中青年人口咽部黏膜细菌和真菌定植情况. 结果 中青年组85.4%(82例)以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氏球菌2种细菌组合为主,构成模式简单.老年组每份标本分离细菌多为3~5种,仅25.7%(159例)共生菌构成模式为草绿色链球菌和奈瑟式球菌,表现出生物多样性.老年组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53.1%(328/618)和6.3%(6/96),老年组革兰阳性菌定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老年组假丝酵母真菌的定植率为9.1%(56/618). 结论 共生菌减少特别是草绿色链球菌减少可能是老年人口咽部黏膜菌群模式改变和机会致病菌定植的病理基础;老年人口咽部黏膜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率增加,肺炎克雷伯菌为常见菌.肠杆菌科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敏感.

    作者:梁冰;鲁青;姜美娟;王华强;王丹丹;李世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发热、肺部肿块、关节酸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A 69-year-old man with fever,pulmonary nodules,joint pain and superficial lymphadenopathy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The patient had a history of ten year hypertension.She smoked a pack of cigarettes daily for forty years and quitted for fifteen years.Family histor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diabetes,cancer or other diseases was negative.Chest CT showed a nodule in the left lung lower lobe.Percutaneous lung biopsy revealed a large number of atypical B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filtration which involved the vessel wall.The atypical B-cell phenotype and genotype was EBERs (+),CD20 (+),CD30 (+),CD15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pulmonary 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 (LYG),an angiodestructive and angioinvasiv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which is an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B cell disorder with reactive T lymphocytes.The patient received six courses of chemotherapy.In this rare case,misdiagnosis of LYG often occurred due to the complex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non-specific imaging.Percutaneous or open lung biopsy is the main choice in the diagnosis of LYG.

    作者:罗玲;高兴林;吴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腔镜技术在老年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老年患者肺叶切除手术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癌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VATS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各50例.VATS组实行微创三切口式的电视胸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组实行传统的开胸手术.行左上肺叶切除23例,左下肺叶切除24例,右上肺叶切除24例,右中肺叶切除14例,右下肺叶切除6例,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6例. 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中总引流量、手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VATS组分别为(109±15)min、(105.0±21.8)ml、(225.0±50.4)ml、(3.1±0.8)d和(5.8±1.8)d;开放手术组分别为(125±22)min、(121.0±28.2)ml、(281.0±61.3)ml、(3.8±1.1)d和(8.7±2.4) d;VATS组的患者相比较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总出血量更少,术中总引流量显著减少,手术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缩短(t=4.25、3.17、4.99、3.64、6.84,均P<0.05);VATS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0%)低于开放手术组(28%)(x2=5.26,P<0.05).结论 VATS切除肺叶治疗肺部肿瘤有效安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老年肺癌患者.

    作者:魏德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狭窄旋磨术一例

    患者男性,82岁,因活动时胸闷、胸痛1年,加重3个月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主诉活动、情绪激动、排便时常诱发胸闷、胸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胸闷、胸痛位于前胸部,近3个月来发作加重.高血压史20余年(药物控制).查体血压130/84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减低,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正常,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和附加音,颈静脉不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化验空腹血糖7.8 mmol/L,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小Q波,胸导V3~6T波低平.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舒张末径46 mm,左心室收缩末径31 mm,室间隔厚12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9%,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A<1.

    作者:余茂生;盛国太;张繁之;吴志勇;唐昱;李华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期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规范化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医院乳腺中心诊断治疗的所有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78例,分为老年组(≥65岁,78例)和非老年组(<65岁,100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手术方式和病理学诊断;采用SAS 9.1统计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钼靶检查在老年组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 4-5类的比例为82.1%,在非老年组为63.0%(P<0.05),超声和钼靶检查在老年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老年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检查(P<0.05).老年组患者的并发疾病尤其是2种以上并发疾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在老年组有14例进行了单纯乳腺切除手术(其中4例行单纯乳腺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非老年组只有3例(P<0.05).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发现,2组在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淋巴结转移较非老年组少(P<0.05);Ki-67表达阳性率在老年组较非老年组低(P<0.05);CerbB-2(+++)在非老年组为24.0%,老年组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但老年组混合型及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 结论 超声及钼靶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可在临床选用;老年人合并疾病较多,制定外科手术方案时经常会受到影响;部分预后指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有差异,提示老年乳腺癌的预后较非老年要好.

    作者:华彬;陆旭;李波;陈悦;肖文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神经胶质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线导管输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外周静脉置管方式对老年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36例行静脉给药治疗的老年胶质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中线导管置入组(168例)和末梢静脉置管组(168例).记录静脉穿刺时程、置管次数、导管保留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中线导管置入组静脉穿刺时程[(25.3±1.8)min比(0.8±0.1)min]和保留导管时间[(27.5±1.0)d比(2.9±0.4)d]长于末梢静脉置管组,在置管次数方面,中线导管置入组少于末梢静脉置管组(1.1±0.3比12.2±0.4)(P<0.05).中线导管置入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末梢静脉置管组[8例(4.8%)比51例(30.4%)](P<0.05).在导管阻塞、移位和拔出困难方面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导管置入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末梢静脉置管组(89.0%比63.0%,P<0.05). 结论 对于老年神经胶质瘤患者,通过置入外周静脉的中线导管给药是适宜的给药方式,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减少穿刺损伤,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霍晓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清骨保护素与血管钙化的关系

    骨保护素是一种含38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新成员,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被称为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目前临床上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常同时伴随血管钙化的发生,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RANK/RANKL)系统的出现被认为是其病理变化中的共同调节者[1].骨保护素在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基本明确,与血管钙化的关系还在探索中.骨保护素是血管损伤的标记物,还是血管保护因子存在争议.本文现将骨保护素与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依;刘峰;刘蕴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杭州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知识和相关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OP)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习惯,研究其相关因素. 方法 对1199例杭州市4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OP知识问卷调查. 结果 OP知识得分45~岁、60~岁及75岁以上组分别为(6.38±2.64)分、(5.69±2.83)分、(4.43±2.54)分;初中以下、中学及大学以上得分分别为(4.56±2.01)分、(6.07±2.45)分、(8.25±2.69)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5.89±3.21)分、(4.57±2.36)分;城市(6.12±3.32)分、乡村(4.34±2.25)分(F/t=14.59、26.94、6.29、8.35,均P<0.01).③不运动或极少运动、轻负担运动、负重运动乡村分别为30.4%、64.4%和5.2%;城市分别为32.9% 、53.5%和13.6%(x2=22.13,P<0.01).牛奶、海产品、豆制品、水果、摄入及喝咖啡乡村分别为30.2%、28.2%、48.3%、52.6%及3.2%;城市分别为38.3%、35.7% 、56.1%、62.5%及7.4%(x2=8.55、7.77、7.21、19.37、10.14,均P<0.01). 结论 健康教育应根据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制定个体化方案,关注高龄及文化程度较低人群,同时把宣教重点转移至乡村,增强OP预防意识,指导群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周叶;洪鸣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