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鹏;安东善;付奎升;王树岐;孙伟红
目的 探讨可能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为提高临床医师认识,及时干预、治疗寻求佐证.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对确诊COPD合并呼吸衰竭、COPD非呼吸衰竭、健康成人对照组患者进行睡眠情况及认知功能评估;比较各组研究对象之间基本资料及睡眠、认知功能情况的差异.结果 COPD呼吸衰竭组PSQI评分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而MoCA及MMSE总分明显降低,各组间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组较正常对照组及非呼吸衰竭COPD组空间执行、命名、注意集中、语言计算、抽象思维及回忆能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短期回忆无明显差异,延迟回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MMSE评分均与PaCO2、乳酸、mMRC、CAT评分呈负相关,与PaO2、肺功能FEV1%pred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随着病情加重,认知功能损害更加明显.呼吸衰竭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睡眠异常及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制与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高乳酸血症等有关.
作者:王建华;胡贵芳;王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DNA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健康中心120例健康对照者,并提取收治呼吸内科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游离DNA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200.70±88.54 ng/ml,健康对照组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18.65±6.30 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172.75±72.87 ng/ml,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游离DNA水平为221.88±93.86 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游离DN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游离DNA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有效工具.
作者:杜洁;隋永杰;李红艳;王水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间断性咳嗽伴痰中带血4个月”于2016-8-10收入青岛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患者CT(2016-4-26)示右肺下叶空洞性病变,见图1.曾于外院就诊相关化验检查不支持结核诊断,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未再咯血.入院前1周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白粘痰,伴痰中带血,于2016-8-3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空洞性病变,较前(2016-4-26)壁厚,周围磨玻璃密度影.
作者:崔翔宇;马虹飞;董绍安;张志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1].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呼吸内镜介入已成为恶性中心气道狭窄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目前国内各家单位呼吸介入技术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方法亦不统一,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国内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技术亟需规范化,因此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数轮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本共识.
作者: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麻醉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行肺减容术治疗的肺气肿患者54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自主呼吸麻醉方式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情况、炎症指标水平及肺功能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及PaCO2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及PaCO2指标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aO2明显低于观察组,PaCO2值明显低于高于观察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对照组患者IL-6、IL-8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TNF-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主呼吸麻醉对行肺减容术肺气肿患者进行麻醉,拔管时间短患者易于清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炎症反应及肺功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与采用常规的机械通气麻醉方式相比更适合行肺减容术肺气肿患者.
作者:王雷;牛志强;郑孟良;聂宇;吴水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马尔尼非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唯一一种青霉菌属中的温度双向致病真菌,它隶属于子囊菌门散囊菌纲发菌科,在25℃时马尔尼菲青霉菌呈现为菌丝型态,在培养基中可形成红色素,而在37℃时则为酵母型态,具有致病性[1-3].
作者:曾小琴;谭丹;蒋云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原则仍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肺癌开胸手术后的疼痛较为剧烈,不仅是一种痛苦的感受,也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1].近年来,在减轻疼痛的研究中出现了超前镇痛方法,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中枢及外周神经敏感性以消除或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减少机体的不良反应的方法[2-3].帕瑞昔布钠可以抑制COX-2的活性,抑制前列腺素类合成与释放,具有镇痛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是超前镇痛较好的药物选择.本研究选择164例肺癌开胸手术患者,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的效果.
作者:王丽娇;高苗莉;王倩;谷金玲;王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常见、易多发但却可防可治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2].由于反复的气道炎性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造成管腔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阻塞及气流受限,致使气道阻力增高[3].
作者:李平平;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万古霉素(vancomycin)为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首选药物.随着万古霉素的广泛应用,万古霉素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临床上出现上升现象,甚至出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如何更加有效的使用万古霉素,既发挥大临床和微生物疗效,又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率的发生,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作者:杜聪梅;张睢扬;王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气流受限及疾病严重程度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寻找评估稳定期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随访的94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肺功能FEV1%预计值将COPD组患者分为GOLD1、2、3、4级;根据过去1年的加重次数、生活质量评分(CAT)又将COPD组患者分为A、B、C、D四个亚组.结果 COP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议(GOLD)1、2、3、4级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LD 4级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GOLD1、2和3级;COPDA、B、C、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B组,C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CRP呈正相关,与GFR、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并且随着气流受限及综合评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胱抑素C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庞志刚;成孟瑜;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与有害气体或者颗粒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有关[1-2].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8.2%.到2020年,预测COPD将导致全球每年约600万人死亡,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病因.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且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肺癌等,从而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成孟瑜;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辅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三组,分别行单用噻托溴铵25例、单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23例及二者联合26例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MMP-9、TNF-α含量,肺功能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中MMP-9、TNF-α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MMP-9、TNF-α含量明显低于噻托溴铵组或BiPAP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评价指标FEV1、FVC、FEV1/FVC、PEF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明显高于噻托溴铵组或BiPAP组(P<0.05);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有效率为77.50%,BiPAP治疗COPD的有效率为75.00%,联合治疗COPD的有效率为88.75%,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BiPAP组(P<0.05);但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与噻托溴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治疗后1年的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治疗的COPD复发率明显低于噻托溴铵或BiPAP治疗(P<0.05),三种治疗方式在治疗后1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辅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可降低血清中MMP-9、TNF-α含量,同时治疗后COPD患者复发率较低.
