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毕作宾

关键词:层级, 管理, 神经, 内科, 病房, 应用, 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 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层级管理的价值,以及使用的效果,扩大层级管理的使用范围,提高医学领域治疗的水平.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出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的价值,就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只有进行更加准确的实验,才能更好的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选择一所医院,然后确定选择的年限,根据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医生的职称进行分类,分成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治疗组长、责任医生、辅助医生,然后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和主要职责,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然后在通过一定的考核,得出终的结果,进行结果上的分析和反馈,找到终有效的管理方式.结果 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当前管理过程中,治疗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相应的对比,可以得出有效的结果,就是当前的分层管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层管理能够激发治疗人员治疗的质量,提高服务的质量,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并且激发了治疗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是的神经内科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使得整体治疗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性铅暴露人群血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 探究职业性铅暴露人群血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抽取同一所电池厂工人100例将其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血铅浓度进行检测,并对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探究预防措施.结果 100人中84%的工人血铅值处于正常范围,16%的工人血铅值处于异常范围,其中12%为铅中毒观察对象,4%为铅中毒;引发铅中毒危险因素主要包含工种、性别、吸烟史以及户籍.结论 组织工厂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并对其实施生产安全和铅暴露人群预防措施进行教育.

    作者:高惠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4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治疗的患有前急性心梗的患者4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尿激酶溶栓组与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每组各21例.其中尿激酶溶栓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而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则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师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目的 比较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再住院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LVEF和EVE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研究组总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33%,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再住院率为18.33%,对照组再住院率为33.33%,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辛伐他汀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降低再住院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黄连温胆汤加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1例,其中行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为常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的41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佐以黄连温胆汤加减,不仅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还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效果显著.

    作者:赵勇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目的 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从我院选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70例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将依那普利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剑;陆翠荣;李红云;董得刚;戴生喜;赵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甲钴胺,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治疗,有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作者:曾真;何慧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通过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患15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成各50例每组的一组、二组与三组,一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进行治疗,二组的病患用中频理疗进行治疗,三组的病患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进行治疗.比较三个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与JOA评分.结果 一组有效率为80%,二组有效率为60%,三组有效率为90%,所以三组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JOA评分与一组和二组比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患使用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的治疗效果比单一使用电针夹脊穴或中频理疗的效果更好,JOA分数更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足中采取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纳入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涉及到数据资料,对其进行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治疗,研究以及分析术前术后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指标.结果 术后糖尿病足患者ABI、TcPO2、症状评分、生存质量、FBG、PBG、HbAlc水平对比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Angiosome理论指导膝下动脉成型术应用在糖尿病足患者采中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滕玲;周佳;张庆雨;覃建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对社区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管理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导致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社区医护人员有必要对糖尿病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工作,同时也对非患者加强预防管理,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目标.经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方式对糖尿病的治疗疗效较好.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越性,并提出社区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管理的具体措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比对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的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进行早期测控,对于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预后的改善,价值显著.

    作者:何慧晶;曾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02例的护理干预.结果 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的同时给予用药干预、生活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干预前.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以降压药物治疗为主,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护理干预,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10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所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结果 研究数据证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也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伤口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作者:刘春萍;何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在心血管外科急重症进行护理的时候,对风险进行防范和评估,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很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心血管外科急重症治疗的患者100例,并且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造成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为、医院管理以及患者本身等因素.结论 对心血管外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在今后的护理中就能够有效避免风险的出现,也能够大大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对后期进行防范.

    作者:冉娅娅;胡兴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NT-proBNP对STEMI患者病情分层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利用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68例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冠脉介入检查或治疗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患者的NT-proBNP四分位数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cTnI、术前TIMI血流、APACHE-II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心脏相关不良事件、平均住院日、3月内再次入院率.结果 各组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再住院率、住院期间发生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的心功能分级构成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结果,还显示四组的TIMI血流、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APACHE-II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t检验组间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1组和4组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和3组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之间的TIMI血流、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APACHE-II评分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对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进行院内疾病危险分组依据,指导对疾病危险分层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及时进行出院后随访,给予积极干预.

    作者:农继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层级管理的价值,以及使用的效果,扩大层级管理的使用范围,提高医学领域治疗的水平.方法 为了能够更好的分析出层级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使用的价值,就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只有进行更加准确的实验,才能更好的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选择一所医院,然后确定选择的年限,根据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医生的职称进行分类,分成三个主要层次,分别是治疗组长、责任医生、辅助医生,然后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和主要职责,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然后在通过一定的考核,得出终的结果,进行结果上的分析和反馈,找到终有效的管理方式.结果 分层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根据当前管理过程中,治疗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相应的对比,可以得出有效的结果,就是当前的分层管理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层管理能够激发治疗人员治疗的质量,提高服务的质量,具有很高的治疗效果,并且激发了治疗人员的工作潜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是的神经内科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使得整体治疗工作更加深入的开展,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

    作者:毕作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药剂科的药事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工作特点、工作现状以及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从而说明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本研究中提出,应当对我国现有的医院药剂科管理机制加以改善优化,加强药学临床服务工作,重视对合理用药的管理,严格监督审查机制,从而提升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

    作者:胡吉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内镜室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 对内镜室在进行护理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可以避免这些危险情况的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内镜室的员工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收集他们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险情况,然后找出减少这些危险情况出现的方法.结果 在内镜室工作中主要对护理人员产生危险影响的有: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化学损伤、物理损伤以及生物损伤.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得知,内镜室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生这些危险,这些危险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内镜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结论 内镜室的工作接触到的器械比较多,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找到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出相应的防范方法.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对他们加强培训,增加他们对危险的认知程度,进而使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细心,从而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作者:崔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临床应用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是一种中成药外用膏剂,在肛肠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发现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除了在肛肠科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之外,在腹部术后切口感染、褥疮、肿瘤术后切口裂开、静脉输液外渗、静脉炎、烧伤、小儿尿布皮炎、臀红、湿疹、妇科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了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作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使它的临床作用得到更全面的推广,特将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杨丹丹;冯群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附件炎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附件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山东省胶州市洋河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附件炎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在统计学中无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件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