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生长棒撑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郑明慧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 生长棒撑开术, 矫正
摘要: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出生后即发病,是常见的早发性脊柱侧凸.生长棒撑开术(growing rod techniques)可以在纵轴上提供持续撑开力量,矫正脊柱侧弯,即能保持脊柱的生长发育,又能为脏腑发育提供空间,到达脊柱融合手术年龄后,脊柱侧凸相对变轻,矫正难度与风险均降低,矫正效果提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PRF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继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后的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因其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其内所含的多种生长因子,PRF在加速软、硬组织愈合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广大学者所认可.本文就影响PRF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辛酉凤;赵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肿瘤的分布人群、分布病灶、临床症状等.结果 60~70岁年龄段患者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人群,病灶在贲门胃底多,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不适.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可以为其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心内科左心衰竭患者的焦虑障碍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心内科收入院的左心衰合并焦虑患者共计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综合性疗法与心理治疗新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而基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障碍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内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心内科针对左心衰竭患者开展综合性治疗与心理治疗新结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焦虑障碍的抑制增长与彻底清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龙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联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法即手臂下垂、甩动和两根止血带联合应用的方法对静脉穿刺血管的充盈程度、穿刺成功率以及静脉输液中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静脉输液患者216例,共输液次数500次,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次,对照组采用单止血带结扎法,实验组采用联合法,比较两组血管充盈度和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而输液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法在静脉穿刺中,具有使静脉血管充盈程度好、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减少的作用,此方法操作简便易行,花费时间少,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娜;关鑫;霍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和急诊介入疗效评价

    目的 针对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通过采用急诊介入的治疗方式以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7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该类疾病治疗的患者104例,其中的52例患者记为对比组,进行传统择期治疗,另外的54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心外膜血流情况.结果 观察组通过急诊介入治疗以后,治疗效率和心外膜血流情况相对于传统治疗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通过采用急诊介入的治疗方式以后,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治疗,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陈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50例进行观察分析,分成25例对照组和2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对两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显效率32%)、治疗有效10例(有效率40%)、治疗无效7例(无效率28%),而观察组中治疗显效18例(显效率72%)、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24%)、治疗无效1例(无效率4%),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8%,两组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可选择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的治疗方案,即以降压为中心,且联合抗心衰功效,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帮助患者尽早改善病况.

    作者:信志远;朱建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检测NT-Pro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效果.方法 本次的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Ⅰ~Ⅱ级为对照组;Ⅲ~Ⅳ级为观察组,各50例.对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进行记录和检测,探究其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价值.结果 NT-proBNP入院、出院、3~6月随访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和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急性发作的风险成正相关,即水平越高则发作风险越大,预后越差,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信坤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心脏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87例进行研究.首先对此87例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之后再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检查等综合检查,将综合检查结果作为终结果,对比心脏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的的诊断结果.结果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准,心脏B超检查的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度更高,准确度均在90%以上,其中主动脉弹性减退的准确率已达100%,而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率高仅为43.08%,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B超检查结果较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更高.

    作者:于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实施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10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35例则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活方式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并比较其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结果 观察组血压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较小(P<0.05),同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低(P<0.05).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可获得满意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其构建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董花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脏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精力评分为(1.1±0.2)分,疼痛评分为(1.2±0.2)分,情绪反应评分为(0.6±0.1)分,睡眠评分为(0.7±0.3)分,躯体活动评分为(0.7±0.2)分,各项生命系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帮助缓解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和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身体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尹亚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6例,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n=23),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n=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镇痛效果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对无痛分娩中的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另一方面它的安全性也是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

    目的 探究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治疗和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投诉和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降低投诉和纠纷率,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杜新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舒适护理进展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脑血病介入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损伤小、穿刺部位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舒适护理已被认为是脑血管介入手术全程核心干预措施,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术后患者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手术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徐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内分泌机能异常与临床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内分泌技能异常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3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4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常规肾脏功能治疗,针对治疗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肾脏内分泌机能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常规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49%),两组相比:P=0.039.结论 在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的异常情况,并根据患者肾脏内分泌机能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26例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祛痰平肝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门诊1年内符合顽固性高血压病诊断的患者26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祛痰平肝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症状疗效和降压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达到85%.结论 针刺结合祛痰平肝方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蔡玉海;刘双岭;李庆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

    目的 探析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内科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纯氨氯地平片、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慧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和体会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继续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氧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临床体会.结果 两组的R、Hr、SaO2、PaO2和总有效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促进疾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朱然;周维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探讨中药沉香品种鉴定方法及鉴别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沉香品种鉴定方法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获得的具体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结果 在200~300 nm范围内,正品中药沉香紫外光吸收图谱大吸收峰值能够达到(226±2)nm.结论 在中药沉香的鉴别上,紫外光吸收图谱和薄层色谱法是以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且鉴别的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与分析社区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 从崇左市江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已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的社区慢性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47例患者,对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情况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患者干预后在健康生活、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均优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总掌握率显著高于干预前;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社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对策能够极大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对于慢性病疾病的认识水平以及自我监测和管理的能力,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林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简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7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70例展开研究,根据平均分组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患者例数为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生物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研究得知: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即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小进而提高质量效果,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吴文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