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心理疗法干预卒中后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田乐

关键词:中医心理疗法, 卒中后高血压, 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心理疗法干预卒中后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后高血压药物疗法,实验组在同样采用卒中后高血压药物疗法的基础上,基于其中医综合心理疗法,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实验组的变化情况明显显著于对照组.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综合心理疗法在卒中后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避免患者的神经功能遭受损伤.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推拿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中医学研究

    目的 探究中医推拿发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单纯的采用小儿推拿进行穴位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75外感化热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6.86%,74例痰饮喘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89%,脾肺两虚型患者中共有30人,对应的总有效率为96.67%,而共有食积型患者21人,其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 中医推拿法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以活血化瘀法为基本大法的基础上辨证治疗.结果 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辛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研究进展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高发疾病之一,多年来研究发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常见,且死亡患者大多是在发病1h之内死亡,且多是因为心律失常严重致死.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心肌梗死经过药物治疗或者机械灌注可以很好的缓解,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院前急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医疗系统中为重要的缓解之一,是院内抢救病人的基础,有效的院前急救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为后续的治疗提高临床基础,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预后病情的恢复,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杨树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脑中风患者,属于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其中分为出血性的和缺血性的这两种情况.分为这两种的原因是脑中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分为脑部的血管破裂而导致的脑出血或者血管不流通堵塞使血液无法运输到大脑这两种原因.其中患有脑中风的患者之中有60%~70%是因为血管堵塞,血液无法运输到大脑的缺血性脑卒中.而这些患者大多数年龄在40以上,按其中比例来看,男性病患比女性要多.比较严重的话会引起病人的死亡.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是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并且堵塞.而剩下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比较高.根据数据的调查显示,脑中风是造成成年人残疾的普遍原因,同时脑卒中也已经被列为我国第一死亡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脑卒中成为了好的措施.因为脑中风的病发率高,死亡率高导致身体残疾的几率也比较高,并且不同的脑中风患者需要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也因为高血压是导致人们脑卒中的重要原因,所以降压治疗对病人也是非常的重要.

    作者:张绪恕;张绪娇;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00例慢性鼻炎患者的中药特色治疗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对100例慢性鼻炎患者的中医特色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探求慢性鼻炎患者应用中成药穴位注射加中药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中成药穴位注射加中药鼻腔冲洗,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常规进行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成药穴位注射加中药鼻腔冲洗,对治疗慢性鼻炎疗效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轻西药副作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血清中PCSK9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与血脂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PCSK9与IL-6、IL18等炎症因子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采用桥联ABC-ELISA夹心法检测60例T2DM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CSK9水平以及IL-6、IL18的水平,同时对T2DM组血清PCSK9水平的相关因素行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B组)与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A组)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水平与TC、LDL-C、TG、FBG、SBG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的表达与左侧颈总动脉IMT、右侧颈总动脉IMT、平均总动脉IMT、RCCA内径、RCCARI及LCCARI等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RCCA V max、LCCA V max、RCCA V mix、RICA V mix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PCSK9水平与IL-6、IL18等炎症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PCSK9的表达增加,提示PCSK9可能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与IL-6、IL18共同作用加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沈静静;金国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针灸结合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验案举隅

    前斜角肌综合征是现代临床常见病.现在临床中应用相应穴位行针刺加电针结合艾灸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经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甚至基本消失.针灸结合联合电针本病效果明显,特举验案与同道交流.

    作者:赵婷;焦军阳;雷正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目的 了解气相色谱技术的分类、特点,对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以疾控中心的饮用水为研究标本,对气相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分类、特点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1)气相色谱技术的分类:气固色谱及气液色谱、吸附色谱及分配色谱、一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2)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分辨率高、灵活性强、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强、应用范围广;(3)气相色谱技术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检测有机氯农药、检测有机磷农药、检测挥发性有机物与半挥发性有机物.结论 水质检验是饮用水质量控制的关键,气相色谱技术在水质检测中有广泛应用,具有准确度高、精度高的优势,且操作较为简单,无需耗费大量时间,大大提升了饮用水质量.

    作者:郑丽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26例进行研究,均进行病理检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比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实验组标本制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确诊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快速石蜡切片在病理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制作时间较短,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和常规石蜡切片相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秀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多发性骨髓瘤中Wilms瘤基因(WT1)基因异常甲基化的研究

    目的 研究WT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MM患者骨髓标本60例,运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存在W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异常甲基化在M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其可作为监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与治疗反应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静;王立立;杨涛;温丽;李晓红;张倩倩;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接收的7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和富马酸酮替芬联合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效果观察.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参照组78.3%(P<0.05).治疗组的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邬美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呼吸系统内科相关感染因素

    目的 探究老年呼吸系统内科相关感染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内科治疗并发生感染的患者73例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感染具体类型及原因.结果 患者发生感染类型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及泌尿道感染,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高,达72.60%,与其他类型感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级体内真菌繁殖,分别占全部患者的94.52%及79.45%,其次还与侵入性操作、护理措施不完善、吸烟及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呼吸系统功能降低及体内真菌感染等原因,易导致其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预防工作,完善治疗及护理措施,并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对其出现的不适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纪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情况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3.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并发低血糖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裴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感染性休克病患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行综合性护理疗效显著,可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袁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2例,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加用比索洛尔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治疗后,观察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过早搏动、ST段压低及ST段下降持续时间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相比对照组,明显高于后者(P<0.050);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较对照组(73.91%),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相比对照组(21.7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我院内科收治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两组,对中西医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西医治疗组应用西医治疗方式,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显著,但中西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在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苏秋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6例失眠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伦片治疗.对比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PSQI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针刺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安全有效,较单纯应用艾司唑仑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毛国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经走罐疗结合艾灸治疗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循经走罐疗法结合艾灸治疗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循经(全息经络理论)走罐疗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艾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93.3%.但治疗组7次达到有效率是96.7%,对照组7次的有效率是26.7%,存在巨大差异性.结论 循经走罐疗法结合艾灸对瘀滞型乳腺小叶增生疗效显著,关键是治疗次数少,疗程短,患者医从性好,且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潘凤霞;甘史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对改善心绞痛患者预后及提高康复效果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其预后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完全依从度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L(78.93±3.34)分、AS(76.64±3.72)分、AF(86.74±2.95)分、DP(068.83±4.5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依从度,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康复效果.

    作者:杨洪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舒肝补肾健脾利湿配合西医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舒肝补肾健脾利湿配合西医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其中乙肝40例,丙肝10例,酒精性肝炎10例.采取西医抗病毒,中医疏肝调肾,利湿健脾,清虚热的辩证论治法进行联合用药,而对酒精肝炎性10例,不做抗病毒治疗,给予肌苷片、维生素C片、护肝片,再给予中药汤剂的分型论治.结果 酒精性肝炎用药一个月后,ALT<30UI,AST<20IU,胆红素(-)10例,有效率100%;慢性乙肝患者,HBV-DNA<500IU,恶心厌油,乏力肝区胀痛消失50例,有效率100%,但对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体(HBcAg)(+),转阴率效果不明显,而对e抗原(HBeAg)(+)转阴效果比较明显,并且对其指标降低有效果,特别是HBV-DNA的影响比较明显.结论 中医舒肝补肾,利湿健脾,清虚热,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病有明显的优势,比单纯用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赵永昶;赵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