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预防

魏建民

关键词: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不良反应, 特点, 预防
摘要: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共选择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67例,进行分特点析.结果 67例患者中,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5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以皮肤为多见,在用药后30min内易易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致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常见,因此在使用时注意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特殊人群的正确使用,做好过敏史的询问,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实验法优化明党参中氯化胆碱的提取工艺

    优化中药材明党参中氯化胆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酸水的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所用酸水的体积、提取次数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以氯化胆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明党参药材中氯化胆碱的提取工艺.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明党参60℃干燥粉碎后用0.5%,20倍的硝酸溶液加热回流分解提取1次,每次5小时,滤液用40%NaOH溶液调节PH至9~10,加入过量甲醇,冰箱放置过夜,抽滤后得滤液,浓缩加入雷氏铵盐甲醇溶液,生成粉红色片状结晶,将结晶溶解定容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氯化胆碱的含量.经过三批样品工艺验证,明党参药材中氯化胆碱的平均含量为37.02%,RSD值为2.8%,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杜清;秦民坚;吴刚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研究

    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效果,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对治疗效果进行归纳和整理,阐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效果.在进行临床试验中发现,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蛋白激酶阻滞剂在实际治疗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试验中发挥了较为不错的效果,有望成为新的靶向治疗方向.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具有更优效果,应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更好地满足晚期胆道肿瘤治疗需要.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出现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34.3%(11/32),经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针灸联合康复医学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中领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2018年江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江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进行了解,以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全国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99.50%;监测到梅毒抗体阳性1例(0.25%),丙肝抗体阳性2例(0.50%).未监测到HIV抗体阳性病例.结论 应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高危行为的干预,控制艾滋病在江阴市的传播流行.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对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患者,对患者采用了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时机的差异分成两组以便对比分析:急诊组患者(41例)采用了急诊手术;择期组患者(34例)采用了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以及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左房内径发生的变化.结果 术前患者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手术的时机选择特别关键,急诊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择期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要优先选择急诊手术.

    作者:秦菘;余美群;陈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颈动脉斑块危险性方面的价值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颈动脉斑块危险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体检的47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7.0 MHz线阵探头自患者锁骨上窝开始,逐步扫描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确认斑块存在后,采用横切面扫描、纵切面扫描评估斑块类型及其危险性.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及超声征象.结果 本组47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中,115例伴有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24.47%.254例为单侧颈动脉斑块,216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钙化斑可见颈动脉斑块出现钙质沉着,伴声影及不均匀强回声,颈动脉血管表面凹凸不平,呈火山口样;软斑:回声强度低,与斑块侵袭颈动脉内膜有关;纤维斑:中、强回声,颈动脉斑块侵入颈动脉内膜中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颈动脉斑块诊断,可准确评估患者的斑块大小、位置、危险性,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刘铸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固醇等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脂情况.

    作者:黄天析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作为基础,将患者依据入院顺序编号后,按奇偶数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后护理,出院后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20例患者接受系统性的延续护理,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依从性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医学基础知识,让患者自身对病情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云萍;刘正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论优质护理沟通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针对优质护理在临床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内科治疗的患者30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个小组,各1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一段时间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28%.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应当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周洁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了解脏器损伤的原因,并拟定护理措施.再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患者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脏器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脏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穿刺后脏器损伤的原因较多,给予有效护理能够降低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应在后续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王玲艳;高倩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因素的研究

    临床上虽然已经有了冠脉慢血流现象相关的病理学特点报道,但是仍然缺乏标准的发病机制.本文将以近三年以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冠脉慢血流现象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等进行简要综述,旨在通过研究为之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薛宇龙;李学文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科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过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所有的患儿均已痊愈.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儿科中非常常见,患儿具有明显的消化系统症状,经过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提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公丕晴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观察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于改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情况

    目的 探讨行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在改善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术中的慢血流或无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NSTEMI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与无复流组,入院后接受冠脉造影和PCI手术治疗.无复流组患者行冠脉注射药物尼可地尔治疗.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经药物尼可地尔治疗,TIMI血流3级比例由0.00%上升至93.88%,同时TMPG3级和CTF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是32.65%,略高于正常复流组的28.89%,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STEMI患者的治疗中通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患者PCI术中的慢血流或无复流情况.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的价值与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的价值与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的6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调脂药物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LDL-C、平均动脉压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实施调脂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汪爱萍;赵金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超声在老年心力衰竭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在老年心力衰竭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疾病性质不同分为舒张性心衰组(n=17)和收缩性心衰组(n=23)两组.另外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予以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张性心衰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收缩性心衰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舒张组,而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厚度均显著小于舒张组;对照组的LVEF、E/A均显著大于舒张组和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评价左心功能及其形态,为临床提供有利信息.

    作者:张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促进其病情改善,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吴燕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采取特殊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躯体控制、语言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肌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偏瘫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5月收治的92例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划为两组各46例.即施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为A组;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循环系统变化.结果 麻醉前,患者均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事件,而在术中各时段患者各数据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B组患者中,麻醉后20 min呈现平均动脉压下降的现象,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ST-T段变化为(-1.7±0.5)mm,B组患者ST-T段变化为(-2.1±0.5)mm,即两组患者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机体循环系统影响相对较小,且可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中年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49.9±6.3岁),男58例,女1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支病变者作为试验组(21例),≤2支病变者作为对照组(4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肌酸激酶(CK)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血红蛋白及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HDL-C)纳入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和hs-CRP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潜在危险因素,而HDL-C可能是中年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钱永安;桂双飞;钱赓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江苏省江阴市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收集82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确切,对肺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春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