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军;王艳英
目的 为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手段及其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7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措施.结果 17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之后,2例治疗无效,5例患者病情好转,10例患者痊愈.结论 对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再辅以营养护理,加强患者的身体机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姜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建设移动互联网高血压监控健康管理平台,实现线上咨询、线下诊疗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方法 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了预约挂号、用药咨询、血压监护、健康信息推送等功能模块.结果 移动互联网医院云平台可前移健康服务、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患者医疗服务体验.同时能够有效地帮助社区高血压患者掌握更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治疗依从性.结论 通过移动互联网高血压诊疗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赖国彬;袁茂华;田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中心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66.67),但治疗效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较好,与西药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洪奎;王文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医院2017年到2018年内的48例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全部实施同样的整体护理模式,经过1个周期后,分析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后,其中完全康复的有34例,12例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出现死亡.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概率明显降低.讨论 整体护理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引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在综合内科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综合内科护理人员2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模式.经同周期护理后,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出2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出14.45分.P<0.02.讨论 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优化内科内部护理人员结构,实现内科护理人员协调配合,因此,值得在各个科室应用.
作者:史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8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6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参照组(n=94);7~12月就诊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9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参照组的肺栓塞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栓率分别为:5.32%、3.19%,13.83%、1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长期卧床患者肺栓塞发病率和下肢静脉血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桡和股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在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的介入治疗对于患者的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10日~2018年3月10日我院收治的786例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纳入治疗研究,按患者就诊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纳入.观察组393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393例患者进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以及手术指标展开对比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两组手术时间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观察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和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可比性(P<0.05).在实验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之中,实验组患者左心衰竭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体循环和肺循环栓塞发生率以及介入失败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可比性(P<0.05).结论 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行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伟;张玉平;郭建星;程小军;郭进利;苗文洁;王增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加用甲钴胺,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提供甲钴胺治疗,有助于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安全有效,值得使用.
作者:曾真;何慧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治疗的患有前急性心梗的患者42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尿激酶溶栓组与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每组各21例.其中尿激酶溶栓组患者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而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则采取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联合参麦注射液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急性心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师桂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发生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每天同一时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并与当时的气温、室温、相对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与气温、室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结论 天气条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血压上下波动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白红革;舒云;艾帅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通过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应用腹腔镜行胆囊疾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总结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管理的具体措施.
作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ABC合理情绪疗法在癌症患者家属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癌症患者陪护的亲属80名,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名,对他们进行常规性讲解,观察组40名,采取ABC合理情绪疗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分析两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家属在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癌症患者陪护家属进行护理时,采取ABC情绪疗法进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能够得到显著改善,以更好的心态对患者进行陪护,促进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癌症患者家属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7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为1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绞痛分级.结果 研究组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元分别为(4.32±0.88)mPa·s、(0.25±0.03)V/V和(2.26±0.41)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分别占60.29%、32.35%、6.62%和0.74%,心绞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作者:张兴;黄强;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TFF3在许多肿瘤中呈阳性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型的肿瘤标记物,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可以为肿瘤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有望成为治疗肿瘤潜在的靶标.
作者:周秀枝;刘萍;郭海荣;裴志龙;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从我院选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70例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将依那普利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剑;陆翠荣;李红云;董得刚;戴生喜;赵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脂和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STEMI患者110例,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25例)每日分别服用80 mg和40 mg氟伐他汀.入院48小时内及治疗1月时检测血脂水平和左室功能.结果 观察组1月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hdl-C)水平均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1月时LDL-C水平较48小时内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LDL-C、总胆固醇及Nhdl-C的降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1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48小时内均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1月时观察组LVEF增幅更大(P<0.05).两组1月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均较48小时内明显增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LVDD变化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 mg和80 mg氟伐他汀均能有效降低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LDL-C水平,提高其LVEF,80 mg氟伐他汀对LVEF的增幅更明显.
作者:张大伟;尹春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在心血管病诊疗中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本次分析目标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疾病患者4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选取本院同期收入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体检人员均开展平均血小板体积检查,分析比较三组受检人员的检查情况.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PLT对比对照组数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的PDW、MPV对比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平均血小板体积应用在心血管病诊疗中的意义显著,属于危险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荣军;王艳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析晚期乳腺癌经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行紫杉醇治疗对照组,行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治疗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乳腺癌患者予以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及较高的缓解率,且降低患者不适感.
作者:朱辉;李娟;唐小琴;程有国;饶景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36例,按照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18例,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试验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6.1%,试验组是97.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王葆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治疗中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血压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舒张压降低(22.6±7.7)mmHg,常规组舒张压降低(15.8±7.2)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塞合并高血压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米沙坦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郑隽;邹雪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