作者:李文军;唐齐兵;常红;高峰;王开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倏忽十载,《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自2007年12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回顾过去的10年,《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在促进医学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者:任成山;钱桂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社会全民福利事业的改善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成了大众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胸部透视辐射剂量大、胸片对早期小病灶显示率低,胸部CT扫描速度快,病变阳性显示率高,目前已成为胸部体检的佳选择¨].胸部CT体检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关注.怎样才能以小的辐射剂量,得到清晰的图像,满足影像诊断的需求是放射科医技人员一直探求的目标.本研究通过采用胸部智能毫安(mA)低剂量扫描方法,获取适度噪声的图像,力求在胸部CT扫描做到辐射剂量低,而又能保证满足诊断的要求,为常规胸部CT体检和定期复查患者提供较理想的扫描技术.
作者:马琼英;余世勇;余伟;谷卓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重型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发病凶险,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不佳除了并发腹腔感染外,合并肺部感染也颇为常见[1].SAP常合并胰腺外器官损伤,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I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较高[2].肺部感染是SAP常见并发症,亦是SAP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对于改善SAP的预后至关重要[3-4].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SAP合并肺部感染者的45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唯佳;张艳;卢兵;骆文君;黄其密;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及肺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清洁级同龄雄性Wistar大鼠90只称重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E和F组,每组15只.B、C、D、E、F五组采用烟雾吸入、脂多糖气管内注入等进行COPD造模,C、D组分别在1~14d和29~ 42 d腹腔内注射GBE(0.40 ml/kg/d),E、F组分别在1~14d和29~ 42 d腹腔内注射红霉素(10 mg/kg2),43 d后对各组大鼠肺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B、C、D、E、F五组均有COPD特征性改变,但程度不同.各组标准肺泡数的比较:A组与B、C、D、E、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E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肺泡面积的比较:A组与B、C、D、E及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E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F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支气管结构改变和肺泡内肺动脉的结构改变在统计学上意义上表现均相同:B组与A、C、D、E、F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E、F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血管重塑有抑制作用,与红霉素组干预作用相类似.
作者:谭玉萍;王朝晖;姚萍;梁爱武;杨益宝;潘玲;张鹏飞;黎展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由于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病情迁延,呈进行性发展[1].COPD患者会出现气道官腔狭窄阻塞,肺弹力回缩力降低,呼气时气流严重受限.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功能逐渐下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喘息等,可发展成为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发生呼吸衰竭.目前,该病尚不能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肺康复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康复是通过准确的诊断、心理支持、宣教,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方案,用以稳定或缓解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的各项症状,争取患者在疾病期能发挥大的呼吸功能潜力.目前常规肺康复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呼吸肌训练与康复、氧疗、营养支持.
作者:邓清洋;钟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气管镜检查是指将气管镜置入患者下呼吸道,在直视下进行活检、灌洗等操作.行此检查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充分的气道准备,主要是上气道局部麻醉,常规方法包括局麻药物的雾化吸入、喉部喷洒等[1],因雾化方式能将药物震荡为细小微粒随患者呼吸进入气道,用药剂量较小、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因此受到临床欢迎[2].但由于个体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差异,部分患者对雾化吸入方法的掌握差,影响雾化吸入麻醉效果,因此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及指导.
作者:王爽;周泽云;范晔;张明周;王革;黄赞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医学教学模式(traditional medical teaching model)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需求.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时期,更是护生向护士岗位过渡的必经阶段.
作者:冯欢;黄婧琼;余江;唐自云;郑慧新;高林春;马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无创呼吸机通过无创接触面(面罩)提供有效机械通气,能有效纠正早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避免下一步有创通气起到重要作用[1-3].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的一种护理模式.该模式重视患者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协调者的作用4-5].我科自2014年6月开始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采取CCM,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春鸽;王斐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