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鸽;王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倏忽十载,《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s)自2007年12月创刊至今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回顾过去的10年,《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在促进医学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者:任成山;钱桂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社会全民福利事业的改善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成了大众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胸部透视辐射剂量大、胸片对早期小病灶显示率低,胸部CT扫描速度快,病变阳性显示率高,目前已成为胸部体检的佳选择¨].胸部CT体检的辐射剂量,也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公众的关注.怎样才能以小的辐射剂量,得到清晰的图像,满足影像诊断的需求是放射科医技人员一直探求的目标.本研究通过采用胸部智能毫安(mA)低剂量扫描方法,获取适度噪声的图像,力求在胸部CT扫描做到辐射剂量低,而又能保证满足诊断的要求,为常规胸部CT体检和定期复查患者提供较理想的扫描技术.
作者:马琼英;余世勇;余伟;谷卓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镇静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16例气管插管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组(57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观察两组的达到目标镇静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唤醒所需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达到目标镇静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停药至唤醒所需时间分别为(29.85± 12.11) min、(135.15±23.67)h和(84.16±10.35) min,对照组为(35.15±10.29)min、(155.26±20.35)h和(105.16±25.17) min,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6.319、5.869和6.124,均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和谵妄发生率(12.28%、0和5.26%)与对照组(20.34%、15.25%和22.0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x2=4.327、x2=7.415和x2=6.85,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14.04%)比对照组(3.39%)高,但无统计学差异(x2=2.929,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气管插管镇静之中可以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静药物.
作者:周文来;田琳;郑祥德;李充沛;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胸腔积液发病主要原因为胸腔内部液体吸收与渗出之间失去动态平衡,凡影响胸腔液体吸收、渗出平衡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体液在胸腔内不同程度的聚积[1],如肺部疾病、胸膜疾病以及一些肺外疾病.因发病原因不同,胸腔积液分为结核性、化脓性、炎症性、低蛋白性、恶性胸腔积液等[2].
作者:刘艳琴;胡佚凡;丁敏娟;吴圆圆;李青;陈芬芬;胡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与有害气体或者颗粒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的异常有关[1-2].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为8.2%.到2020年,预测COPD将导致全球每年约600万人死亡,成为世界第三大死亡病因.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且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肺癌等,从而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成孟瑜;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及肺血管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清洁级同龄雄性Wistar大鼠90只称重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E和F组,每组15只.B、C、D、E、F五组采用烟雾吸入、脂多糖气管内注入等进行COPD造模,C、D组分别在1~14d和29~ 42 d腹腔内注射GBE(0.40 ml/kg/d),E、F组分别在1~14d和29~ 42 d腹腔内注射红霉素(10 mg/kg2),43 d后对各组大鼠肺脏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B、C、D、E、F五组均有COPD特征性改变,但程度不同.各组标准肺泡数的比较:A组与B、C、D、E、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E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平均肺泡面积的比较:A组与B、C、D、E及F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E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F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支气管结构改变和肺泡内肺动脉的结构改变在统计学上意义上表现均相同:B组与A、C、D、E、F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E、F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重塑及肺血管重塑有抑制作用,与红霉素组干预作用相类似.
作者:谭玉萍;王朝晖;姚萍;梁爱武;杨益宝;潘玲;张鹏飞;黎展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其主要的致病原之一,比例高可达30%[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呼吸系统表现和肺外其他系统表现,其症状与非肺炎支原体肺炎难以区分,造成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病程延长,患儿预后较差[2].本研究对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3例进行了研究,对其中49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征象与74例非社区儿童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了比较,旨在评估临床征象识别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利;李劲松;段宝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发病率相对较低,仅占10%~ 17%[1],其与吸烟相关,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现将我们在临床中遇到的一例CT表现类似肺炎的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报告如下.
作者:史鹏;安东善;付奎升;王树岐;孙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气管镜检查是指将气管镜置入患者下呼吸道,在直视下进行活检、灌洗等操作.行此检查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充分的气道准备,主要是上气道局部麻醉,常规方法包括局麻药物的雾化吸入、喉部喷洒等[1],因雾化方式能将药物震荡为细小微粒随患者呼吸进入气道,用药剂量较小、方式简单且效果显著,因此受到临床欢迎[2].但由于个体文化及社会背景的差异,部分患者对雾化吸入方法的掌握差,影响雾化吸入麻醉效果,因此需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及指导.
作者:王爽;周泽云;范晔;张明周;王革;黄赞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抗炎、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异丙托溴铵500 μg+生理盐水1 ml雾化吸入,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CAT评分、Borg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FEV1、FEV1/FVC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PaO2、FEV1、FEV1/FVC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Borg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CAT评分、Borg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在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发挥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气流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惠峰;张睢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前,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在预防药物渗出、减轻血管损伤的同时,其并发症发生愈来愈引起业内的重视,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被认为是严重也是临床上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1],但肺癌合并血栓史患者再次进行PICC置管的病例未见报道.我院于2016年1月收治一例放化疗后2年余的肺癌患者,既往右头静脉血栓史,本次入院因病情进展,需接受化疗,患者拒绝行输液港置入,遂予左侧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进行化疗.现对此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道晓;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抗原(WWOx)蛋白与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WOX与PTEN蛋白在87例支气管肺癌组织标本与23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分析WWOX与PTEN蛋白表达与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两者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结果 WWOX与PTEN蛋白在支气管肺癌组织中的的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x2=14.810,P<0.001;x2=17.363,P<0.001).WWOX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PTEN蛋白则只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WWOX与PTEN蛋白的表达之间不存在关联性(x2=2.098,P=0.147).结论 WWOX与PTEN蛋白可能都参与了支气管肺癌的发生与恶性发展,但两者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作用.
