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继飞
目的 对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关方法及其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则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果与质量.
作者:潘丹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10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 研究数据证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也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伤口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作者:刘春萍;何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足中采取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涉及到数据资料,对其进行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治疗,研究以及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指标.结果 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TcPO2、症状评分、生存质量、FBG、PBG、HbAlc水平对比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采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滕玲;周佳;张庆雨;覃建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甲钴胺,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治疗,有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作者:曾真;何慧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近几年来,虽然放射卫生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影响,导致监管工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不单单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直接影响,还影响了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公众的健康.为此,增强医院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护公众和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医院放射卫生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
作者:王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抗Hp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p清除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p清除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纳差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显著,能提升抗Hp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莺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前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在50岁以上中老年中更为常见,并且其特点为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我国现代中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也取得丰硕的成果,虽然与西医相比见效较慢,但是副作用较小,注重整体理念,这些优点是西医所不可比拟的.然而现代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病存在着一些难点,本文将探究分析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礼刚;李勇;张艳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ABC合理情绪疗法在癌症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癌症患者陪护的亲属80名,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名,对他们进行常规性讲解,观察组40名,采取ABC合理情绪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分析两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家属在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癌症患者陪护家属进行护理时,采取ABC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以更好的心态对患者进行陪护,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癌症患者家属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由于儿童未定义特殊体质,儿科医疗纠纷更难以解决.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开通费用,提高职工素质,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技能水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树立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意识等.
作者:王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小剂量等效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诱导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至我院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诱导,对照组患者则使用舒芬太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结果 诱导后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脑电双频指数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但瑞芬太尼会导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暂时下降.
作者:张曙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脾氨肽(冻干粉)、电离子(高频)联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我院收治的肛周尖锐湿疣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电离子(高频)治疗,观察组采用脾氨肽(冻干粉)+电离子(高频)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3%,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肛周尖锐湿疣患者采用脾氨肽(冻干粉)联合电离子(高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邢曙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施护,对比治疗效率与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确诊时间以及确诊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溶栓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及家属对医护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曲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内镜室在进行护理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避免这些危险情况的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内镜室的员工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收集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险情况,然后找出减少这些危险情况出现的方法.结果 在内镜室工作中主要对护理人员产生危险影响的有: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化学损伤、物理损伤以及生物损伤.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得知,内镜室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些危险,这些危险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内镜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结论 内镜室的工作接触到的器械比较多,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找到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出相应的防范方法.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对他们加强培训,增加他们对危险的认知程度,进而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细心,从而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作者:崔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本文就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实验组采用一期根治术疗法,对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疗法,较比二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7.83%>84.78%),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35%<21.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孔维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合并肢体偏瘫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行康复训练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恢复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患者的生理、心理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40例在我们医院进行过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了解分析,找出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和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被选取的1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存在护理风险的共计有14例.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做好相关研究以及采取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LVEF和EVE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33%,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8.33%,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3.33%,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脂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EMI患者110例,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25例)每日分别服用80 mg和40 mg氟伐他汀.入院48小时内及治疗1月时检测血脂水平和左室功能.结果 观察组1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hdl-C)水平均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1月时LDL-C水平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LDL-C、总胆固醇及Nhdl-C的降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48小时内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1月时观察组LVEF增幅更大(P<0.05).两组1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均较48小时内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LVDD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和80 mg氟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LDL-C水平,提高其LVEF,80 mg氟伐他汀对LVEF的增幅更明显.
作者:张大伟;尹春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同一时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与当时的气温、室温、相对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与气温、室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 天气条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血压上下波动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白红革;舒云;艾帅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