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

张小霞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协同护理是一种建立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的新模式,能够有效地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并自主参与到健康护理中,进而大限度的发挥出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现阶段的整体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已经逐渐宣传实施到位了,但是我国医疗行业还十分缺少护理人才,存在着供求不对等的情况,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紧张问题和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推行协同护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仇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关方法及其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则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满意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效果与质量.

    作者:潘丹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体会

    医学院校教育宗旨是培养医学人才,教学是学校工作中心,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素质是关键,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传统外科医学教学模式会有理论和实践脱节情形.学生存在综合分析、动手能力差,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等问题.彻底改变以上状况,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郭继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甲钴胺,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治疗,有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作者:曾真;何慧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早期测控,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预后的改善,价值显著.

    作者:何慧晶;曾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8%(P<0.05);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Hcy、和肽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增强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8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参照组(n=94);7~12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9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率分别为:5.32%、3.19%,13.83%、1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和下肢静脉血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护理流程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均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施护,对比治疗效率与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确诊时间以及确诊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溶栓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获得了更高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及家属对医护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曲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顺铂、5-氟尿嘧啶与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行为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临床常用化疗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及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模式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上述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AnnexinV-PE和7-AAD双染模式予以流式细胞技术评定顺铂组、5-氟尿嘧啶组、顺铂+塞来昔布组、5-氟尿嘧啶+塞来昔布组这些处理组胃癌细胞的凋亡行为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药物作用于胃癌细胞株SGC-79012天后,顺铂组、5-氟尿嘧啶组、顺铂+塞来昔布组、5-氟尿嘧啶+塞来昔布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0±0.30)%、(46.53±1.50)%、(39.17±1.10)%、(66.93±0.70)%、(62.13±1.60)%,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联合5-氟尿嘧啶组、顺铂+塞来昔布组与顺铂组、5-氟尿嘧啶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与顺铂组、5-氟尿嘧啶组相比,顺铂+塞来昔布组、5-氟尿嘧啶+塞来昔布组治疗模式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结果显示顺铂、5-氟尿嘧啶及塞来昔布联合应用模式具有协同抗胃癌的作用.

    作者:翟崇宇;陈俊强;王震;黎伯培;毛远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本文就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实验组采用一期根治术疗法,对参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疗法,较比二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97.83%>84.78%),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35%<21.7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孔维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黄连温胆汤加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1例,其中行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41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佐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不仅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还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赵勇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手段及其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7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措施.结果 17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2例治疗无效,5例患者病情好转,10例患者痊愈.结论 对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再辅以营养护理,加强患者的身体机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指导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医院2017年到2018年内的48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实施同样的整体护理模式,经过1个周期后,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后,其中完全康复的有34例,1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概率明显降低.讨论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引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6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参照组给予病患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LVEF、LVEDD和6MWD等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病患LVEF、LVEDD和6MWD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患心功能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给予患者皮椎间孔镜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椎板开窗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疗效为96.0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疗效为86.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都比对照组患者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与单纯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都较好,但是经皮椎间孔镜法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亚锋;张文波;孙习辉;段礼鹏;郑义朋;周医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 本文分析的是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45例患儿,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随后对患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对两组患儿的复发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复发及不良反应概率较低.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层级管理的价值,以及使用的效果,扩大层级管理的使用范围,提高医学领域治疗的水平.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出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的价值,就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只有进行更加准确的实验,才能更好的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选择一所医院,然后确定选择的年限,根据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医生的职称进行分类,分成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治疗组长、责任医生、辅助医生,然后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和主要职责,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然后在通过一定的考核,得出终的结果,进行结果上的分析和反馈,找到终有效的管理方式.结果 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当前管理过程中,治疗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相应的对比,可以得出有效的结果,就是当前的分层管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层管理能够激发治疗人员治疗的质量,提高服务的质量,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并且激发了治疗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是的神经内科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使得整体治疗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

    作者:毕作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阿托伐他汀钙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舒张压降低(22.6±7.7)mmHg,常规组舒张压降低(15.8±7.2)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郑隽;邹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儿科常见医疗纠纷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探讨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由于儿童未定义特殊体质,儿科医疗纠纷更难以解决.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开通费用,提高职工素质,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技能水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树立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意识等.

    作者:王东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