作者:张竞;董周寰;赵明;薛志强;王钰琦;田晓东;王云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游离DNA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健康中心120例健康对照者,并提取收治呼吸内科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游离DNA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200.70±88.54 ng/ml,健康对照组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18.65±6.30 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浆游离DNA水平为172.75±72.87 ng/ml,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游离DNA水平为221.88±93.86 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游离DNA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游离DNA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有效工具.
作者:杜洁;隋永杰;李红艳;王水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可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1].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呼吸内镜介入已成为恶性中心气道狭窄诊疗的主要手段之一[2].但目前国内各家单位呼吸介入技术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治疗方法亦不统一,治疗效果也存在较大差距,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国内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技术亟需规范化,因此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数轮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本共识.
作者: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重型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发病凶险,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预后不佳除了并发腹腔感染外,合并肺部感染也颇为常见[1].SAP常合并胰腺外器官损伤,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I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较高[2].肺部感染是SAP常见并发症,亦是SAP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对于改善SAP的预后至关重要[3-4].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SAP合并肺部感染者的45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唯佳;张艳;卢兵;骆文君;黄其密;李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气流受限及疾病严重程度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寻找评估稳定期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山西大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门诊随访的94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的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Cr)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根据肺功能FEV1%预计值将COPD组患者分为GOLD1、2、3、4级;根据过去1年的加重次数、生活质量评分(CAT)又将COPD组患者分为A、B、C、D四个亚组.结果 COP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倡议(GOLD)1、2、3、4级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OLD 4级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GOLD1、2和3级;COPDA、B、C、D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B组,C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与CRP呈正相关,与GFR、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并且随着气流受限及综合评估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提示胱抑素C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庞志刚;成孟瑜;许建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轻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而棘手的急危重症.传统的放、化疗手段及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均无法取得快速解除气道阻塞的目的,导致病死率显著增高.
作者:金发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间断性咳嗽伴痰中带血4个月”于2016-8-10收入青岛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患者CT(2016-4-26)示右肺下叶空洞性病变,见图1.曾于外院就诊相关化验检查不支持结核诊断,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未再咯血.入院前1周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白粘痰,伴痰中带血,于2016-8-3就诊于我院,行胸部CT示:右肺下叶空洞性病变,较前(2016-4-26)壁厚,周围磨玻璃密度影.
作者:崔翔宇;马虹飞;董绍安;张志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蛋白Rv2346c对卡介苗(BCG)感染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的免疫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DNA合成、基因扩增、载体构建、诱导表达、纯化等过程制备重组蛋白Rv2346c;利用Cell Counting Kit-8 (CCK8)方法检测RAW264.7增殖水平;采用菌落形成试验评估BCG生长情况;运用ELISA方法检测BCG和RAW264.7共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的浓度;采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DNA测序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成功制备重组蛋白Rv2346c;BCG可以抑制RAW264.7细胞增殖(P<0.05),而RAW264.7细胞对BCG有灭活作用(P<0.05);重组蛋白Rv2346c可以增强BCG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并降低RAW264.7对BCG的灭活效应(P<0.05);Rv2346c还可以抑制RAW264.7分泌TNF-α和IL-6(P<0.05),并抑制NF-κB p65的表达(P<0.05).结论 重组蛋白Rv2346c可以抑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对BCG的免疫灭活效应,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分泌和NF-κB p65活化有关,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姚静;邵燕;杜兴冉;冯旰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血清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茂名城区40~ 79岁男性居民行肺功能检查,根据肺功能及吸烟情况分四组:COPD吸烟组、COPD非吸烟组、非COPD吸烟组以及非COPD非吸烟组,每组各40例,检测四组人群血清中的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及炎症因子(IL-8、TNF-α)情况,对比其氧化应激失调及炎症因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与轻度COPD非吸烟组相比较,轻度COPD吸烟组患者的MDA、IL-8、TNF-α水平偏高、SOD水平偏低,除TNF-α差异显著(P<0.05)外,MDA、IL-8和SOD差异不显著(P>0.05);与非COPD吸烟组比较,轻度COPD吸烟组的IL-8、TNF-α水平偏高(P<0.05),SOD水平偏低(P<0.05),MDA偏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SOD水平偏低(P<0.05),IL-8、TNF-α水平偏高(P<0.05);轻度COPD吸烟组的MDA、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COPD非吸烟组(P<0.05),而SOD偏低(P<0.05).IL-8、TNF-α与MD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7、0.468,P值均<0.01);IL-8、TNF-α与SO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3、-0.457,P值均<0.01);IL-8、TNF-α与FEV1%pre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P值分别为-0.492、P<0.01,-0.697、P<0.01).结论 在非COPD患者中,与非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MDA、IL-8、TNF-α偏高,SOD偏低,而COPD人群上述差异更明显.在轻度COPD患者中,IL-8、TNF-α与MDA呈正相关,而与SOD、FEV1%pred呈负相关.提示吸烟所致氧化应激失调可能是由抗氧化剂减少引起,氧化应激失调会导致炎症因子升高,而炎症因子升高会加速肺功能下降,从而导致COPD的发生.
作者:吕华亮;李洪涛;张天托;陈开容;谭世繁;宋一波;刘传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