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体制下军队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探索

熊琳琳;王艳玲

关键词:军队门诊, 优质护理服务, 体会
摘要:近些年来,全军各大单位卫生部门和医院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牵引,积极探索实施护理管理改革,在护理服务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并努力实现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积极转变,使责任护士能够为伤病员提供全过程、全方位以及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大军队医院责任制整体护理基本全面贯彻落实,并逐步深入各军队门诊及手术室,积极开展各类十分具有特色的护理服务.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7日~2018年2月5日海东市的产褥期妇女16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00例,采用常规保健宣教;观察组8000例,采用孕产期保健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患病率.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9.10%(7928/8000)、患病率为9.25%(74/8000);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43%(5714/8000)、患病率为35.74%(2859/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褥期女性应用孕产期保健宣教,能够有效纠正不良的饮食与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对机体康复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星桂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14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凝集率比较,实验组(60.1士6.2)%明显低于对照组(69.4士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发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实验组2.74%略低于对照组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上做推广应用.

    作者:邵恩浓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口服四妙勇安汤与局部臭氧注射治疗类风湿炎关节疼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疼痛患者通过采用口服四妙勇安汤与局部臭氧注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在我院2016.12.1~2017.12.1随机挑选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对比组和观察组,其中,对比组患者采取一般的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口服四妙勇安汤与局部臭氧注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对治疗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疼痛患者通过采用口服四妙勇安汤与局部臭氧注射治疗后,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促使该类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杜升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及对策探讨

    在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流程复杂、环节较多,对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临床护理质量和带教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本身的素质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本文首先针对影响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就相应的对策展开论述.

    作者:康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康复效果,分析对患者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自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48例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2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自理率、术后1年髋关节恢复情况均明显更优,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理想.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参研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诊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30例,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行洛赛克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后者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两组胃液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胃液PH高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呼吸衰竭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止血情况和胃液PH能够通过洛赛克联合立止血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李向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替米沙坦改善心力衰竭的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为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替米沙坦治疗,有着优异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药治疗社区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研究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逐步攀升并呈年轻化趋势,随之而来的高血压患者久治不愈的病程,再加控制不良造成突发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情况,本身就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慢性疾病会影响患者工作,甚至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病人常出现紧张、焦虑、忧愁、郁闷等消极情绪,甚至引发焦虑症、抑郁症.通过检索CNKI2005年至2018年国内外文献及相关参考文献22篇,总结中医有关高血压合并焦虑的病因病机和中药、针灸及其他外治法.中医药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运用双心同治的理论从中药,针灸,音乐及心理疏导疗法多方面治疗心身疾病,易于被患者接受,适合在社区推广.

    作者:卢月婷;洪敏申;庞怡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胃肠间质瘤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16例患者的临床病况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7年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胃肠间质瘤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6例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病理特征及诊疗预后.结果 16患者中,胃间质瘤术前诊断4例,术后病理诊断12例,16例患者胃间质瘤术后病理危险度均为极低或低,随访期间间质瘤未见复发,消化道恶性肿瘤复发率50%,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53.3%,2年内生存率为60%,1年内生存率为100%.结论 对于这类胃肠道多源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后期治疗、随访观察应主要依据恶性肿瘤来进行.但对于恶性间质瘤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建议行MDT讨论治疗.

    作者:朱江;蒋晓松;吴润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应用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其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一般出院护理模式,统计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智能和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客观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不同护理方案实施后,两组患者智能精神、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及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痴呆出院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应用建立在奥马哈系统上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及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缓解其负性心理,是改善老年痴呆病患群体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马淑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后外周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 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改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促进病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78例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一组(35例;西药治疗)、联合组(43例;西药+益气温阳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各心功能指标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万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预见性组和常规组(各54例).预见性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各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预见性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3例(5.56)显著低于常规组10例(18.52%),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预见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2.85±8.25)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54±7.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预见性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出现疼痛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88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应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实施疼痛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对疼痛的控制效果,减少疼痛造成的应激反应,为治疗和监护提供了保障.

    作者:范洪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近年来来我医院进行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行环磷腺苷合并生脉注射液治疗;选取同期应用心先安注射液治疗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合并生脉注射液两者协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治疗过程中安全性也较高,但远期疗效及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秀芬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针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针灸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为(68.39±3.51)分,高于对照组的(55.28±2.76)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6.53±1.27)分,低于对照组的(9.84±1.56)分(P<0.05).结论 针灸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58例(96.6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4(73.33%)例,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2.6±8.4)mmHg和(71.4±8.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7.3±10.5)mmHg和(72.5±8.4)mmHg,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炙甘草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白如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浮针在偏瘫后肩痛患者的运用

    目的 在偏瘫后肩痛患者中使用浮针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偏瘫后肩痛患者30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5例,分别给予浮针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0.78±6.54),VAS评分为(2.54±1.62),均优于常规组的(23.45±2.44)、(3.46±1.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针刺法相比,浮针治疗法取得的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何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慢性结肠炎80例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我院慢性结肠炎患者,观察和对比西药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独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西药治疗,联合使用中药灌肠治疗.评估疗效,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对比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药对比,中西医结合具有更大的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苦莲花水剂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苦莲花水剂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内服石兰草煎剂,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凉湿敷硼酸溶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用苦莲花水剂,用药3天后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50%,14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25例患者有效治疗、1例患者无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2.50%,9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6例患者有效治疗、15例患者无治疗效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苦莲花水剂中黄连、菊花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和杀菌作用,能够对细菌感染性渗出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各种类型的急性渗出性皮肤病均可选用.

    作者:吕学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